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g
chéng
gǎn
liù
shǒu
liù

朝代:清作者:黄遵宪浏览量:3
mián
huā
luò
fēi
chū
gāng
qián
dào
luán
shēng
dōu
shì
lǒu
shèn
kōng
yáng
màn
xiān
rén
è
nán
chú
hǎi
yǒu
shí
sān
háng
wài
liǔ
chóng
chóng
shēn
huà
lǒu

译文

木棉花凋落,棉絮开始飘飞,歌舞冈前夜雨刚刚停歇。楼阁通道中鸾鸟的声音已消逝,市集楼阁间的虚幻气象也已空无。徒然骑着羊夸耀如仙人骑鹤般自在,想要驱赶鳄鱼却难以除去大海中的大鱼。只有十三行外面的柳树,重重叠叠深深护卫着画楼居所。

逐句剖析

"木棉花落絮飞初":木棉花凋落,棉絮开始飘飞,

"歌舞冈前夜雨余":歌舞冈前夜雨刚刚停歇。

"阁道鸾声都寂寞":楼阁通道中鸾鸟的声音已消逝,

"市搂蜃气亦空虚":市集楼阁间的虚幻气象也已空无。

# 搂:一作楼。

"骑羊漫诩仙人鹤":徒然骑着羊夸耀如仙人骑鹤般自在,

"驱鳄难除海大鱼":想要驱赶鳄鱼却难以除去大海中的大鱼。

"独有十三行外柳":只有十三行外面的柳树,

"重重深护画搂居":重重叠叠深深护卫着画楼居所。

# 搂:一作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羊城感赋六首(其六)》是清代黄遵宪创作的一首感怀诗。此诗描绘了羊城(广州)特定的景象,木棉花落、夜雨初停,昔日繁华的阁道、市楼如今一片寂寞空虚。诗人借“骑羊漫诩仙人鹤,驱鳄难除海大鱼”表达出对时局的不满与无奈,一些美好的愿景难以实现。而结尾提到十三行外的柳树守护着画楼居所,暗示在动荡时局下,唯有那一处还有着相对的安宁与庇护,整体流露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深沉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文学家、外交家

黄遵宪(1848~1905),近代文学家、外交家。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别署观日道人、东海公等,广东嘉应(今梅州)人。光绪初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驻美国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官至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主张“我手写吾口”,长于古体。其诗作内容多写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和新事物、新知识、新理想,形式也较多变化,语言趋于通俗明畅。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木棉花落絮飞初,歌舞冈前夜雨余”,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羊城景象,木棉花落,棉絮纷飞,夜雨刚停,营造出一种略带凄凉、冷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颔联“阁道鸾声都寂寞,市搂蜃气亦空虚”,承接上文,进一步渲染这种冷清寂寞之感。“阁道鸾声”本应是热闹、华丽的象征,如今却“都寂寞”;“市搂蜃气”代表曾经的繁华虚幻,现在也“亦空虚”,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时过境迁的沧桑感。颈联“骑羊漫诩仙人鹤,驱鳄难除海大鱼”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运用典故和比喻,表达对现实的看法。“骑羊漫诩仙人鹤”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空有幻想的人;“驱鳄难除海大鱼”则以驱鳄的艰难比喻在现实中想要清除困难、实现理想的阻碍重重,体现出诗人的无奈和愤懑。尾联“独有十三行外柳,重重深护画搂居”笔锋一转,描绘了十三行外柳树守护画楼居所的景象。与前文的冷清、无奈形成对比,这一处相对安宁的景象,既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丝慰藉,也可能暗示着在动荡时局下,唯有少数地方还能保有相对的平静,引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李滢《东古寺》

下一篇:清·向阮贤《酒香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