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年少西入秦":桂阳在年轻时就西入秦地,
# 秦:此处代指长安,因秦代都城在长安。,桂阳:人名。
"数经甲科犹白身":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中举。
# 白身:平民,无官职。,甲科:古代考试科目名。
"即今江海一归客":虽然现在是回归乡里的普通人,
# 江海一归客:失意而归隐江海之人,此指桂阳少年。
"他日云霄万里人":但在他日定会成为超群的非凡人物。
# 云霄:高空。霄:一作山。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安史之乱起,奔赴行在,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或高渤海。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高适尤其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所作边塞诗,对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代表作品有《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著有《高常侍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借桂阳孝廉“数经甲科犹白身”的失意经历与“他日云霄万里人”的未来期许,写出了对友人科场遭遇的怜惜,以及以盛唐人乐观精神激励其建功立业的情怀。
2. 分段赏析
“桂阳年少西入秦”一句点明友人身份与去向,“桂阳年少”指来自桂阳的年轻士子,“西入秦”谓其前往京城长安应试。此句以简洁笔触勾勒出士子西行进京的形象,暗含对其前途的关注。“数经甲科犹白身”承上句,叙写友人科考经历。“数经甲科”见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犹白身”则道尽无奈——虽屡试却仍未获功名。“犹”字饱含诗人对友人遭遇的怜惜,也透露出对科举制度埋没人才的隐忧。“即今江海一归客”转而写眼前离别场景,“江海一归客”指友人如今失意归乡,如漂泊江海的游子。“即今”二字将时间拉至当下,“归客”二字强化离别伤感,为后句转折蓄势。“他日云霄万里人”以豪迈之语劝慰友人,“云霄万里人”喻指未来必能腾达青云。诗人抛开离别愁绪,以“他日”二字展望前程,用“云霄万里”的壮阔意象,激励友人莫因一时失意而消沉,尽显高适诗歌“慷慨悲壮”的风格。
上一篇:唐·齐己《伤秋》
下一篇:唐·佚名《书俗各两句(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