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ú
zhī

朝代:唐作者:李涉浏览量:1
jīng
mén
tān
shuǐ
chán
chán
liǎng
àn
yuán
yān
mǎn
shān
tóu
shào
nián
yìng
guān
yuè
luò
西
líng
wàng
huán
xiá
yún
kāi
shén
绿
tán
hóng
shù
yǐng
cēn
láo
shù
kǒu
chū
xiāng
wèn
tān
tóu
shèng
bié
shí
qiān
chóng
shù
wàn
chóng
bái
yún
xié
yǎn
róng
zhāo
jūn
shàng
nián
nián
yuè
piān
zhào
chán
juān
zuì
nóng
shí
èr
fēng
tóu
yuè
kōng
líng
tān
shàng
guī
zhōu
dōng
guī
xiàng
dōng
fēng
jiàn

译文

荆门滩的水流十分湍急,潺潺作响,长江两岸猿猴啼叫,烟雾笼罩着群山。渡口边年轻的男子响应官府征召离去,月亮落下,他前往西陵,迟迟没有回来。巫峡的云雾散开,露出了神女祠,碧绿的潭水边,红树的影子参差不齐。不必劳烦在戍口初次相问,无义滩头只留下离别的哀愁。石壁层层叠叠,树木郁郁葱葱,白色的云朵斜斜地遮掩着碧绿的芙蓉峰。昭君溪上,年复一年,月亮总是偏爱地照耀着美丽的女子,让她的容颜显得更加娇艳。十二峰头,月亮快要落下,空荡荡的滩头上,传来子规鸟的啼叫声。孤独的小船上,有一位一夜未眠的东归客人,他对着东风哭泣,回忆着建溪的时光。

逐句剖析

"荆门滩急水潺潺":荆门滩的水流十分湍急,潺潺作响,

"两岸猿啼烟满山":长江两岸猿猴啼叫,烟雾笼罩着群山。

"渡头少年应官去":渡口边年轻的男子响应官府征召离去,

# 应官:求官。,少年:一作年少。

"月落西陵望不还":月亮落下,他前往西陵,迟迟没有回来。

# 西陵:西陵山,亦称“夷山”,在今宜昌市西北。

"巫峡云开神女祠":巫峡的云雾散开,露出了神女祠,

"绿潭红树影参差":碧绿的潭水边,红树的影子参差不齐。

# 绿潭红树影参差:写峡山景色。红树倒映绿潭之中,树影婆娑。参差:不齐的样子。

"不劳戍口初相问":不必劳烦在戍口初次相问,

# 不劳戍:地名。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二十五里处,亦称下牢关。旁即“三游洞”。不劳:一作下牢。

"无义滩头剩别离":无义滩头只留下离别的哀愁。

"石壁千重树万重":石壁层层叠叠,树木郁郁葱葱,

"白云斜掩碧芙蓉":白色的云朵斜斜地遮掩着碧绿的芙蓉峰。

# 碧芙蓉:指翠绿的山峰。指巫山十二峰。

"昭君溪上年年月":昭君溪上,年复一年,

# 昭君溪:昭君村附近的溪流。昭君的故乡在兴山县(今湖北省县名),世称昭君村,其地与巫峡相连。

"偏照婵娟色最浓":月亮总是偏爱地照耀着美丽的女子,让她的容颜显得更加娇艳。

# 婵娟:美好的容态。,偏照:一作独自。

"十二峰头月欲低":十二峰头,月亮快要落下,

"空聆滩上子规啼":空荡荡的滩头上,传来子规鸟的啼叫声。

# 子规:杜鹃。,空聆滩:在西陵峡中的空舲峡中,亦极险恶。聆:一作蒙,又作澪。

"孤舟一夜东归客":孤独的小船上,有一位一夜未眠的东归客人,

"泣向东风忆建溪":他对着东风哭泣,回忆着建溪的时光。

# 建溪:在福建省闽江上游,多险滩。,东:一作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竹枝词》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这组诗描绘了长江三峡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一以荆门滩急水、猿啼等景营造凄凉孤寂氛围,由景及人表达对离人的担忧思念;其二描绘巫峡神女祠等优美景色,由景入情抒发别离感慨;其三刻画石壁、白云等自然壮美之景,由景及人增添浪漫神秘色彩;其四以十二峰头月落、子规啼鸣渲染哀伤氛围,由景及人抒发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组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李涉(?~?),唐代诗人。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做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居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其工于诗歌,尤其擅长七绝,多写迁谪行旅,语言通俗畅达。代表作品有《润州听暮角》《再宿武关》《杂曲歌辞·鹧鸪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其一​​“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通过对荆门滩水流和两岸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急水潺潺”写出水流的湍急,“猿啼烟满山”则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哀愁。“渡头少年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由景及人,写渡口少年响应官府征召离去,月亮落下仍未归来,表达了对离人的担忧和思念。​​其二​​“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描绘了巫峡云雾散开后神女祠的景象和绿潭红树的影子,画面优美而富有层次感。“不劳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由景入情,表达了对别离的感慨,认为不必在戍口询问,无义滩头只有离别的哀愁。​​其三​​“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描绘了石壁和树木的层层叠叠,以及白云遮掩碧绿芙蓉峰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昭君溪上年年月,偏照婵娟色最浓”,由景及人,写昭君溪上的月亮年复一年地照耀着美丽的女子,使她的容颜更加娇艳,增添了几分浪漫和神秘的色彩。​​其四​​“十二峰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描绘了十二峰头月亮快要落下的景象,以及滩头上子规鸟的啼叫声,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东风忆建溪”,由景及人,写孤独的小船上有一位东归客人,对着东风哭泣,回忆着建溪的时光,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悲婉,别调可念。

明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下一篇:唐·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