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归去来":陶渊明写了《归去来》,
# 渊明归去来:《晋书》: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即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曰:“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耶!”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闻,遂欢宴穷日。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问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不与世相逐":表明不追逐俗世的高志。
"为无杯中物":因为没有酒喝了,
# 为无杯中物:陶渊明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遂偶本州牧":所以就到州牧那里去喝酒。
"因招白衣人":于是就想象着和陶渊明一起。
"笑酌黄花菊":一边观赏菊花一边饮酒。
# 笑酌黄花菊:《艺文类聚》:《续晋阳秋》曰: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之,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我来不得意":我此时的心情不好,
"虚过重阳时":白白辜负了重阳佳节。
# 重阳:《梦梁录》: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
"题舆何俊发":能得到“题舆”这样的待遇是怎样的俊杰才能有的啊!
# 题舆何俊发:《北堂书钞》:谢承《后汉书》曰:周景为豫州刺史,辟陈蕃为别驾,下就,景题别驾舆曰“陈仲举座也”,不复更辟,蕃惶惧,起视职。
"遂结城南期":我自认为自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就想干脆隐居在城南算了。
"筑土按响山":在山上建一座小房子,
# 响山:《方舆胜览》:响山在宣城县南五里。《一统志》:响山,在宁国府城南五里,下俯宛溪。权德舆记:“响山,两崖耸峙,苍翠对起,其南得响潭焉,清泚可鉴,潆洄澄淡。
"俯临宛水湄":下面可以看到宛溪。
"胡人叫玉笛":胡人吹奏玉笛悠扬,
"越女弹霜丝":越女拨动琴弦清亮。
"自作英王胄":我以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能有这样的享受。
# 英王胄:《韵会》:“胄,裔也,系也,嗣也。”
"斯乐不可窥":常人怎能体会深藏?
"赤鲤涌琴高":琴高乘着红鲤鱼跃出水面,
# 琴高:《列仙传》: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日,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
"白龟道冯夷":仙龟为河伯引路,
# 白龟道冯夷:《山海经》: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郭璞注:冰夷,冯夷也。《淮南》云“冯夷得道,以潜大川”,即河伯也。《穆天子传》所谓河伯无夷者,《竹书》作冯夷,字或作冰也。《河图括地象》:冯夷恒乘云车,驾两龙。白龟,事未详。《楚辞·河伯》云:“乘白鼋兮逐文鱼,气汝游兮河之渚。”白龟殆白鼋之讹欤。
"灵仙如仿佛":这是像神仙一样的生活。
"奠酹遥相知":举酒祭奠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先贤。
# 酹:《广韵》:“酹,以酒沃地也。”
"古来登高人":自古九月九日登高的人,
"今复几人在":有几个仍然在世呢?
"沧洲违宿诺":沧洲不是自己的归宿,
"明日犹可待":以后还有机会大展宏图。
"连山似惊波":连绵山峦如惊涛骇浪,
# 连山似惊波:木华《海赋》:“波如连山。”太白本其语而倒用之,谓“连山似惊波”,遂成奇语。
"合沓出溟海":自茫茫海面奔腾而起。
# 合沓出溟海:谢朓诗:“合沓与云齐。”吕向注:“合沓,高貌。
"扬袂挥四座":我挥袖邀劝大家举杯为乐,
"酩酊安所知":喝醉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 酩酊:《说文》:“酩酊,醉也。”
"齐歌送清扬":歌声伴着清风飞扬,
"起舞乱参差":舞步凌乱却显疏狂。
"宾随落叶散":宾客如同落叶般纷纷散去,
# 宾随落叶散:卢照邻诗:“客散同秋叶,人亡似夜川。”
"帽逐秋风吹":头巾被秋风吹得飘转翻飞。
# 帽逐秋风吹:《晋书》:孟嘉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别后登此台":分别之后再有机会来到这里,
"愿言长相思":请大家记得曾在这里饮酒欢乐过。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重阳登高诗。诗人先借陶渊明归隐自嘲求职碰壁,再写城南宴饮表面热闹实际冷清,醉眼看神仙时吐露“自古才子几人得志”的悲叹,最妙数结尾处以秋叶喻宾客离散,以帽随风去写身世飘零,热闹散尽后独登高台,“愿言长相思”的收笔,既是告别宴席的惆怅,更是对未竟理想的执念。
2. 分段赏析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开篇四句借陶渊明归隐自比,看似清高,实则暗藏苦涩。陶潜有白衣人送酒、与州牧共饮的潇洒,李白却叹“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同为饮酒赏菊,陶渊明是真隐士的从容,李白却是求仕不成的自我宽慰,两相对比,尽显诗人矛盾心境。一“虚”字道尽落寞。次八句“题舆何俊发”至“俯临宛水湄”,“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则写诗人与友人登新筑高台,俯瞰宛水。胡人玉笛、越女琴弦的热闹里,一句“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泄露天机,自诩李唐宗室的他,此刻却只能旁观他人宴乐。看似风雅的聚会,掩不住“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的苍凉。表面写城南雅集之盛,题诗华车、筑台观水,实则用“何俊发”暗讽浮华。“赤鲤涌琴高”至“合沓出溟海”。写诗人酒酣耳热之际,醉眼朦胧之中思绪飘入仙界,见仙人琴高乘鲤、河伯冯夷驭龟,这是李白对超脱现实的渴望。诗人以敬酒问仙,实则是向天发问:“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看似超脱,终归要面对“沧洲违宿诺”的现实,以“连山似惊波”的壮景强振心志,恰似自我打气。“扬袂挥四座”至结尾,醉态中的狂放最见真性情,诗人挥袖邀饮、歌舞凌乱,看似疏狂不羁。“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以秋叶喻宾客离散,以帽随风去写身世飘零,热闹散尽后独登高台,“愿言长相思”的收笔,既是告别宴席的惆怅,更是对未竟理想的执念,如秋风吹过空山,余音不绝。
上一篇:唐·李白《空城雀》
下一篇:唐·顾况《独游青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