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hǎi
táng

朝代:清作者:秋瑾浏览量:2
zāi
zhí
ēn
shēn
tóng
cóng
qiǎn
dàn
cóng
nóng
píng
shēng
jiè
chūn
guāng
kāi
lái
dòu
wǎn
fēng

译文

栽种的恩情一样深,受着一样的雨露滋养,这一丛颜色浅,那一丛颜色深。一生从不借助春天的力量,却几次与秋风较量,开得灿烂。

逐句剖析

"栽植恩深雨露同":栽种的恩情一样深,受着一样的雨露滋养,

"一丛浅淡一丛浓":这一丛颜色浅,那一丛颜色深。

"平生不借春光力":一生从不借助春天的力量,

# 平生不借春光力,:旧注,“平生”两句说作者不借人力(其丈夫),独自奋斗的气概。春光,春天。

"几度开来斗晚风":却几次与秋风较量,开得灿烂。

# 晚风:秋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海棠》是清代诗人秋瑾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出自《秋瑾诗文选注》。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海棠栽种条件相同却花色各异的姿态,后两句笔锋一转,点明秋海棠不借春光之力,独自在晚风中绽放的品格特质。此诗立意新颖,风格独特,借秋海棠展现了秋瑾这位江湖女侠摆脱桎梏、追求自由、矢志不渝的精神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家

秋瑾(1875~1907),原名闺瑾,字璿卿,号旦吾,别号鉴湖女侠;留学日本时易名瑾,字竞雄,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家。1904年赴日本留学,次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1906年为反对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而回国。次年1月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不久,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与徐锡麟共筹在皖、浙两地发动武装起义,后被捕就义。其作品宣传民主革命、妇女解放内容,笔调雄健,感情奔放。有诗词作品《满江红·小住京华》《对酒》等。今辑有《秋瑾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绝句。整首诗通过对秋海棠的描写,寄寓了诗人自己的情怀和追求,展现出她坚强独立、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2. 写作手法

反衬:秋瑾《秋海棠》一诗通过巧妙的衬托手法,赋予秋海棠鲜明的精神特质,暗合诗人的人生理想。诗中以春日花卉对 “春光” 的依赖,反衬秋海棠 “不借春光力” 的独立品格,凸显其不屑依附、自立自强的风骨;又以 “晚风” 象征的萧瑟逆境,衬托秋海棠 “斗晚风” 的坚韧斗志,喻指作者敢于在艰难环境中勇敢抗争的志向与精神。

3. 分段赏析

“栽植恩深雨露同”,开篇交代秋海棠的生长背景。这里点明秋海棠的成长,离不开栽植者深厚的培育之恩,同时也受着同样的雨露滋养。这一句看似只是在陈述秋海棠的生长环境,实则暗含对生命孕育与成长条件的客观描述。它让读者了解到,任何生命的成长都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秋海棠也不例外,而这种条件既有栽植者的精心照料,也有大自然赋予的雨露,为后文秋海棠的独特表现埋下伏笔。“一丛浅淡一丛浓”,此句承接上句,具体描绘秋海棠的外在形态。诗人以简洁直白的语言,展现出秋海棠花丛色彩的丰富性。一丛颜色浅淡,给人清新素雅之感;一丛色泽浓重,又显艳丽夺目之态。这种色彩上的差异,并非刻意为之,而是秋海棠自然生长所呈现出的多样姿态,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那片色彩斑斓的秋海棠花丛,感受到秋海棠在自然生长中所展现出的独特美感,也体现出大自然造物的奇妙与多样性。写到这儿,如同多数咏秋海棠诗般,尚在刻画海棠的外形与容貌,尚未触及海棠的精神气质。通常绝句开篇以平实之语铺陈,为后两句蓄积气势,恰似音乐的序曲,为高潮做铺垫。“平生不借春光力”,这一句是全诗的转折,也是秋海棠精神品质的重要体现。在众多花卉大多选择在春天绽放,依靠春日温暖的阳光、湿润的气候、柔和的微风等有利条件生长开花时,秋海棠却与众不同。它一生都不借助春天的力量来生长开花,表明秋海棠有着自己独特的生长节奏和方式,不随波逐流,不依赖外界的优势环境。这种生长特性,赋予了秋海棠一种独立自主的品格,彰显出其不与世俗花卉争艳于春光的清高与孤傲。“几度开来斗晚风”,此句将秋海棠的精神境界进一步升华。秋海棠多次开放,而且是在晚风中绽放花朵。“斗晚风”三个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海棠在面对恶劣环境时的勇敢与坚韧。当夜幕降临,晚风渐起,寒意袭来,许多花卉早已收起花瓣,而秋海棠却选择在这样的时刻盛开,与寒风进行顽强抗争。它凭借自身的力量,在逆境中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风采,充分体现出秋海棠强大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品格。诗人在这里借秋海棠来喻指自身,表达了自己不依赖他人、敢于在艰难环境中勇敢抗争的志向与精神,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不屈不挠的力量。有了前两句平淡起笔的衬托,“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这两句愈发显得突兀与警拔,绝句的精妙之处便在于此。

4. 作品点评

这首短诗,生动地展现了一位摆脱桎梏、追求自由,不依赖春光、勇斗晚风,不惧磨难、矢志不渝的江湖女侠的精神风貌,其字句铿锵有力,诗的后两句,更称得上咏秋海棠的难得佳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石涛《前海观莲花峰》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沁园春·梦冷蘅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