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居未央":天子身居未央宫,
# 未央:汉宫名。
"妾侍卷衣裳":妻妾来收拾衣裳。
# 侍:一作来。
"顾无紫宫宠":现在未得皇上在紫宫宠爱,
# 紫宫:帝王宫禁。这里借指天子。
"敢拂黄金床":怎敢拂坐黄金床?
"水至亦不去":没有皇上的旨意,洪水来了也不敢乱走,
# 水至亦不去:刘向《列女传·贞顺》:楚昭王出游,留妇人渐台之上而去。王闻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其符。夫人曰:“王与宫人约,令召宫人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行。”于是使返取符,则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
"熊来尚可当":如果皇上遇到危险,舍命也要保护皇上,就像博熊的冯婕妤一样。
# 熊来尚可当:《汉书·外戚传》:建昭(汉元帝年号)中,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昭仪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婕妤对曰:“兽得人而至,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当之。
"微身奉日月":卑微之身侍奉日月,
# 微身奉日月:为卷衣女自言全心身侍奉君王。日月,象征君王。奉:一作捧。
"飘若萤之光":轻飘若飞萤之光。
# 之:一作火。
"愿君采葑菲":愿君采撷葑菲草的时候,
# 愿君采葑菲:意谓愿君王勿以自己身份身的低下,而忽视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郑玄笺:“蔓菁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其根恶时并弃其菜。”
"无以下体妨":不因为它的根部难看而抛弃它的叶片。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宫怨及自喻题材的诗。描绘了秦女在未央宫侍奉天子,虽日夜相伴却未得君王宠幸的处境,体现了封建皇宫中侍女名分不明、地位尴尬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压抑且无奈的氛围,表达了秦女对君王的忠贞不渝,同时借秦女的遭遇自喻,抒发了诗人李白自身渴望为君主效力,即便力量微薄也愿倾尽心力,以及期盼君主能够赏识自己才能,不要因外在因素而忽视自己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用典:“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运用了《诗经》中的典故。“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原指采撷葑菲等植物时,不能因为它们的根茎不好看就舍弃,李白借此希望君主不要因为一些外在或次要的因素而忽略自己的才能和忠心,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借景抒情:诗中的“日月”并非单纯写景,而是借“微身奉日月”之景,抒发自己愿像微弱的萤光般,始终侍奉君主、奉献力量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与“日月”之景相融合,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而深沉。
3. 分段赏析
诗开篇的前四句,精准刻画了卷衣女的身份。她虽日夜侍奉于君王身侧,却始终未能获君王垂青,得享宠幸。也正因如此,她连侍奉君王就寝这般奢望,都不敢在心中留存。紧接着的中四句,则着重展现卷衣女对君王的一片忠心。“水至”“熊来”之语,意在表明,为护君王周全,自己不惜舍弃性命。“微身”两句,更是直言自己虽力量微薄,却对君王倾尽全力、毫无保留。至于最后的两句,卷衣女满心期许,盼望着君王能够顾念自己身上尚存的可取之德。此诗妙处在于,以第一人称口吻娓娓道来,正如锺惺在《唐诗归》中所评,“写尽娇妒语气,直叙意深,如此等处又妙在不惋。‘他’字妒而狎。”全诗生动呈现出封建皇宫内,这类侍女因名分不明而陷入的尴尬困境。其实,这也是李白以秦女自比,借诗抒发自己的忠君情怀。
下一篇:唐·李白《清溪半夜闻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