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桥背立移时":夕阳西下,我独自在桥背处伫立许久。
"偶有人过偶颔之":偶尔有人经过,彼此偶尔点头示意。
"商略雨晴旋散去":随意聊聊天气是晴是雨,随后便各自散去,
"不曾相识亦忘谁":我们本不相识,过后也忘了对方是谁。
近代文学家、外交家
黄遵宪(1848~1905),近代文学家、外交家。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别署观日道人、东海公等,广东嘉应(今梅州)人。光绪初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驻美国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官至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主张“我手写吾口”,长于古体。其诗作内容多写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和新事物、新知识、新理想,形式也较多变化,语言趋于通俗明畅。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等。
1. 分段赏析
“斜阳桥背立移时,偶有人过偶颔之”:“斜阳桥背立移时”,点明时间是夕阳西下,地点在桥背,“立移时”表明诗人伫立许久。简单几笔勾勒出一幅静谧画面,营造出闲适氛围。“偶有人过偶颔之”,两个“偶”字,写出行人经过的随机性,诗人与行人只是偶然相遇,点头示意,体现出一种平淡、自然的日常状态,没有过多的热情或疏离,展现出人与人之间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商略雨晴旋散去,不曾相识亦忘谁”:“商略雨晴”描绘出诗人与行人相遇时,只是简单交流天气情况,聊聊雨是否停歇、天气是否放晴。“旋散去”则突出这种交流的短暂,随即各自散去。“不曾相识亦忘谁”,诗人直言彼此并不相识,甚至过后连对方模样都忘却。此句看似平淡,却蕴含深意,体现出诗人对这种短暂相遇的超脱态度,不执着于相识与否,也不在意是否记住对方,反映出一种对生活随遇而安、悠然自在的心境,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进一步深化。
# 一生历史之小影。
近现代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 钱仲联先生在《前言》里介绍,黄遵宪受龚的影响“特别显著”,“那种雄奇的境界,瑰丽的藻彩,风雷鼓荡的生气”,都是。而《己亥杂诗》“连题目也借用了过来”……本来钱锺书在《谈艺录》里也说到,龚诗到晚清,几乎被诗人们剽窃、摹仿完了。我就想到黄诗受到龚诗的影响也是自然的。比如黄诗“后二十年言定验,手书心史井函中”,是由龚诗(76)“五十年中言定验,苍茫六合此微官”来的。又如黄的《己亥杂诗》第二首云:“斜阳桥背立移时,偶有人过偶颔之。商略雨晴旋散去,不曾相识亦忘谁。”那句式使我想起龚氏《己亥杂诗》135首:“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逐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这句式是很相近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国涛香港《文汇报》
上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