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水东北流":锦江之水潺潺流向远方,
# 锦水:即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南。
"波荡双鸳鸯":水波荡漾,一对鸳鸯在水波荡漾处快乐相伴。
# 鸳鸯:《古今注》:鸳鸯,水鸟,凫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至死。故曰匹鸟。
"雄巢汉宫树":它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一个家在长安,
# 雄巢汉宫树:“雄巢”二句:汉宫树、秦草,均指长安风物。此咏长安之事也。
"雌弄秦草芳":一个家在芳草迷漫处。
"宁同万死碎绮翼":宁可与你一同赴死,让华丽的翅膀碎裂,
# 绮翼:鸳鸯美丽的翅膀。
"不忍云间两分张":也不忍心在云间与你各自分飞、天各一方。
# 分张:分离。,忍:一作分。
"此时阿娇正娇妒":此时阿娇失宠了,
# 阿娇:指汉武帝陈皇后。陈皇后失宠,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请司马相如作了一首《长门赋》,以表自己的悲伤之情。
"独坐长门愁日暮":长门宫前无限凄凉,她常常愁苦地独坐到天黑。
# 长门:长门宫,汉宫名。陈皇后失宠后居于此。
"但愿君恩顾妾深":但愿汉武帝还能够顾念往日的恩情,
"岂惜黄金买词赋":为了这,又岂会顾惜黄金不让司马相如为自己作赋呢。
# 买词赋:陈皇后失宠,被打入长门宫。后以千金所购司马相如《长门赋》而重新得宠。一作“将买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相如作赋得到了黄金,
# 相如:即司马相如。
"丈夫好新多异心":就喜新厌旧,对卓文君怀有异心了。
# 异心:二心。,丈夫:男子。指成年男子。《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一朝将聘茂陵女":他要聘茂陵一女子为妾,
# 茂陵: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汉初为茂乡,属槐里县。武帝筑茂陵,置为县,属右扶风。见《汉书·地理志上》。
"文君因赠白头吟":卓文君十分伤心,作《白头吟》以相赠。
# 赠:一作“赋”。,文君:指卓文君。汉临邛富翁卓王孙之女,貌美,有才学。 司马相如饮于卓氏,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曲挑之,文君遂夜奔相如 。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东流不作西归水":从来没有见过东流之水返回西去的,
# 东流不作西归水:用“不见东流水,何时复归西”的语意。东流:东去的流水。亦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西归:向西归还;归向西方。
"落花辞条归故林":凋零落败的花朵也会重返故林。
# 归故林:重返故林。故林:从前栖息的树林。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辞条:离开树枝。《南齐书·王俭传》:“秋叶辞条,不假风飙之力;太阳跻景,无俟萤爝之晖。”
"兔丝固无情":菟丝本就无情,
# 固:一作本。,兔丝:即菟丝,一种寄生植物,茎细如丝,寄生缠绕在其他植物上。
"随风任颠倒":任风倾倒。
"谁使女萝枝":但菟丝紧紧地缠在女萝上,
# 女萝:菟丝有时缠在女萝上,比喻男女的爱情。
"而来强萦抱":与它萦抱在一起。
# 萦抱:环抱。
"两草犹一心":自然界的两草尚且如此,
"人心不如草":人心却不如草那样执著坚定。
"莫卷龙须席":不要把龙须席子卷起来,
# 龙须席:用龙须草编织的席子。
"从他生网丝":任它落满灰尘,生满蛛网。
# 从他生网丝:任它生蛛网。
"且留琥珀枕":暂且留着琥珀枕头,
# 琥珀枕:一种用琥珀做成的枕头。《西京杂记》:赵飞燕女弟遗飞燕琥珀枕。《广雅》曰:琥珀,珠也。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浅者四五尺,深者八九尺。大如斛,削去皮成琥珀。初时如桃胶,凝坚乃成,其方人以为枕。出博南县。
"或有梦来时":或许彼此还会有相梦的时候。
"覆水再收岂满杯":覆水难收,
# 覆水: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
"弃妾已去难重回":弃妾难以重回。
# 弃妾:被弃之妾。南朝宋鲍照《山行见孤桐》诗:“弃妾望掩泪,逐臣对抚心。”
"古时得意不相负":自古以来,至死不相负的爱情,
"只今惟见青陵台":只有青陵台的韩凭及其妻子何氏。
# 青陵:战国时宋康王所筑造。在今河南商丘。,见:一作有。
"锦水东流碧":锦江水向东流淌,
"波荡双鸳鸯":碧绿清澈,波浪中荡漾着一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雄鸳鸯在汉宫的树上筑巢,
"雌弄秦草芳":雌鸳鸯在秦地的草丛中嬉戏,共享芳美。
"相如去蜀谒武帝":司马相如离开蜀地去谒见汉武帝,
"赤车驷马生辉光":乘坐的朱红车马闪耀着荣光。
# 赤车驷马:汉代做官人乘的车。《华阳国志·蜀志》:城北十里有升仙桥,又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
"一朝再览大人作":汉武帝一旦读了他的《大人赋》,
# 大人作:指《大人赋》,此赋为司马相如迎合汉武帝好求仙而作,武帝读后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万乘忽欲凌云翔":仿佛万乘之君也想乘云翱翔(注:《大人赋》借游仙讽谏,武帝读后大悦,以为相如真能让自己飘飘欲仙)。
"闻道阿娇失恩宠":听说陈阿娇失了恩宠,
"千金买赋要君王":用千金请相如作赋,希望能挽回君王的心(注:指 “千金买赋” 典故,阿娇以百金求相如作《长门赋》,借赋诉怨)。
"相如不忆贫贱日":司马相如不再回忆贫贱时光,
"官高金多聘私室":官高位显、钱财丰厚后便聘娶妾室。
"茂陵姝子皆见求":茂陵的美貌女子都被他追求,
# 姝子:美女。姝,佳丽也。
"文君欢爱从此毕":与卓文君的欢爱从此终结。
"泪如双泉水":卓文君的泪水如两股泉水,
"行堕紫罗襟":不断落在紫色罗裙的衣襟上。
"五起鸡三唱":夜不能寐,多次起身,直到雄鸡三唱,
# 五起鸡三唱:“五起”句:谓文君终夜未眠。五起:五更而起。鸡三唱:《汉书》:鸡三唱,天平明。
"清晨白头吟":清晨时吟唱《白头吟》(注:《白头吟》本为女子诀别负心郎的诗,此处代指文君的悲愤)。
"长吁不整绿云鬓":她长叹着不去梳理乌黑的鬓发,
"仰诉青天哀怨深":仰头向青天倾诉深深的哀怨。
"城崩杞梁妻":就像杞梁的妻子痛哭至城墙崩塌,
# 杞梁妻:春秋齐大夫杞梁之妻。 杞梁 ,名殖(一作“植”)。齐庄公四年, 齐袭莒,杞梁战死,其妻迎丧于郊,哭甚哀,遇者挥涕,城为之崩。据《古今注》载:“《杞梁妻》,杞植妻妹明月所作也。杞植战死,妻叹曰:‘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生人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杞都城感之而颓,遂投水而死。其妹悲其姊之贞操,乃为作歌,名曰《杞梁妻》焉。梁,植字也。”
"谁道土无心":谁能说泥土没有心?(注:“杞梁妻哭倒长城” 典故,极言悲情之深)
"东流不作西归水":东去的流水不会回头向西,
"落花辞枝羞故林":落花离开枝头后羞于再回故林。
"头上玉燕钗":头上这支玉燕钗,
"是妾嫁时物":是我嫁时的信物,
"赠君表相思":曾赠予你表相思,
"罗袖幸时拂":望你偶尔用罗袖拂去灰尘。
"莫卷龙须席":不要卷走龙须席,
"从他生网丝":任凭它生满蛛网,
"且留琥珀枕":暂且留下琥珀枕,
"还有梦来时":或许还能在梦中与你相见。
"鹔鹴裘在锦屏上":你那件鹔鹴裘还挂在锦屏上,
# 鹔鹴裘:司马相如之裘衣。《西京杂记》: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鸘裘就市人杨昌贳酒,与文君为欢。
"自君一挂无由披":自从你挂上后我再也没有机会披穿。
"妾有秦楼镜":我有一面秦楼镜,
# 秦楼镜:《西京杂记》: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照心胜照井":照心比照井更清晰。
# 照井:古代穷人无镜,则以井照影也。
"愿持照新人":愿你用它照见新人,
"双对可怜影":与她双双映照可怜的身影。
# 可怜:犹可爱也。
"覆水却收不满杯":泼出去的水无法再装满一杯,
# 却:副词,还,再。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相如还谢文君回":相如最终谢绝了文君的挽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自古以来得志而不相负的人,
"只今惟有青陵台":如今只有青陵台上的韩凭夫妇。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乐府诗,也是一组爱情诗。借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从弃妇视角,抒写对坚贞爱情的渴求,以及遭弃后的悲怆。
2. 写作手法
互文:“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运用互文,两句文意相互渗透、补充。并非仅雄鸟筑巢汉宫树、雌鸟嬉闹秦草,而是雌雄鸟在汉宫树、秦草间共同栖息、活动,展现鸳鸯相伴场景,强化爱情相依的表意,使画面与情感表达更凝练。比喻:“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用比喻,以兔丝喻男子,其随风倾倒,象征爱情不坚;女萝喻女子,“强萦抱”体现痴情依附。借植物特性,形象展现男女在爱情中不同姿态,将抽象情感矛盾具象化,凸显弃妇遭遇与内心痛苦。拟人:“落花辞条羞故林”用拟人,“辞条”“羞”赋予落花人的动作与情感。落花离枝后羞于回归故林,实则映射弃妇被弃后,因难再回归往昔情感关系而产生的羞愧、哀伤,借落花情态,委婉抒发人物复杂心绪。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诗开篇以水中鸳鸯相恋起兴,这和《诗经・关雎》的手法相同,却更具象征比喻意义,还以“锦水”与司马相如的故事紧密相连。锦水流经成都郊外,传说漂洗锦缎色泽鲜明,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曾同居成都,所以诗从“锦水”落笔。接着描绘鸳鸯相亲相恋的神态:它们在水中随波荡漾,在长安一带的宫廷树上筑巢,在秦地草丛中嬉戏,生死相依,宁可身死翼碎也不愿分飞青云直上。“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两句互文见义。“此时”以下四句讲述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的故事。阿娇是陈皇后小名,据司马相如《长门赋序》记载,她得幸后颇妒被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下听闻司马相如善文,便奉黄金百斤请他作解悲愁之辞,相如作赋使皇后复得亲幸。这虽是传说且《长门赋序》早被疑为伪作,但浪漫主义的李白不在意真实性,还将其作为相如喜新弃旧的原因,集中体现在“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两句。相如变心因得陈皇后黄金,“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与《西京杂记》记载吻合,相传相如见《白头吟》后打消娶茂陵女念头。从“东流不作西归水”以下是诗人抒情议论,这两句化用南朝《子夜歌》“不见东流水,何时复西归”,水流东去不返,落花离枝羞归故林,喻指夫妻分离难再结合。“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四句化用《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诗意,古乐府和此诗都认为兔丝、女萝是二物且互为依托,这里喻指男子如兔丝对爱情不坚定,随风倾倒,女子如女萝痴情强来萦抱。“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以物喻人,感慨人心不如草坚定。“莫卷”以下四句写女子留恋昔日夫妻生活,龙须草编的席子别卷,任凭生网丝,因留有温馨回忆;别移走琥珀枕,或许能旧梦重温。龙须席和琥珀枕是贵重且常用之物,有代表性。“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反用姜子牙故事,太公封齐后前妻求复合,太公以覆水难收喻夫妻难合,诗中以盆水覆地难满杯点明弃妇难回。结尾慨叹“古今得意不相负,只今唯有青陵台”,先秦韩朋娶贞夫,韩去宋做官六年不归,贞夫致书被宋康王所得,康王骗贞夫为王后,后抓韩朋筑青陵台,韩自杀,贞夫跃入墓中而死,墓地生桂树梧桐枝叶相连,砍之落水化鸳鸯。古往今来得意不相负的只有韩朋之妻这样的女子,言下之意男子负心者多,这两句既哀惋又愤激。这组诗的第二首与第一首在主题、立意上完全相同,措词也多有重复。像两首诗的开头四句和结尾两句几乎一模一样,“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等句子也近乎相同,但两者的差异之处也很明显。在司马相如代陈皇后作赋之前,诗中还有“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凌云翔。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几句叙述。“赤车驷马”出自《华阳国志・蜀志》,说的是城北十里有升仙桥和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时在市门上题字:“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李白作《大人赋》的事,《史记》本传记载:“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这一段交代和司马相如代陈皇后作《长门赋》关系不大,而千金买赋本身,诗中仅用“闻道”二字领起的两句轻轻带过,却用较多笔墨写司马相如拟娶茂陵女及文君赋《白头吟》的事。“相如不忆贫贱日,位高金多聘私室”,“私室”指古时富人私下娶的妾,又称“外室”。因为相如作《大人赋》受汉武帝赏识,所以“位高”;又因为代陈皇后作赋得到千金酬谢,所以“金多”。然而,“位高金多”却导致了“聘私室”的结局,茂陵的美女都被他求婚,而文君的幸福也因此葬送。诗的以下部分除了前面提到的几句,其余都和第一首不同。“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五起鸡三唱,清晨《白头吟》。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这几句描绘了卓文君得知司马相如“聘私室”后的反应:泪如泉涌,通宵不眠,云鬓不整,清晨赋诗,仰天哀怨……“城崩”二句用了杞梁妻的故事,城土会因为杞梁之妻的痛哭而倾颓,说明土是有感情的。“东流”二句和第一首相同,同样表现了弃妇对夫妇重归于好不再抱有希望。文君把玉燕钗赠给丈夫,以此表达相思之情,说明女方始终忠于爱情。“莫卷龙须席”以下四句和前诗一样,显示出文君对昔日夫妻恩爱的生活十分眷恋。她又把秦镜相赠,据《西京杂记》记载,秦始皇时咸阳宫有一面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透亮,能洞见人的肺腑。“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这是她善良的祝愿。这番催人泪下的诉说最终打动了司马相如,让他“还谢文君回”。尽管如此,经过这番打击,文君对世上是否存在真挚的爱情产生了怀疑,从而得出“古今得意不相负,只今唯见青陵台”的结论。
4. 作品点评
关于两首诗的优劣历来有不同看法。一般选本多以第一首为优,因其比兴手法娴熟、语言简洁,第二首则因叙事枝蔓(如详写相如献《大人赋》得势)、与史实传说抵牾(如“茂陵姝子皆见求”无据)常被作附录。但第二首亦有亮点,对卓文君的刻画更为丰满,从“泪如双泉下”始,细致描摹其悲痛抗争之态,对负心者的谴责也更深刻,并非全然逊色。
# 萧士赟注:此诗其为明皇宠武妃废王后而作乎!……唐诗人多引《春秋》作鲁讳之义,以汉武比明皇,中间比义引事,读者自见。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 旧说卓文君为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作。然本辞自疾相知者以新间旧,不能至白首,故以为名。六朝人拟作皆然。而白诗自用文君本事。
明胡震亨《李杜诗通》
# 太白诗固多寄托,然必欲事事牵合,谓此诗指废王皇后事,殊支离也。信手写来,无不入妙(“东流不作”二句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萧士赟云:辞婉意悲,《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是诗得之矣。冯舒曰:天际鸾吟,非复人间凡响。沈德潜曰:此随题感兴耳,后人欲扭合时事,支离无谓。“兔丝固无情”以下,信手拈来,无不入妙。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 比物抒情,含凄婉转(“人心”句下)。
不详不详《诗伦》
# 缠绵婉曲,声声入人心坎里,此风人遗韵(“兔丝”六句下)。末二句。言语妙天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白头吟》云:“此时阿娇正娇妒”,接法有形无迹,有一落千丈之势,其妙不可思议。“莫卷龙须席”四句,尚作回护之笔,至“覆水再收”句,方下决绝语,用笔如晴丝袅空,深静中自能一一领会。
清延君寿《老生常谈》
# 方氏宏静曰:太白《白头吟》,颇有优劣,其一盖初本也。天才不废讨润,今人落笔便刊布。纵云“挥珠”,无怪多颣。
清潘德舆《养一斋李杜诗话》
# “娇妒”字奇。严云:骂武帝,并相如亦骂,甚快(“相如作赋”二句下)。又云:“东流落花”句与上“宁同”、“不忍”句呼应。欢则愿死聚,怨则愿生离:皆钟情语。严云:“莫卷”四句,可摘作《子夜歌》,妙绝。又云:末四句为赘。诗人好尽,往往病此。外史案:无此四句,不成结构。严说妄矣。
清应时《李太白诗醇》
上一篇:唐·白居易《狂歌词》
下一篇:唐·李白《赠江油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