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ào
jiāng
míng
dǒng
bái
xiǎo
xiàng
·
·
bìng
yǐn
èr

朝代:清作者:吴伟业浏览量:3
zhēn
zhū
jià
xiá
xiǎo
tān
kàn
wèn
qiè
jiā
xún
dào
bái
chū
jiàn
yuè
míng
cán
xuě
yìng
méi
huā

译文

这女子如同无价的珍珠,完美无瑕的玉石,我好奇地打听她的名字和家境。找到了白堤这个地方,大声呼唤,就出来了,得以相见。月光下,她就像那残雪中的梅花,清丽脱俗。

逐句剖析

"珍珠无价玉无瑕":这女子如同无价的珍珠,完美无瑕的玉石,

"小字贪看问妾家":我好奇地打听她的名字和家境。

"寻到白堤呼出见":找到了白堤这个地方,大声呼唤,就出来了,得以相见。

"月明残雪映梅花":月光下,她就像那残雪中的梅花,清丽脱俗。

# 月明残雪映梅花:旧注:余向赠诗有今年明月长洲白之句白堤即其家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是明末清初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以珍珠和美玉作比,盛赞董白的高贵纯洁、品貌出众。次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面对小像时,被董白的名字吸引,不禁好奇询问她的身世,表现出对她的浓厚兴趣和倾慕之情。第三句诗人仿佛沉浸在对董白的想象中,想象自己寻到白堤呼唤她出来相见,尾句描绘出一幅清幽的画面,明月、残雪与梅花相互映衬,烘托出一种空灵、孤寂的意境,暗示诗人对董白的倾慕只能停留在想象中,有一种怅惘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清时期文学家,“江左三大家”之一

吴伟业(1609~1671?),明清时期文学家。字骏公,号梅村,别号灌隐主人、大云居士,江苏太仓人。明崇祯进士,官至左庶子。弘光时任少詹事。入清后,官至国子祭酒。吴伟业与钱谦益、龚鼎孳合称“江左三大家”。其诗众体皆工,题材多样。律诗沉博工丽,格调正大,音节谐和,缠绵真挚而不失雄健,兼有杜甫、李商隐的神髓;七言歌行最为后人称道,善于将色泽浓丽的笔法融汇于铺叙之中。其诗在格律上广泛学习前人,形成自身特色,世称 “梅村体”。代表作品有《过吴江有感》《过淮阴有感二首》《永和宫词》《圆圆曲》等。另有诗文《梅村家藏稿》、传奇《秣陵春》、杂剧《临春阁》《通天台》等。今人辑有《吴梅村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题画诗。描绘出一位美丽且神秘的女子形象。诗中借助珍珠、玉等意象,尽显女子的高贵与纯洁之质。尤为精妙的是“月明残雪映梅花”一句,它巧妙地将女子的绝美姿容与冷艳、高洁的品性相互交融,使人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2. 写作手法

起兴:“珍珠”和“美玉”在中国文化中都是珍贵、美好的象征,“无价”和“无瑕”则进一步强调了董白的珍贵和纯洁,诗人通过珍珠、玉等珍贵物品表达对女子美貌和品质的赞美。借景抒情:“月明”“残雪”“梅花”构成了一幅清幽、孤寂的画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怅惘之情。此句以景结情,暗示诗人对董白的倾慕只能停留在想象中,无法实现,使全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全诗通过对董白小像的赞美和对想象中相见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董白的赞美、倾慕以及因无法相见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3. 分段赏析

“珍珠无价玉无瑕”:“珍珠”和“美玉”在中国文化中都是珍贵、美好的象征,“无价”和“无瑕”则进一步强调了董白的珍贵和纯洁。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董白的高贵品质和出众容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字贪看问妾家”:“小字”指董白的名字,“贪看”表现出诗人对董白名字的喜爱和关注,“问妾家”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她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此句通过对诗人行为的描写,展现出他对董白的倾慕之情。“寻到白堤呼出见”:“白堤”是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地方,诗人想象自己寻到白堤呼唤董白出来相见,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氛围。“呼出见”则表现出诗人对与董白相见的渴望。“月明残雪映梅花”:“月明”“残雪”“梅花”构成了一幅清幽、孤寂的画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怅惘之情。此句以景结情,暗示诗人对董白的倾慕只能停留在想象中,无法实现,使全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全诗通过对董白小像的赞美和对想象中相见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董白的赞美、倾慕以及因无法相见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林古度《吉祥寺古梅》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