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chái
chōng
liú
qīng
pàn
guān
zhī
lǐng
wài

朝代:唐作者:高适浏览量:2
lǐng
wài
xióng
zhèn
cháo
duān
chǒng
jié
máo
yuè
qīng
lín
xīng
shǐ
使
chū
cáo
hǎi
duì
yáng
chéng
kuò
shān
lián
xiàng
jùn
gāo
fēng
shuāng
zhàng
zhōng
xìn
shè
tāo
bié
hèn
suí
liú
shuǐ
jiāo
qíng
tuō
bǎo
dāo
yǒu
cái
shì
xíng
láo

译文

刘卿镇守南海重镇,深得朝廷的信任。朝廷高官光临幕府,帝王使者文人出身。羊城面对辽阔的大海,象郡一带山连着山。旅途的风霜驱走瘴气,忠信之人涉过波涛。别情如水流不尽,体现交情只有赠宝刀。有才不怕朝廷不用,走吧不用白白地悲伤。

逐句剖析

"岭外资雄镇":刘卿镇守南海重镇,

# 岭外资雄镇:意谓刘巨鳞深得朝廷信任而镇守南海。雄镇:重镇。此处指南海。

"朝端宠节旄":深得朝廷的信任。

# 节旄:指旌节。古代使臣所持的信物,以竹为节杆,上缀耗牛尾。,朝端:朝廷。

"月卿临幕府":朝廷高官光临幕府,

# 月卿:朝廷的高官,即列卿,就是题目中的刘卿。语本《尚书·洪范》:“王省惟岁,卿土惟月,师尹惟日。”孙星衍疏:“案,马义以王所眚职如岁兼四时,则卿土惟月,当谓统于王如月统于岁,师尹统于卿土如日统于月。”

"星使出词曹":帝王使者文人出身。

# 词曹:指代文人,也指文学侍从之官。此指柴司户是文人出身。,星使:指柴司户。古人认为天上有使星,主管人间天子的使臣,后称皇帝的使者为星使。

"海对羊城阔":羊城面对辽阔的大海,

# 羊城:全称为五羊城,传说古代五羊衔麦赠予百姓,乃成城市,即今广州市。广州的别名。相传古代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此,故称。钱易《南部新书·庚》:“吴翛为广州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负五穀而来。今州厅梁上,画五仙人骑五色羊为瑞,故广南谓之五羊城。”

"山连象郡高":象郡一带山连着山。

# 象郡:古代郡名,秦代始置,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治理范围相当于今广东西南、广西南部及越南中北部地区等地。秦始皇在岭南地区设置的三郡之一,辖境相当于今广东省西南部、广西省南部和西部以及越南等地。《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风霜驱瘴疠":旅途的风霜驱走瘴气,

# 瘴疠:指南方的瘴气。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岭外毒瘴……盖天气郁蒸,阳多宣泄,冬不闭藏,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日受其毒,元气不固,发为瘴疾。”

"忠信涉波涛":忠信之人涉过波涛。

# 忠信:忠诚信实。《周易·乾卦》:“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

"别恨随流水":别情如水流不尽,

"交情脱宝刀":体现交情只有赠宝刀。

# 交情: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建立起来的感情。《史记·汲郑列传》:“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有才无不适":有才不怕朝廷不用,

# 不适:不得,不招致。《韩非子·说林下》:“崇侯、恶来知不适纣之诛也,而不见武王之灭之也。”王先慎集解:“《书大传》一注:“适,得也。”此句意谓有才能不怕朝廷不招致。

"行矣莫徒劳":走吧不用白白地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乃唐代高适所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诞生于天宝三年(744)之秋,旨在送别并勉励友人。全诗洋溢着雄浑质朴之风,彰显了奋发向前、积极向上的盛唐精神。高适巧妙地运用对偶手法,将岭外的自然风光描绘得栩栩如生,并赋予其深刻的人文内涵。诸如“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展示出作者大气磅礴、心境高远的豪情壮志。“风霜驱瘴疠,忠信涉波涛”,更有胸怀坦荡、勇往直前的气势。“有才无不适,行矣莫徒劳”之句,更是对友人寄予厚望,鼓励其建功立业、施展才华,以实现人生远大的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安史之乱起,奔赴行在,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或高渤海。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高适尤其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所作边塞诗,对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代表作品有《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著有《高常侍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结合高适诗作内容,其所述柴司户赴岭南之事,似在刘巨鳞首次出任南海太守期间;又因诗中提及“风霜驱瘴疠”之句,故可推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秋。依据有一:《旧唐书·玄宗纪下》载天宝三载(744)夏四月“南海太守刘巨鳞击破海贼吴令光,永嘉郡平”。天宝六载(747)三月戊戌“南海太守彭果坐赃,决杖,长流溱溪郡,死于路”。天宝八载(749)五月“南海太守刘巨鳞坐赃,决死之”。二:《新唐书·卢怀慎传》载,卢怀慎之子卢奂“天宝初,为南海太守。南海兼水陆都会,物产瑰怪,前守刘巨鳞、彭果皆以赃败,故以奂代之”。三:《旧唐书·卢奂传》:“天宝初,为晋陵太守。时南海郡利兼水陆,珍宝山积,刘巨鳞、彭果相替为太守、五府节度,皆坐脏巨万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岭外的壮阔景象和友人的忠信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期许和真挚的离情别绪。

2. 写作手法

对偶:“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营造出一种对称、均衡的美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广阔。

3. 分段赏析

此诗开篇四句,“岭外资雄镇,朝端宠节旄。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着墨于柴司户远赴岭南任职的缘由,字里行间满是对刘、柴二人的由衷礼赞。刘氏出身显赫,身为寺卿之后,却能得朝廷倚重,委以重任;柴氏身为文坛俊彦,今蒙天子垂青,特遣其作为使者,赴任岭南判官之职,足见二人皆为当世之才俊,得遇明主赏识。“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这一联,对仗工整,意境深远。“海对”四句,“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风霜驱瘴疠,忠信涉波涛。”诗人笔锋一转,将思绪引向柴氏此去岭南的漫漫征途。海天相接,山高水远,其间瘴疠之气弥漫,波涛之险难测,前路茫茫,道阻且长,此情此景,令人心生忧虑。“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两句,景象宏大而用词质朴,将岭南之壮丽与艰险尽收笔底。“别恨”四句,“别恨随流水,交情脱宝刀。有才无不适,行矣莫徒劳。”则转而叙写离别之情。离愁别绪,恰似江水滔滔,绵绵不绝;临别之际,诗人唯有解下腰间佩刀相赠,以表深情厚谊。同时,亦勉励柴司户,以才立身,终将大展宏图,无需为眼前离别而黯然神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蒋春甫曰:宋人用“忠信”字便酸,那复得此?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刘卿代使,止“星使”一语着题。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

# “月卿”二句是鸳鸯对体。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

# “忠信涉波涛”,语最简炼。

明陆时雍《唐诗镜》

# 周敬曰:壮浑警策之章。通篇真切隽永,盛唐高品。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岭外之使,刘卿当往。时有所避,则以司户充判官而往。故言镇为岭外所重,节为朝廷所宠,今月卿宜临幕府,乃遣词曹之星使乎?吾想羊城象郡,错杂山海,卑湿之地也,惟愿风霜驱除此瘴疠,君以忠信临之,波涛庶几可涉。然别恨无已,交情莫申,惟有解佩刀以相赠耳。已后勉之曰:君既有才,何往不可,岭外虽远,亦应树勋,毋虚此行也。

明唐汝询《唐诗解》

# “卿士惟月”,指刘(“月卿临幕府”句下)。司户(“星使出词曹”句下)。用吕虔赠王祥佩刀事(“交情脱宝刀”句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 前解柴司户充刘判官之岭外,四句已足,留送之意在后解显出。中解布景描情,字字精湛。

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梁补阙《赠米都知》

下一篇:唐·罗邺《献池州庾员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