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áng
gōng

朝代:唐作者:李贺浏览量:1
fēng
cǎi
chū
xiāo
jiā
běn
shì
chāng
huā
nán
táng
lián
shú
zǒu
jiāng
shā
jiān
yín
lěng
cháng
diàn
fèng
xié
zhòng
liǔ
yíng
zhōng
àn
shū
guǎn

译文

风流而富有文采的人物出自萧家,他们的祖先是因菖蒲花开而出生的贵人。南塘的莲子熟了,他假装洗马,沿着江边的沙滩去采摘。他用的纸是皇帝用的洒有银屑的笺纸,他用的长席是绘有团凤的长席。当年,陶侃镇守武昌时种在军营里的柳树已经成荫,他题写书信赏赐给馆娃宫中的人。

逐句剖析

"风彩出萧家":风流而富有文采的人物出自萧家,

# 萧家:此指门第显赫的世家。南朝齐梁自称汉萧何之后,宗室萧瑀归唐后,一门出宰相八人,为唐代三百年最为显赫的世家大族。

"本是菖蒲花":他们的祖先是因菖蒲花开而出生的贵人。

"南塘莲子熟":南塘的莲子熟了,

# 莲子:双关语,莲谐怜。,南塘:西洲曲采莲南塘秋。

"洗马走江沙":他假装洗马,沿着江边的沙滩去采摘。

# 沙:一作涯。

"御笺银沫冷":他用的纸是皇帝用的洒有银屑的笺纸,

# 银沫:犹银屑。洒银沫在笺上,如现在的冷金笺。,御笺:指皇帝用的笺纸。

"长簟凤窠斜":他用的长席是绘有团凤的长席。

# 凤窠:即团凤。唐时有独窠绫、两窠绫。窠,即今所谓团花。,簟:竹席。

"种柳营中暗":当年,陶侃镇守武昌时种在军营里的柳树已经成荫,

# 种柳:用典。唐·房玄龄等《晋书·陶侃传》:“(侃)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见后,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题书赐馆娃":他题写书信赏赐给馆娃宫中的人。

# 馆娃:馆娃宫,吴王夫差建筑的宫殿。旧址在今江苏苏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梁公子》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被收录在《全唐诗》中。这首诗的主旨是批判和讽刺那些不理国事、沉迷于寻花问柳的贵族子弟。诗歌描绘了贵公子奢靡浮华的生活场景。他出身尊贵,风度翩翩,举止潇洒出众。在南塘莲子成熟的时节,他骑着高大的骏马,在江岸缓步而行,四处寻花问柳,花费极为奢侈。用来挑逗的情书,写在皇家制作的冷银笺上;嬉戏时的坐席,织有御用的凤形花纹;寻欢作乐的地方,竟在防卫严密的军营之中。全诗语言直白真切,通过刻画贵族子弟的奢华生活,揭露其荒废国事的本质,体现出李贺诗歌中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批判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钱仲联认为这首诗是为镇海节度使李锜而作,其创作时间应当是在李锜谋反之前,也就是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十月之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讽刺诗。借贵公子出身尊贵却骑着骏马寻花问柳、用皇家笺纸写情书、在军营寻欢作乐的奢靡场景,写出了对不理国事、沉迷享乐的贵族子弟的批判与讽刺。

2. 写作手法

用典:“种柳营中暗”句,巧用《晋书·陶侃传》中“种柳”的典故。典故原意是陶侃任职时督促各军营种柳,对盗种官柳的都尉严加问责,体现其治军严明、重视军纪的作风。作者在诗中以“种柳营”指代军营,将典故中陶侃种柳治军的严明与诗中“暗”字所写的治军混乱相对照,借典故里的严明军纪衬托梁公子在军营供职却治军松弛的状况,以此批判其荒废军务的荒唐行径。意象组合:“风彩出萧家,本是菖蒲花”“南塘莲子熟,洗马走江沙”“长簟凤窠斜”等句,将人物风采、菖蒲花、莲子、江沙、凤纹竹席等意象组合,从出身、景物到器物,勾勒梁公子的生活环境与身份特点,以意象叠加构建出雅致贵气的画面,展现其生活风貌。双关:“本是菖蒲花”中,“菖蒲花”既指植物菖蒲所开之花,又因“菖”与“昌”谐音,暗指梁公子出身萧家的昌盛门第;“南塘莲子熟”中,“莲子”既指南塘中成熟的莲实,又以“莲”谐“怜”,隐含对梁公子境遇的怜惜之意,一语双关,丰富了诗句的隐含义。

3. 分段赏析

“风彩出萧家,本是菖蒲花”开篇点出梁公子的身份,他风采出众源自萧氏皇族,本性却如菖蒲花般看似清雅实则柔弱。“萧家”点明其皇室背景,“菖蒲花”的比喻暗含对其徒有其表的暗示,为全诗借南朝齐梁之事讽喻的主旨铺垫。“南塘连子熟,洗马走江沙”,转向对梁公子生活场景的描绘。“南塘连子熟”勾勒出南塘莲子成熟的田园景象,氛围闲适;“洗马走江沙”则刻画了梁公子在江边沙滩上洗马奔走的画面,“走”展现出他的日常活动。这两句以乐景衬人,看似描绘悠然生活,实则暗含对梁公子沉溺于日常琐事、无所作为的暗示。“御笺银沫冷,长簟凤窠斜”转向其生活细节,皇帝赏赐的带银沫的御笺被闲置变冷,绣着凤纹的长席随意斜放。“御笺冷”“凤窠斜”的描写,既显其生活奢华,又暗讽他辜负皇家期许,将精力耗费在享乐而非正事上,呼应对梁武帝附庸风雅的批判。“种柳营中暗,题书赐馆娃”揭示其治军无能与行事荒唐,“种柳”典出汉将周亚夫的细柳营,本喻军营严明,他却让营中昏暗杂乱,“暗”字写尽这位皇家接班人治军松弛混乱;反而将笔墨用在给美女题书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疑咏梁武帝在军中时也。

宋吴正子《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

# 此刺诸王绾兵而淫纵也。

清吴汝纶《李长吉诗评注》

# 第二句足上一句,又喻绝无仅有之意。

明于嘉《李长吉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佚名《薛稷书语》

下一篇:唐·张文姬《沙上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