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界千年靡靡风":自南宋以来的近千年里,诗歌领域中充斥着颓废、萎靡的风气,
# 靡靡:柔弱不振。
"兵魂销尽国魂空":民族的战斗精神已消磨殆尽,国家的活力几乎枯竭。
# 国魂:国家、民族的活力。,兵魂:战斗精神。
"集中什九从军乐":陆游诗集中十分之九是描写从军的快乐,
# 什九:十分之九。
"亘古男儿一放翁":从古至今称得上男子汉大丈夫的只有陆放翁一人。
# 亘古:从古代到现在。
近代维新派领袖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宏猷、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人,清光绪举人。他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其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早年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以“新民体”式新散文传播新学,影响巨大。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代表作品有《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著作辑为《饮冰室合集》,今辑有《梁启超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论诗诗。体现了对诗坛千年风气的批判,揭示了这种风气背后的深层原因,高度评价了陆游的诗歌,表达了对陆游的深情缅怀和崇敬之情,通过对比和映衬手法展现出诗坛风气弊端与陆游诗歌的卓越之处。
2. 分段赏析
诗的前两句“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以广阔的视角切入,直指千百年来诗坛柔弱萎靡的整体倾向。“靡靡风”形象勾勒出诗坛长期沉溺于柔媚纤弱的风气,而“兵魂销尽国魂空”则进一步强调,在这种风气浸染下,诗歌中本应有的刚健战斗精神与家国情怀彻底消亡。两句通过“千年”与“销尽”“空”等词语,形成时间跨度与情感强度的对比,既点明诗坛沉疴,又为后两句突出陆游形象埋下伏笔,语言凝练且极具批判力度。后两句“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紧扣《陆放翁集》的诗作主体,在“兵魂销尽国魂空”的千年诗坛弊病中,唯独陆游诗集中十之八九充满卫国从军的壮志豪情。“集中十九”以具体数字强调陆游诗作中爱国主题的比重,末句“亘古男儿一放翁”则以斩钉截铁的评价,将陆游推崇为从古至今诗人中的真男儿。全诗通过“千年诗坛”的历史背景与“一放翁”的个体光芒形成强烈反差,以对比手法凸显陆游诗歌的刚健风骨与爱国精神,语言刚健警策,情感充沛,在历史纵深中完成对陆游的高度赞誉。
下一篇:清·乾隆《木兰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