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qīng
xuě

朝代:清作者:吴伟业浏览量:2
bái
tóu
fēng
xuě
shàng
cháng
ān
shù
mào
dài
kuān
yuán
méi
shù
hǎo
nán
zhī
kāi
fàng
běi
zhī
hán

译文

我已白发苍苍,却冒着暴风雪,去了首都,一路上穿着粗糙的衣服戴着宽大的帽子骑着疲倦的驴子。我很遗憾地背对着家里园子里的开花开得很好的梅树,南边的树枝已开花、北部的枝条还是寒冷的。

逐句剖析

"白头风雪上长安":我已白发苍苍,却冒着暴风雪,去了首都,

# 长安:中国古都。今陕西西安市。汉、唐等十个朝代都定都于此。这里作为首都的代称,实指清都北京。,白头:作者自称,当时他四十四岁。形容已年老体衰。

"裋褐疲驴帽带宽":一路上穿着粗糙的衣服戴着宽大的帽子骑着疲倦的驴子。

# 宽:松紧之松。,裋褐:粗陋的布衣。

"辜负故园梅树好":我很遗憾地背对着家里园子里的开花开得很好的梅树,

# 故园梅树好:指家乡太仓的“梅村”梅树繁茂。此句亦有以“故国”代故国之意。

"南枝开放北枝寒":南边的树枝已开花、北部的枝条还是寒冷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清大雪》是明末清初吴伟业所作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作者北上京师途中于临清遇雪的所见所感,含蓄传达其勉强北上的复杂心境。开篇勾勒出诗人在风雪中,身着粗衣、骑着疲驴的落魄模样,尽显旅途艰辛与无奈。后两句借对故园梅树的怀想,委婉吐露内心的纠结与遗憾。诗人以冷寂的笔触营造出凄怆意境,虽未直抒胸臆,却将情感蕴含于景与事之中,在含蓄深沉的表达里,展现出艺术感染力,是吴伟业在特定人生境遇下情感抒发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清时期文学家,“江左三大家”之一

吴伟业(1609~1671?),明清时期文学家。字骏公,号梅村,别号灌隐主人、大云居士,江苏太仓人。明崇祯进士,官至左庶子。弘光时任少詹事。入清后,官至国子祭酒。吴伟业与钱谦益、龚鼎孳合称“江左三大家”。其诗众体皆工,题材多样。律诗沉博工丽,格调正大,音节谐和,缠绵真挚而不失雄健,兼有杜甫、李商隐的神髓;七言歌行最为后人称道,善于将色泽浓丽的笔法融汇于铺叙之中。其诗在格律上广泛学习前人,形成自身特色,世称 “梅村体”。代表作品有《过吴江有感》《过淮阴有感二首》《永和宫词》《圆圆曲》等。另有诗文《梅村家藏稿》、传奇《秣陵春》、杂剧《临春阁》《通天台》等。今人辑有《吴梅村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临清大雪》由明末清初的吴伟业所作。明朝灭亡后,身为明遗臣的吴伟业,在清朝政府多次征召及家庭因素影响下,无奈屈节仕清。此后,他陷入深深的精神痛苦,愧悔自责,抑郁寡欢。顺治十年(1653年),吴伟业应清廷征召赴京,途中于临清遇大雪,触景生情写下此诗。此时的他,历经朝代更迭,这种复杂心境促使他的诗风转变,从早期的才华艳发、清丽芊绵,变为激楚苍凉、含蓄蕴藉。此诗便是其在这一特殊人生阶段与心境下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纪行诗。该诗描绘诗人顶风冒雪、骑着疲驴、身着短褐奔赴长安的疲惫模样,借故园梅树南北枝的不同景象,隐含故国之思与屈节仕清的羞愧,全诗用典,表意婉转含蓄。

2. 分段赏析

第一、二句“白头风雪上长安,裋褐疲驴帽带宽”,首句“白头风雪上长安”,作者以“白头”自谓,点明自己已然年老体衰。在传统观念中,人至暮年,往往是归乡安享晚年之时,如刘长卿所云“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可诗人却在这大风雪之际,不得不北上京城。这种情境与常理相悖,凸显出其命运的无奈与乖舛。“裋褐疲驴帽带宽”一句,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形象。“裋褐”描绘出他衣着粗陋,“疲驴”则暗示旅途的疲惫与艰辛。而“帽带宽”这一细节,巧妙地暗示了诗人因内心愁苦、身体日渐消瘦的状态。这一句看似在描写外在形象,实则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展露无遗。从创作背景来看,诗人曾有过辉煌的往昔。二十三岁时进京赴试,高中会元鼎甲,还荣受崇祯帝殊宠。那时的他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然而,明朝覆灭后,他虽曾与侯朝宗相约终隐,也写下过表达气节的诗句,但最终在清朝政府征召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下,“扶病出山”,迈出了他自认为屈辱的一步。如今,当他再次踏上这条旧时路,风物依旧,江山却已易主。这两句诗,将他遭逢丧乱、阅历兴亡后的沉痛心境,以及在精神折磨和思想重负下的衰老疲惫之感,刻画得入木三分。在这砭人肌骨的风雪中,他不仅身体寒冷,内心更是一片凄凉。第三、四句“辜负故园梅树好,南枝开放北枝寒”,“辜负故园梅树好”,诗人在此处提及“故园梅树”,实则是对家乡太仓“梅村”的深切怀恋。“梅村”不仅是他的故乡,那里的梅树更成为他过去隐居生涯的象征。他曾在诗中写道“种梅三十年,绕屋已千树。饥摘花蕊食,倦抱梅影睡”,可见梅树于他而言,承载着诸多美好的回忆与宁静的时光。如今,他身处异乡雪野,昔日的隐居生活已不复存在,自然对“故园梅树”满怀眷念。而“故园”一词,在古代汉语中与“故国”义通,所以“辜负故园”其实暗指“辜负故国”。这其中蕴含着诗人对自己出仕清朝这一行为的深刻忏悔。他虽景仰抗清英雄和遗民们的高风亮节,却未能坚守气节,内心充满了愧疚与自责。“南枝开放北枝寒”一句,语本“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常被用来喻指明朝,“北”则喻指清朝,这种隐喻在文人心中彼此神会。结合古诗《行行重行行》中“越鸟巢南枝”的诗句,诗人对故国的眷怀之情便不言而喻。同时,“北枝寒”也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应诏仕清的不情愿与内心的疑惧。他深知此去前途未卜,吉凶难料,思及于此,只觉心冷如冰。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将诗人的故国之思、身世之感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忏悔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虽未直白倾诉,却以巧妙的意象和隐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其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虽篇幅短小,但语浅情浓,意蕴深厚,值得细细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袁枚《桐江作(四首选二)》

下一篇:清·郑燮《念奴娇·石头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