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似机中丝":你就像那织机上的丝线,
"织作相思树":我们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就如同丝线织成了那象征着相思的树。
"侬似衣上花":我就像衣服上的花朵,
"春风吹不去":任凭那轻柔的春风如何吹拂,也无法将我从衣服上吹落。
明清时期文学家,“江左三大家”之一
吴伟业(1609~1671?),明清时期文学家。字骏公,号梅村,别号灌隐主人、大云居士,江苏太仓人。明崇祯进士,官至左庶子。弘光时任少詹事。入清后,官至国子祭酒。吴伟业与钱谦益、龚鼎孳合称“江左三大家”。其诗众体皆工,题材多样。律诗沉博工丽,格调正大,音节谐和,缠绵真挚而不失雄健,兼有杜甫、李商隐的神髓;七言歌行最为后人称道,善于将色泽浓丽的笔法融汇于铺叙之中。其诗在格律上广泛学习前人,形成自身特色,世称 “梅村体”。代表作品有《过吴江有感》《过淮阴有感二首》《永和宫词》《圆圆曲》等。另有诗文《梅村家藏稿》、传奇《秣陵春》、杂剧《临春阁》《通天台》等。今人辑有《吴梅村全集》。
1. 分段赏析
开篇“欢似机中丝,织作相思树”,诗人以“机中丝”喻“欢”,也就是女子心中的爱人。丝线在织机之上相互交织,紧密相连,最终织就成“相思树”。“相思树”这一意象,象征着坚贞不渝的爱情,传说中,战国时期宋康王的舍人韩凭与其妻何氏,虽遭康王迫害致死,但二人精魂化为相思树,根枝交错,象征着至死不渝的爱情。此处将爱人比作机中丝,形象地展现出二人爱情的紧密缠绕、难解难分,爱情在彼此的生命中编织出充满思念与眷恋的图景。后两句“侬似衣上花,春风吹不去”,女子自比为“衣上花”,花绣于衣,与衣物融为一体,成为衣物不可或缺的部分。“春风”本是轻柔温暖、具有强大力量之物,然而却无法将衣上之花吹落。这一比喻表明女子对爱人的深情坚定不移,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幻,历经多少风雨,她对爱人的爱意都不会被削弱、吹散,如同花牢固地附着于衣物之上。
上一篇:清·毛奇龄《南柯子·驿馆吹芦叶》
下一篇:清·黄遵宪《香港感怀十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