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崇宗祀":对祖宗的祭祀之礼极为尊崇,
"志表严禋":心意表现出祭祀时的庄严和虔诚。
"笙镛合奏":笙和大钟一起和谐地演奏起来,
"文物维新":祭祀所用的礼器和典章制度等都是崭新的。
# 维:一作“惟”。
"敬遵茂典":怀着敬意遵循着盛大而美好的典章制度,
"敢择良辰":怎敢随意挑选良辰吉日。
"絜诚斯著":洁净、真诚的心意在此得以彰显,
"奠谒方申":在这样的诚意下,才进行祭奠和拜谒的仪式。
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
武则天(624~705),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武士彟之女。十四岁时,被太宗选为才人,太宗死后入寺为尼。高宗时,复召入宫,初封昭仪,后为皇后,渐参与朝政,加号“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死后,临朝称制,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在位期间,她开创殿试、自荐制度,识拔人才,劝农桑,薄赋敛。但后期豪奢专断,重用酷吏,颇多弊政。神龙元年,因张柬之等政变被迫退位。唐中宗复辟,尊其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她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对盛唐文学繁荣有影响。著有《垂拱集》《金轮集》等。
1. 分段赏析
“礼崇宗祀,志表严禋”:开篇便点明祭祀的主题,强调对祖先的尊崇和祭祀仪式的庄严。“礼崇”突出了祭祀礼仪的隆重,“严禋”则体现了祭祀时的虔诚态度,表明此次祭祀是怀着崇敬和庄严的心情进行的,为整首诗奠定了庄重肃穆的基调。“笙镛合奏,文物维新”:描绘了祭祀时的音乐和场景。“笙镛合奏”展现了祭祀仪式上乐器齐鸣的宏大场面,营造出庄重而和谐的氛围。“文物维新”则说明祭祀所用的礼器和仪仗等都焕然一新,显示出对祭祀的重视和精心准备,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祭祀仪式的盛大和庄严。“敬遵茂典,敢择良辰”:表达了对传统祭祀大典的敬重和遵循,不敢随意选择祭祀的时间,而是慎重地挑选良辰吉日,体现了对祭祀仪式的严谨态度和对祖先的敬畏之情,进一步强调了祭祀的规范性和严肃性。“絜诚斯著,奠谒方申”:最后强调祭祀者的诚心,“絜诚斯著”表明祭祀者怀着纯洁而真诚的心意,这种诚意在祭祀中得以彰显。“奠谒方申”则说明在这样的诚意下,才进行祭祀仪式,向祖先表达敬意和祈求福佑,突出了祭祀的核心在于诚心诚意,只有怀着真诚的心,才能与祖先神灵沟通,达到祭祀的目的。
上一篇:唐·齐己《船窗》
下一篇:唐·柳宗元《首春逢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