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谁夫人":上元是谁的夫人?
"偏得王母娇":偏偏最得王母娘娘的宠爱。
# 娇:宠爱。
"嵯峨三角髻":她梳着高耸的三角发髻,
"馀发散垂腰":余发下垂到臀腰。
"裘披青毛锦":身上披着青色的毛皮织成的锦裘,
"身著赤霜袍":穿着赤色如霜的长袍。
"手提嬴女儿":手携美女弄玉,
# 嬴女儿:用弄玉事。
"闲与凤吹箫":弄玉与箫史悠闲地吹着玉箫。
"眉语两自笑":两人眉目传情,相视而笑,
"忽然随风飘":忽然不见了他们的踪影。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上元夫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中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描绘了上元夫人的形象:她头梳高髻,长发垂腰,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乐器,与凤箫相伴,眉目传情,最终随风飘去。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浪漫情调,展现了诗人对仙境和仙人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首句:“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诗人以问句开篇,点明上元夫人的身份,强调她因得到王母的宠爱而显得格外娇美。次句:“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描绘上元夫人的发式,高耸的三角髻和散垂的长发,展现出她的优雅与高贵。第三句:“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诗人通过对服饰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上元夫人的华丽与尊贵。青毛锦裘与赤霜袍的搭配,色彩鲜艳,富有仙境的奇幻色彩。末句:“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最后四句描写了上元夫人的行为和姿态。她手持嬴女儿(一种乐器),与凤箫相伴,眉目传情,最终随风飘去,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