"碧嶂猿啼夜":碧绿掩映的山峰之上,猿猴在不停地鸣叫,把夜晚的宁静衬托得更加明显,
# 碧嶂:青绿色如屏障的山峰。唐李白《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诗:“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宋范成大《致爽阁》诗:“碧嶂横陈似断鼇,画阑相对两雄豪。”元廼贤《送胥有仪南归》诗:“立马望华盖,君家碧嶂东。”
"新秋雨霁天":一个初秋的夜晚,雨过天晴。
# 霁天:晴朗的天空。唐宋之问《玩郡斋海榴》诗:“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唐杜甫《哭韦大夫之晋》诗:“城府深朱夏,江湖渺霁天。”宋秦观《满庭芳》词:“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
"谁人爱明月":有人坐在敞篷的船上赏月,
# 谁人: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唐王建《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晦翁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杨延德: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五台山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露坐洞庭船":隐隐约约看到在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上。
# 洞庭:湖名。即洞庭湖。《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渚、江南。”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莪州公诗》:“洞庭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洞庭湖”。
五代闽文学家
黄滔(840?~911?),五代闽文学家。字文江,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乾宁二年进士,授官四门博士,因宦官乱政,愤然弃职回乡。王审知主闽,奏授御史里行,充任威武军节度推官。黄滔与罗隐、林宽、崔道融、徐寅等友善,有诗文往来。其工诗善文,尤擅律赋。其诗多感慨身世、酬唱赠别之作。其文以赋、启、书、赞、碑记为多。宋洪迈称“其文赡蔚有典则,策扶教化;其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风概”。著有《莆阳黄御史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全诗以秋夜洞庭为背景,通过清冷幽寂的意象组合,营造出空灵淡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孤高情怀。
2. 分段赏析
首句以“碧嶂”的视觉冷色调与“猿啼”的听觉穿透力构成矛盾张力。碧色如宋画青绿山水的矿物颜料凝固,猿声却似墨色裂帛,撕裂夜的完整,呼应晚唐诗歌“冷艳奇险”的美学特质。山峦的永恒静默与猿啼的瞬间爆发形成时空对位,暗含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奇崛想象,却以更克制的语言收束,仅以“夜”字为容器,纳万象于幽邃。次句“新秋”之“新”字,点明初秋的时序鲜嫩,“霁”字如水墨画中留白技法,以天气之变映射心境之净。后两句“谁人爱”以反诘消解咏月诗的陈腐套路,尾句以“洞庭船”为画眼,将天(明月)、水(洞庭)、人(露坐)描写为水墨长卷,全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夜洞庭湖边的静美之景,并寓含了诗人恬淡的心境。
上一篇:唐·岑参《醉戏窦子美人》
下一篇:唐·袁不约《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