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颜色如渥丹":不要说花朵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艳,
# 渥丹:润泽光艳的朱砂。多形容红润的面色。《诗·秦风·终南》:“颜如渥丹,其君也哉!”郑玄笺:“渥,厚渍也。颜色如厚渍之丹,言赤而泽也。”唐裴铏《传奇·孙恪》:“津液倾输,根蒂荡动,骨将化土,颜非渥丹,必为怪异所铄。”《老残游记》第九回:“只见那人已经进来……有五十来岁光景,面如渥丹,须髯漆黑。”
"莫道馨香过茝兰":不要说花朵的香气超过了茝兰这些香草。
# 茝:一作蕖,𦶜。,馨香:芳香。
"东风吹绽还吹落":东风把花朵吹得绽放开来,又将它吹得凋零飘落,
"明日谁为今日看":明天又有谁会像今天这样观赏它呢。
五代闽文学家
黄滔(840?~911?),五代闽文学家。字文江,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乾宁二年进士,授官四门博士,因宦官乱政,愤然弃职回乡。王审知主闽,奏授御史里行,充任威武军节度推官。黄滔与罗隐、林宽、崔道融、徐寅等友善,有诗文往来。其工诗善文,尤擅律赋。其诗多感慨身世、酬唱赠别之作。其文以赋、启、书、赞、碑记为多。宋洪迈称“其文赡蔚有典则,策扶教化;其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风概”。著有《莆阳黄御史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抒怀诗。描绘了花朵由盛放至凋零的过程,体现了花开花落皆由自然规律支配的道理,营造出物是人非的悲凉氛围,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荣华易逝的焦虑,同时也折射出晚唐社会动荡中士人的个人际遇与普遍心境。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多处运用对比,以“东风吹绽”与“东风吹落”对比花朵的盛放与凋零,以“今日看”与“明日谁看”对比今昔情境,通过多重对比强化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使情感表达更具特色。借物生情:诗人借花朵从盛放至凋零的自然景象,抒发对人生无常、荣华易逝的深沉感慨。“明日谁为今日看”则由花及人,将对花的叹惋转化为对人生的哲思,使自然之景与内心之情交融,达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3. 分段赏析
“莫道颜色如渥丹,莫道馨香过茝兰”两句是对花朵外在特质的否定式描写。“莫道”一词起笔便打破人们对花色与花香的固有赞誉,“渥丹”形容颜色红艳,“茝兰”是香草的代表,诗人以这两个意象对比,强调即便花朵拥有如渥丹般的艳丽色彩、超过茝兰的浓郁香气,也并非永恒存在,为后文揭示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埋下伏笔,体现出简练的表达特点。“东风吹绽还吹落,明日谁为今日看”两句是对花朵命运的感慨与哲思。“东风吹绽”写出春风催生花朵绽放的生机,“还吹落”则点明春风又会促使花朵凋零的自然循环,一“绽”一“落”形成鲜明对比;“明日谁为今日看”以今昔对比的疑问,将视角从花转向人,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既揭示了时光易逝的道理,又抒发了对人生无常、荣华难久的深沉感慨,使全诗的哲思与情感得以升华,尽显含蓄蕴藉之妙。
上一篇:唐·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
下一篇:唐·崔仲容《戏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