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
chū
jùn
shè
lín
xià

朝代:唐作者:张九龄浏览量:2
chén
xīng
běi
lín
xiāo
sǎn
kāi
jīn
jiàn
lín
shàng
yuè
juān
juān
yóu
wèi
chén
piàn
yún
yuǎn
cóng
xiǎo
qīng
shēn
shì
yóu
lái
guì
fāng
zhī
wài
xīn

译文

清晨起身漫步北林,闲适洒脱敞开衣襟。再次望见林梢残月,皎洁月光尚未西沉。孤云独自飘向远方,竹丛幽深静谧清冷。无牵无挂最是珍贵,方知超脱尘世的心境。

逐句剖析

"晨兴步北林":清晨起身漫步北林,

# 晨兴步北林:晨兴二句:晨兴:晨起。萧散:潇洒闲散。谢眺《始出尚书省诗》:“乘此终萧散,垂竿深涧底。”《文选》李周翰注:“萧散,逸志也。”二语点题。“萧散”一词为全篇主旨。

"萧散一开襟":闲适洒脱敞开衣襟。

"复见林上月":再次望见林梢残月,

# 复见林上月:复见二句:娟娟:明丽美好的样子。常以形容眉月。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未映东北墀,娟娟似峨眉。”两句不用对偶,流走自然,开孟浩然五律之体。

"娟娟犹未沉":皎洁月光尚未西沉。

"片云自孤远":孤云独自飘向远方,

# 片云自孤远:片云二句:片云:常以喻孤高的情操。亦取陶潜《咏贫士》诗“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之意。丛筱:竹丛。筱,小竹。

"丛筱亦清深":竹丛幽深静谧清冷。

"无事由来贵":无牵无挂最是珍贵,

# 无事由来贵:无事二句:物外心:世外之心。谓超脱于世事之外。两句表现了诗人“无为”的道家思想。

"方知物外心":方知超脱尘世的心境。

# 物外心:世外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晨出郡舍林下》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清晨林间漫步为背景,通过简洁的语言与自然意象的铺陈,展现诗人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前两句“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以即事起兴,勾勒出闲适从容的姿态,暗含对官场纷扰的疏离感;后四句“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则通过月、云、竹等意象,构建出幽静深远的意境,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捕捉,亦是对内心澄明的映照。最后以议论收束,点明“无为”与“超脱”的道家思想,强调摒弃俗务、回归本真的生命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张九龄(678~740),唐代大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世称“曲江公”。长安进士,任右拾遗,迁左补阙。开元二十一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是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其五言古诗,对唐诗的发展影响颇大;其五言律诗讲究情致深婉,蕴藉自然。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他还乐于提携后进,王昌龄、孟浩然、王维等皆受其青睐。主要作品有《感遇》《杂诗》《望月怀远》《旅宿淮阳亭口号》等。著有《曲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晨出郡舍林下》由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于开元十五年,彼时张九龄正任职于洪州。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以晨起漫步北林的场景开篇,“晨兴”点明时间,“萧散”二字既呼应谢朓“乘此终萧散”的闲逸情志,又为全诗奠定超然基调。诗人以“开襟”这一动作,暗示对世俗束缚的挣脱,胸襟的开阔与林间清景相融,形成物我合一的审美空间。​​“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通过“林上月”的意象延续前句的静谧氛围。“娟娟”形容月色柔和明丽,暗含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犹未沉”则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视。此联对仗自然,打破传统五律的工整性,却以流动的笔触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开孟浩然五律之先河。​​“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以“片云”“丛筱”进一步渲染幽寂之境。“片云”化用陶渊明“孤云独无依”之典,象征诗人孤高不群的精神追求;“丛筱”则以竹林的清深幽邃,隐喻君子之节。二者共同构成清冷而富有生机的画面,侧面烘托诗人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人格特质。​​“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直抒胸臆,点明全诗主旨。“无事”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指摒弃机心、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物外心”则指向超脱世俗羁绊的精神境界。此联以议论升华诗意,呼应道家“无为”思想,强调唯有在心灵的澄明中,方能体悟生命的本真与自由,体现了张九龄晚年对仕途沉浮的深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小诗表现了作者恬静的襟怀,如林间的明月,如天际的孤云,高远澄明,不受尘俗的沾染。

近代何藻翔《岭南诗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栽松二首》

下一篇:唐·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