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凿混沌":大自然开辟混沌,
# 混沌:指天地未分时的状态。,大块:指地。
"浑浑旋大圜":宇宙不停运转。
# 圜:天。,浑浑:大。
"隶首不能算":隶首那样善于算数的人都算不清,
# 隶首:传说是黄帝的史官。
"知有几万年":谁知道已经过了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伏羲和轩辕黄帝创造文字,
# 书契:文字。契,原指在龟甲、兽骨上灼刻文字和灼刻文字用的刀具。,羲轩:伏羲、轩辕。
"今始岁五千":到现在才有五千年。
"以我视后人":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对于后人来说,
"若居三代先":就如同我们眼中的夏商周三代古人。
"俗儒好尊古":那些迂腐的儒生喜好尊崇古代,
"日日故纸研":每天都钻研故纸堆。
"六经字所无":只要是六经里没有的字,
"不敢入诗篇":就不敢写进诗篇。
"古人弃糟粕":古人抛弃的糟粕,
"见之口流涎":他们见了却垂涎不已。
"沿习甘剽盗":因循旧习,甘愿抄袭模仿,
# 剽盗:抄袭。剽,抢劫。
"妄造丛罪愆":还无端犯下诸多过错。
# 愆:过失。
"黄土同抟人":大家都是黄土塑造而成的人,
# 黄土同抟人:都是黄土做的人。
"今古何愚贤":古今之人又有什么愚蠢和贤能的差别呢?
"即今忽已古":如今的事物很快也会成为古代,
"断自何代前":从哪一代开始才算作 “古” 呢?
"明窗敞流离":明亮的窗户上安着琉璃,
# 流离:即玻璃。
"高炉蒸香烟":高高的炉子里升起袅袅香烟。
"左陈端溪砚":左边摆着端溪砚台,
# 端溪砚:广东肇庆端溪所产的名砚。
"右列薛涛笺":右边放着薛涛笺纸。
# 薛涛笺:唐时薛涛喜欢用松花笺,嫌其篇幅大,让匠人裁小,称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我用手中的笔写下心里想说的话,
"古岂能拘牵":古代的规矩又怎能拘束我。
"即今流俗语":即便是现在的流行俗语,
"我若登简编":如果我把它们写进文章典籍里。
"五千年后人":五千年后的人看了,
"惊为古斓斑":也会惊叹这是古老而斑斓的文字。
# 斓斑:色彩错杂,形容古物的年代久远。
近代文学家、外交家
黄遵宪(1848~1905),近代文学家、外交家。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别署观日道人、东海公等,广东嘉应(今梅州)人。光绪初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驻美国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官至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主张“我手写吾口”,长于古体。其诗作内容多写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和新事物、新知识、新理想,形式也较多变化,语言趋于通俗明畅。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文学议论诗。全诗以宏大时空为引,落脚于文学创作,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新与个性表达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盲目尊古之风的深刻批判。
2. 分段赏析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两句描绘了宇宙初开时的宏大景象。“大块”代指大自然,“凿混沌”生动展现出天地开辟的过程,“浑浑旋大圜”则写出宇宙不停运转的状态,营造出苍茫辽阔的意境,奠定了诗歌开篇大气磅礴的基调。“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两句,以传说中黄帝时善于算数的隶首都无法计算,突出宇宙存在时间之久远,强调时间的浩瀚无垠,引发人们对远古时空的无限遐想。“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两句,运用羲轩(伏羲和轩辕黄帝)创造文字的典故,指出人类文明至今不过五千年。通过与前文宇宙时间的对比,凸显人类文明在漫长时空里的短暂。“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两句,诗人从时空角度展开联想,认为当下的自己对于后人而言,就如同自己眼中的三代古人,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相对性,体现出诗人对历史发展的宏观思考。“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两句,直接点明诗中批判对象。“俗儒”一词表明诗人态度,指出这些人盲目尊崇古代,每日沉溺于研究古籍旧纸,揭示其思想保守僵化的特点。“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两句,具体说明俗儒创作时的迂腐。他们以六经为准则,六经中没有的字词就不敢写入诗篇,展现出俗儒因循守旧,在创作上被古训束缚,缺乏创新精神的状态。“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两句,运用夸张手法,讽刺俗儒对古人摒弃的糟粕却趋之若鹜。将俗儒的盲目崇古、不分精华糟粕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极具讽刺意味。“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两句,进一步批判俗儒抄袭模仿古人、甘愿剽窃的行为,指出这种做法会造成诸多过错。“甘”“妄”二字深刻体现出诗人对俗儒行径的厌恶与批判。“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两句,诗人以“黄土抟人”的传说,认为古今之人都是由黄土塑造,没有本质的愚贤之分。这是对俗儒尊古观念的有力反驳,强调人不应因时代而被片面评判。“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两句,诗人继续深入思考,提出当下的事物很快也会成为历史,难以判断从哪一代开始才算是“古”,再次强调时间的流转和古今界限的相对性。“明窗敞流离,高炉热香烟”两句,描绘出诗人自己的创作环境。明亮的窗户上镶嵌着琉璃,炉中升起袅袅香烟,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为后文阐述创作主张做铺垫。“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两句,通过描写案头摆放着端溪砚和薛涛笺,展现出诗人创作时的准备,突出文人气息,也暗示诗人即将在此环境中进行自由创作。“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诗人直接表明自己的创作主张。强调用自己的笔写下心中所想、口中所言,不受古代传统的束缚,展现出诗人追求自由表达、勇于突破传统的精神。“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两句,诗人进一步设想,当下的流行俗语若被记录下来,历经时间沉淀,在五千年后也会成为珍贵的古迹。这一设想不仅再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还展现出诗人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点绛唇·一种蛾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