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kōng
chéng
què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áo
áo
kōng
chéng
què
shēn
běn
jiāo
liáo
qún
suí
fèng
huáng
xié
huáng
kǒu
yǐn
wèi
cháng
shí
jūn
kāng
cháng
kǒng
yuān
zhú
chǐ
shè
tài
háng
xiǎn
xiū
yíng
chē
tiān
mìng
yǒu
dìng
duān
shǒu
fèn
jué
suǒ

译文

嗷嗷待哺的空城里的麻雀,生活生计多么悲戚窘迫。本来与鹪鹩一类合群,不跟随凤凰那一类族,提携、哺育着四只雏鸟,饮食哺乳从来没有充足过。吃君子的秕糠的时候,常常畏惧乌鸦和老鹰来抢逐。以涉太行山的险路为耻,羞于相随着覆车粟而飞往食之。天命自有定数,安守着自己的职分,不得不屡屡断绝自己这小小的欲望。

逐句剖析

"嗷嗷空城雀":嗷嗷待哺的空城里的麻雀,

# 空城雀:空城里的麻雀。,嗷嗷:哀号声,大声哀鸣。

"身计何戚促":生活生计多么悲戚窘迫。

# 戚促:悲戚与局促,悲戚窘迫。,何:何其,多么。,身计:生计,自身生活的计划与盘算。

"本与鹪鹩群":本来与鹪鹩一类合群,

# 群:为一群,成群。,鹪鹩:小型鸣禽,在灌木丛中迅速移动,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尾巴翘的很高,歌声嘹亮。,本与:原本是与,本来就与。

"不随凤凰族":不跟随凤凰那一类族,

#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不随:不跟随。

"提携四黄口":提携、哺育着四只雏鸟,

# 黄口:雏鸟的黄嘴,借指雏鸟。,提携:提牵携带。照顾扶植。

"饮乳未尝足":饮食哺乳从来没有充足过。

# 足:足够,丰足。,未尝:不曾,犹没有;犹并非,未必。,饮乳:饮食哺乳。

"食君糠秕余":吃君子的秕糠的时候,

# 糠秕:从稻麦等谷粒上脱下的皮壳(糠)和空瘪的谷粒(秕子)。喻琐碎的事或没有价值的东西。,食君:吃君子的。

"尝恐乌鸢逐":常常畏惧乌鸦和老鹰来抢逐。

# 逐:追逐。一作“啄”。,乌鸢:乌鸦和老鹰。鸢:鹰类的猛禽。

"耻涉太行险":以涉太行山的险路为耻,

# 险:险阻。,太行:太行山,河北山西的界山。以山路曲险著称。,耻涉:可耻于跋涉。

"羞营覆车粟":羞于相随着覆车粟而飞往食之。

# 覆车粟:这里运用的是典故。覆车:翻车的。粟:(洒落的)粟米。,羞营:羞涩于经营。

"天命有定端":天命自有定数,

# 定端:一定的端绪,定数;固定的地方。,天命:上天赋予的命运,上天的命令。

"守分绝所欲":安守着自己的职分,不得不屡屡断绝自己这小小的欲望。

# 绝所欲:断绝所有的欲念,断绝所想要的欲念。,守分:恪守本分,安守本分。分:名分,职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空城雀》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以一只空城雀的视角展开,通过描写雀鸟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及自身境遇。诗中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雀鸟自比,抒发志向不得伸展又不愿屈节钻营的愤懑与无奈。开篇写雀鸟生活局促,接着写其育雏艰辛、觅食担惊受怕,又表明不屑涉险求食,最后点明要守分安命。此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借物抒情,将诗人的情感与雀鸟的形象融为一体,生动地传达出诗人的心境与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以空城中的雀鸟为描写对象,描绘了雀鸟与鹪鹩为群,不随凤凰,带着雏鸟,饮食不足,吃着糠秕还担心被乌鸢追逐,同时耻于涉险求食、羞于谋取覆车之粟的生活状态,借雀鸟的遭遇与心境,表达了诗人自己志向不得伸展,又不想屈节钻营,只能过着悲苦日子的愤懑与无奈之情。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以“空城雀”自比,通过描写空城雀与鹪鹩为群,不随凤凰,艰难地哺育四黄口,食糠秕且常恐乌鸢追逐,同时又耻于涉太行之险、羞于谋取覆车之粟等生活状态和行为,来寄托自己志向不得伸展,又不愿屈节钻营的人生态度与无奈愤懑之情。对比:将“空城雀”“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进行对比,突出雀鸟安于平凡,不追逐权贵的品性,同时也暗示诗人自身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品格;“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中,以“涉太行险”和“营覆车粟”的危险与不正当,与雀鸟及诗人自己安于本分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对坚守本分、不贪图利益的强调。借景抒情:“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描绘出空城雀在空城中嗷嗷待哺,生计窘迫的情景,通过对这一画面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无奈的氛围,为后文抒发诗人的情感奠定了基调,借空城雀的处境抒发了诗人自身生活的悲苦和内心的愤懑。

3. 分段赏析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开篇便以“嗷嗷”的叫声和“戚促”的描述,生动展现出空城雀的窘迫与无奈,奠定了全诗悲苦的基调,表达出诗人对其艰难生计的同情。“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通过对比,凸显出空城雀安于平凡,不追逐权贵的品性,也暗示了诗人自己不愿趋炎附势,坚守自我的品格。“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细腻地描绘出雀鸟哺育幼雏的艰辛,“饮乳未尝足”更是强化了生活的困苦,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在困境中挣扎的不易。“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写出雀鸟只能以糠秕为食,还时刻担心被乌鸢追逐,进一步突出其生存的艰难,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在现实中面临的威胁与压力。“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耻”和“羞”二字鲜明地表达出雀鸟以及诗人自己的态度,不屑于通过冒险和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体现了坚守本分、不贪图富贵的高尚情操。“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收束全诗,点明主题,表明诗人认为天命自有定数,应安守本分,断绝过度的欲望,抒发了在困境中虽无奈但仍坚守自我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端《白鹭咏》

下一篇:唐·李白《九日登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