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空城雀":嗷嗷待哺的空城里的麻雀,
# 空城雀:空城里的麻雀。,嗷嗷:哀号声,大声哀鸣。
"身计何戚促":生活生计多么悲戚窘迫。
# 戚促:悲戚与局促,悲戚窘迫。,何:何其,多么。,身计:生计,自身生活的计划与盘算。
"本与鹪鹩群":本来与鹪鹩一类合群,
# 群:为一群,成群。,鹪鹩:小型鸣禽,在灌木丛中迅速移动,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尾巴翘的很高,歌声嘹亮。,本与:原本是与,本来就与。
"不随凤凰族":不跟随凤凰那一类族,
#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不随:不跟随。
"提携四黄口":提携、哺育着四只雏鸟,
# 黄口:雏鸟的黄嘴,借指雏鸟。,提携:提牵携带。照顾扶植。
"饮乳未尝足":饮食哺乳从来没有充足过。
# 足:足够,丰足。,未尝:不曾,犹没有;犹并非,未必。,饮乳:饮食哺乳。
"食君糠秕余":吃君子的秕糠的时候,
# 糠秕:从稻麦等谷粒上脱下的皮壳(糠)和空瘪的谷粒(秕子)。喻琐碎的事或没有价值的东西。,食君:吃君子的。
"尝恐乌鸢逐":常常畏惧乌鸦和老鹰来抢逐。
# 逐:追逐。一作“啄”。,乌鸢:乌鸦和老鹰。鸢:鹰类的猛禽。
"耻涉太行险":以涉太行山的险路为耻,
# 险:险阻。,太行:太行山,河北山西的界山。以山路曲险著称。,耻涉:可耻于跋涉。
"羞营覆车粟":羞于相随着覆车粟而飞往食之。
# 覆车粟:这里运用的是典故。覆车:翻车的。粟:(洒落的)粟米。,羞营:羞涩于经营。
"天命有定端":天命自有定数,
# 定端:一定的端绪,定数;固定的地方。,天命:上天赋予的命运,上天的命令。
"守分绝所欲":安守着自己的职分,不得不屡屡断绝自己这小小的欲望。
# 绝所欲:断绝所有的欲念,断绝所想要的欲念。,守分:恪守本分,安守本分。分:名分,职分。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以空城中的雀鸟为描写对象,描绘了雀鸟与鹪鹩为群,不随凤凰,带着雏鸟,饮食不足,吃着糠秕还担心被乌鸢追逐,同时耻于涉险求食、羞于谋取覆车之粟的生活状态,借雀鸟的遭遇与心境,表达了诗人自己志向不得伸展,又不想屈节钻营,只能过着悲苦日子的愤懑与无奈之情。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以“空城雀”自比,通过描写空城雀与鹪鹩为群,不随凤凰,艰难地哺育四黄口,食糠秕且常恐乌鸢追逐,同时又耻于涉太行之险、羞于谋取覆车之粟等生活状态和行为,来寄托自己志向不得伸展,又不愿屈节钻营的人生态度与无奈愤懑之情。对比:将“空城雀”“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进行对比,突出雀鸟安于平凡,不追逐权贵的品性,同时也暗示诗人自身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品格;“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中,以“涉太行险”和“营覆车粟”的危险与不正当,与雀鸟及诗人自己安于本分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对坚守本分、不贪图利益的强调。借景抒情:“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描绘出空城雀在空城中嗷嗷待哺,生计窘迫的情景,通过对这一画面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无奈的氛围,为后文抒发诗人的情感奠定了基调,借空城雀的处境抒发了诗人自身生活的悲苦和内心的愤懑。
3. 分段赏析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开篇便以“嗷嗷”的叫声和“戚促”的描述,生动展现出空城雀的窘迫与无奈,奠定了全诗悲苦的基调,表达出诗人对其艰难生计的同情。“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通过对比,凸显出空城雀安于平凡,不追逐权贵的品性,也暗示了诗人自己不愿趋炎附势,坚守自我的品格。“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细腻地描绘出雀鸟哺育幼雏的艰辛,“饮乳未尝足”更是强化了生活的困苦,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在困境中挣扎的不易。“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写出雀鸟只能以糠秕为食,还时刻担心被乌鸢追逐,进一步突出其生存的艰难,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在现实中面临的威胁与压力。“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耻”和“羞”二字鲜明地表达出雀鸟以及诗人自己的态度,不屑于通过冒险和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体现了坚守本分、不贪图富贵的高尚情操。“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收束全诗,点明主题,表明诗人认为天命自有定数,应安守本分,断绝过度的欲望,抒发了在困境中虽无奈但仍坚守自我的复杂情感。
上一篇:唐·李端《白鹭咏》
下一篇:唐·李白《九日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