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bàn
wé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qiāng
méi
huā
yǐn
lǒng
shuǐ
qíng
hán
shān
qiū
yuè
cháng
duàn
guān
shēng

译文

羌笛声声吹起《梅花引》的曲子,却让人在这吴溪听到陇头流水般的伤情。又使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响遍令人肠断的边关之声。

逐句剖析

"羌笛梅花引":羌笛声声吹起《梅花引》的曲子,

# 羌笛:古代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种竹笛。原出于古羌族,故称《梅花引》,古曲名。

"吴溪陇水情":却让人在这吴溪听到陇头流水般的伤情。

# 陇水情:古代陇州有陇坡(在今陕西陇县),山势高峻,坡上有清水从四面下注。离家游子行经此地唱出悲歌称《陇头流水歌》。陇水:即《陇头水》,古乐府横吹曲。情:一作“清”。,吴溪:指清溪,古属吴。

"寒山秋浦月":又使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

# 寒山秋浦月:此句宋蜀本注:“一作空山满明月。”

"肠断玉关声":响遍令人肠断的边关之声。

# 声:一作情。,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北,李白常以玉门关形容去国离乡的忧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溪半夜闻笛》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以羌笛曲调勾连江南与边塞,描绘出一幅羌笛声哀怨、陇水幽咽的荒凉凄美画。后两句通过寒山秋月、玉门悲声,抒写征人思乡断肠之痛。全诗语言凝练,意象苍凉,将乐声、月色与边关烽火融为一体,既展现战争的残酷,亦流露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沉关切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复杂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清溪半夜闻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李白游历秋浦(今安徽贵池)期间。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李白五十三岁,时值安禄山叛乱前夕,早春赶赴长安,想陈列济世的计策,然而陈策无果,回天无计,于是离去。同年秋,李白南下安徽宣城,此后李白连续三年都在安徽宣城寄情山水,对外宣称修道炼丹,暗里明者保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行旅途中半夜闻笛为题材,描绘了诗人在清溪这个地方,于秋夜中听到羌笛吹奏《梅花引》的情景。通过笛声引发联想,将吴溪与陇水之情相连,又以寒山、秋浦月等景色烘托,表达出诗人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展现了其在旅途中的忧愁心境。

2. 写作手法

联想:“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诗人听到羌笛吹奏《梅花引》,由此联想到吴溪与陇水,将不同地域的情景联系起来,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使情感表达更具张力,也暗示了诗人漂泊的经历与复杂的情感。意象组合:诗中运用了“寒山”“秋浦月”“玉关声”等多个意象,寒山的萧瑟、秋浦月的清冷以及玉关声的凄凉,组合在一起,构建出一幅充满哀愁的画面,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思乡之苦。正衬:半夜传来的羌笛声,在寂静的秋夜中格外清晰,以这笛声衬托出周围环境的静谧,同时也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借景抒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通过描写寒山上的秋浦月,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再结合听到的如断肠般的玉关笛声,借这秋夜之景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使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

3. 分段赏析

《清溪半夜闻笛》首句点明半夜听到羌笛吹奏《梅花引》这首曲子,直接引出诗歌的核心——笛声,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勾起读者对笛声所蕴含情感的好奇。次句诗人由笛声展开联想,思绪飘向吴溪与陇水,暗示自己漂泊多地的经历,不同地域的情感在笛声的触动下交织在一起,体现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第三句描绘出寒山上秋浦月高悬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下文情感的进一步抒发做铺垫,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凄凉。末句“肠断玉关声”诗人听到如断肠般的玉关笛声,直接点明因这笛声而引发的思乡之情,将内心的忧愁与痛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情感达到高潮。

4. 作品点评

《清溪半夜闻笛》以笛声为引,凝练二十字勾勒出边塞征战的苍凉图景。李白巧妙化用乐府典故,将江南清溪与西北玉关并置,时空交错中展现家国之思。诗中“肠断玉关声”一句,以悲音收束,余韵悠长,既见盛唐边塞诗的雄浑气韵,亦含个人对时局的深切隐忧。这首虽非李白最著名的作品,但其意象精炼、情感深沉,也是一首五绝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以聪明移于闺情边思,使之壮气激人,离情溢目。

宋沈光《诗人玉屑》卷十四

# 《峨眉山月歌》: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本篇亦然。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评

# 凄切之情,见于言外,有含蓄不尽之致。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卷八

# 清溪、秋浦俱在今安徽贵池县。笛声在月夜寒山,引起忧愁哀怨。

近代廖仲安《唐诗一万首》解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秦女卷衣》

下一篇:唐·鲍溶《襄阳怀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