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十洞光玄箓":仙境般的山峦与洞府辉映着道教的玄妙典籍,
# 玄箓:即符箓。此代指君权。,十洞:传说神仙所居之十大洞天。此代指嵩山胜景。,三山:本指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即蓬菜、方丈、瀛洲。此代指嵩山。
"玉峤金峦镇紫微":玉峰金岭如卫士般镇守着帝都的紫微宫。
# 紫微:星名。在北斗之北。此代指皇宫或皇权。,玉峤金峦:金玉雕饰的山峦。形容山川壮美。
"均露均霜标胜壤":雨露均匀滋养着丰饶的土地,
"交风交雨列皇畿":风云交会润泽着京畿的疆域。
"万仞高岩藏日色":万丈高崖遮蔽了天日的光芒,
"千寻幽涧浴云衣":千寻深涧蒸腾的云雾如轻纱萦绕。
"且驻欢筵赏仁智":暂驻华筵共赏贤才的智德,
# 仁智:《论论》有“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句。此以仁智代指山水。
"雕鞍薄晚杂尘飞":雕鞍马队踏着暮色扬尘纷至。
# 薄:薄暮,傍晚。
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
武则天(624~705),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武士彟之女。十四岁时,被太宗选为才人,太宗死后入寺为尼。高宗时,复召入宫,初封昭仪,后为皇后,渐参与朝政,加号“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死后,临朝称制,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在位期间,她开创殿试、自荐制度,识拔人才,劝农桑,薄赋敛。但后期豪奢专断,重用酷吏,颇多弊政。神龙元年,因张柬之等政变被迫退位。唐中宗复辟,尊其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她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对盛唐文学繁荣有影响。著有《垂拱集》《金轮集》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首句以道教仙境“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和“十洞天”(道家十大洞府)为喻,将石淙河的山水比作神仙居所;“玄箓”象征天帝赐予的灵性,“光”字凸显其超凡脱俗。次句“玉峤金峦”以金玉雕琢的山峦呼应“紫微宫”(天帝居所),强化了石淙的神圣性。“光”“镇”二字既写实景的辉煌,又暗含武则天对石淙的推崇,暗示此地乃天命所归的皇权象征。颔联:“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均露均霜”“交风交雨”以气候和谐喻指盛世祥瑞,暗含武则天推行均田制、调和民生的政治理念。“标胜壤”“列皇畿”则点明石淙作为皇家行宫的地理优势,既享天地灵气,又近京畿要地,体现君权与自然的统一。四组动词“均”“交”与名词“露”“霜”“风”“雨”组合,形成节奏感,强化了自然秩序的庄严感。颈联:“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以“万仞高岩”与“千寻幽涧”的夸张手法,展现石淙的险峻与静谧。“藏日色”以视觉冲击凸显山势之高,“浴云衣”以动态比喻云雾缭绕的灵动,形成刚柔并济的意境。此联不仅写景,更暗喻武则天胸怀天下、包容万象的帝王气度,与其“政启开元”的历史地位相呼应。尾联:“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从山水转向宫廷宴会,“赏仁智”既赞群臣之才德,又暗含君臣共治的政治理想;“雕鞍薄晚”以车马纷至沓来的动态画面,烘托庆典的盛大。此诗作于武则天晚年(700年),宴饮群臣于石淙河畔,既为避暑消夏,亦为巩固统治,尾联的“欢筵”实为政治凝聚力的一种象征。
上一篇:唐·胡曾《咏史诗·兰台宫》
下一篇:唐·贯休《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