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dōng
lóu
zuì
zuò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zuó
dōng
lóu
zuì
huán
yīng
dǎo
jiē
ā
shéi
shàng
xǐng
xià
lóu
shí

译文

昨日在东楼喝醉了,归来的时候倒戴头巾。谁把我扶上马的?我记不得下楼时的情景了。

逐句剖析

"昨日东楼醉":昨日在东楼喝醉了,

"还应倒接蓠":归来的时候倒戴头巾。

# 倒接蓠:用山简故事。

"阿谁扶上马":谁把我扶上马的?

# 阿谁:犹言何人。

"不省下楼时":我记不得下楼时的情景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此诗以“东楼醉”为核心场景,通过“倒接䍦”的典故化用与“阿谁扶上马”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放浪形骸的醉公子形象。此诗语言简练而意象生动,既展现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狂放个性,又暗含对魏晋名士风度的追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还应倒接蓠”运用了山简的典故,山简为晋朝人,好酒,常醉倒,头戴倒着的“接蓠”(一种头巾)。李白借此典故,形象地描绘出自己醉酒后的模样,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白描:“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以简洁、直白的语言,不加修饰地描述了自己醉酒后不记得被谁扶上马以及如何下楼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醉酒后的真实状态,使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诗人醉酒的程度。

2. 分段赏析

首句“昨日东楼醉”:以“昨日”点明时间,“东楼”交代地点,“醉”字统领全篇。“醉”不仅是饮酒过量,更是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傲精神的外显。次句“还应倒接䍦”:“倒接䍦”典故的运用,既具象化醉态,又暗含对魏晋名士风流的追慕。“还应”二字,将历史典故与当下行为并置,赋予醉酒行为以文化深度。第三句“阿谁扶上马”:采用白描手法,描述了自己醉酒后不记得被谁扶上马以及如何下楼的情景,“扶上马”三字将醉酒者的踉跄与搀扶者的动作凝固成瞬间画面,而“阿谁”的未知更强化了醉眼蒙眬的混沌感,为末句的失忆埋下伏笔。尾句“不省下楼时”:以“不省”收束全诗,将醉酒后的恍惚状态推向极致。“下楼时”的记忆空白,既是生理醉酒的真实写照,也隐喻李白对世俗礼法的超越——醉中行事,无需清醒时的刻意拘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塞上曲》

下一篇:唐·温庭筠《酒泉子·花映柳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