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ū
fèn

朝代:清作者:黄遵宪浏览量:2
yǒu
jīn
chēng
lǐng
zhōu
jìng
wén
qín
shī
鹿
zhuǎn
shǐ
使
jiū
dòng
shān
kǒng
tiān
xuán
zhuì
yóu
jūn
kàn
hēi
guó
dào
shǔ
zhōu

译文

古代曾是朝廷以怀柔政策管辖的地区,如今却成了列强觊觎的边塞州郡。竟听说如秦朝失鹿般政权不稳,反而让国家如鲁国失鸠般权威难存。大地震动山峦移徙令人恐惧,天空倾悬烈日将坠更添忧心。您且看那沦为殖民地的黑奴之国,如今又归属于哪个大洲呢?

逐句剖析

"古有羁縻地":古代曾是朝廷以怀柔政策管辖的地区,

"今称隃领州":如今却成了列强觊觎的边塞州郡。

"竟闻秦失鹿":竟听说如秦朝失鹿般政权不稳,

"转使鲁无鸠":反而让国家如鲁国失鸠般权威难存。

"地动山移恐":大地震动山峦移徙令人恐惧,

"天悬日坠尤":天空倾悬烈日将坠更添忧心。

"君看黑奴国":您且看那沦为殖民地的黑奴之国,

"到此属何洲":如今又归属于哪个大洲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书愤(其四)》是晚清诗人黄遵宪的爱国诗作,以深沉悲愤的笔调,勾勒出国家主权沦丧的危机图景。诗中“古有羁縻地,今称隃领州”,通过古今边疆称谓对比,直击晚清领土被列强蚕食的现实;“秦失鹿”“鲁无鸠”等典故的运用,将清廷统治飘摇与国土丧失的局面巧妙隐喻;“地动山移恐,天悬日坠尤”以惊心动魄的意象,渲染出民族危亡的紧迫感;末句“君看黑奴国,到此属何洲?”借黑奴国家被殖民的命运,发出对中国未来的沉痛之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文学家、外交家

黄遵宪(1848~1905),近代文学家、外交家。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别署观日道人、东海公等,广东嘉应(今梅州)人。光绪初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驻美国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官至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主张“我手写吾口”,长于古体。其诗作内容多写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和新事物、新知识、新理想,形式也较多变化,语言趋于通俗明畅。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古有羁縻地,今称隃领州”,通过古今地名对照,将昔日朝廷羁縻管控的边疆,与如今列强觊觎的险地形成鲜明反差,暗藏领土沦丧的痛心;颔联“竟闻秦失鹿,转使鲁无鸠”连用“秦失鹿”喻清廷统治不稳、列强瓜分野心,“鲁无鸠”指国家权威尽失,痛斥朝廷昏聩;颈联“地动山移恐,天悬日坠尤”以夸张意象,如大地震动、天穹倾悬、烈日将坠,极写民族危机之深重,渲染出惶恐不安的氛围;尾联“君看黑奴国,到此属何洲?”则以非洲黑奴国家被殖民的悲惨命运为喻,抛出质问,警示若不奋起抗争,中国恐将重蹈覆辙,字里行间满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呐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陈澧《齐天乐·十八滩舟中夜雨》

下一篇:清·曹雪芹《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