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jiǔ
lóng
tán

朝代:唐作者:武则天浏览量:1
shān
chuāng
yóu
jiàn
duì
qióng
fēng
yán
dǐng
xiáng
shuāng
fèng
tán
xīn
dào
jiǔ
lóng
jiǔ
zhōng
zhú
bēi
shàng
xiě
róng
yàn
jiā
shān
shǎng
wéi
yǒu
fēng
sōng

译文

在山间的窗前,仿佛有美丽的仙女在游玩,山涧的门户正对着高耸的玉峰。岩石的顶端有两只凤凰在翱翔,深潭的中心倒映着九条龙的影子。酒杯中漂浮着像竹叶一样的酒沫,杯子上还绘有芙蓉花的图案。试着检验家乡的美景,发现只有那风吹入松林的声音最让人陶醉。

逐句剖析

"山窗游玉女":在山间的窗前,仿佛有美丽的仙女在游玩,

# 玉女:指九龙圣母。,山窗:指九龙洞。

"涧户对琼峰":山涧的门户正对着高耸的玉峰。

# 琼峰:指九龙洞洞口所对的半壁山主峰。,涧户:亦指九龙洞,和“山窗”互文见义。

"岩顶翔双凤":岩石的顶端有两只凤凰在翱翔,

# 岩顶:指非山山顶。

"潭心倒九龙":深潭的中心倒映着九条龙的影子。

"酒中浮竹叶":酒杯中漂浮着像竹叶一样的酒沫,

"杯上写芙蓉":杯子上还绘有芙蓉花的图案。

# 芙蓉:即莲花。杯壁镂刻有莲花的酒杯称芙蓉杯。

"故验家山赏":试着检验家乡的美景,

# 家山:家乡的山,亦用以指代故乡,此句中的“家山”当是对“玉女”而言。

"惟有风入松":发现只有那风吹入松林的声音最让人陶醉。

# 风入松:一作入松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九龙潭》是初唐女帝武则天所作五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卷五。全诗以游赏山水为表,暗含政治隐喻。首联、颔联以神话意象烘托山水之奇,暗合帝王气象;颈联、尾联转写宴饮雅趣,“风入松”以景结情,虚实相生,既点出对故土风物的眷恋,亦隐现权力巅峰的孤寂。全诗对仗工稳,辞采华茂,将自然风物与政治象征巧妙交织,展现女帝视角下的山河气象与深沉心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

武则天(624~705),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武士彟之女。十四岁时,被太宗选为才人,太宗死后入寺为尼。高宗时,复召入宫,初封昭仪,后为皇后,渐参与朝政,加号“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死后,临朝称制,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在位期间,她开创殿试、自荐制度,识拔人才,劝农桑,薄赋敛。但后期豪奢专断,重用酷吏,颇多弊政。神龙元年,因张柬之等政变被迫退位。唐中宗复辟,尊其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她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对盛唐文学繁荣有影响。著有《垂拱集》《金轮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游九龙潭》为武则天携女太平公主同游九龙潭时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游山水的诗。全诗以武则天与太平公主游览九龙潭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峦、潭水、酒宴等壮丽景象与奢华细节,既展现了皇室的威严与富贵,又借“风入松”的质朴意象,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眷恋与身处权力漩涡中的淡泊无奈。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动衬静,“山窗游玉女”中“游玉女”以“玉女”代指随行宫眷,通过人物动态与山岩静质的对照(少女嬉游的轻盈身姿与冷硬山石的凝固感),赋予冷硬山岩以流动光影。虚实结合:“潭心倒九龙”中“九龙”既实写潭水倒影的物理形态,也虚指帝王权威的隐喻符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权力符号结合(山水实景与皇权虚指),既突显皇权与天地相通的合法性,又暗示帝王对自然力量的掌控与驯服。想象:​​颔联“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展开丰富想象,“翔双凤”以神鸟翱翔暗喻帝王威仪,下句“倒九龙”则将水中蛟龙的倒影拟作真龙现世。此手法不仅暗含“真龙天子”的政治隐喻(武则天自比真龙),更以“九龙”倒映的奇幻视觉,赋予自然力量以臣服于皇权的象征意义。夸张:颔联“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以极度夸张的意象渲染皇权之威与自然之奇。“双凤”与“九龙”以虚数叠加(双、九)突破现实生物的有限性,赋予画面磅礴气势,暗喻帝王权威的无限性;凤凰翱翔于岩顶(高处)与蛟龙倒影沉潭(深渊)形成垂直空间的极致拉伸,暗示皇权统御天地。

3. 分段赏析

首联“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玉女”指随行的公主后妃,她们在山间游玩的灵动身影,与山石的静默形成对比,仿佛让灰暗的山岩也焕发光彩。后句“一涧对一峰”的构图,通过高低错落的布局突显自然气势。颔联“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展开奇幻想象。双凤既暗喻武则天与太平公主,又呼应岩壁纹饰;潭水倒映的“九龙”既写实景,又以“真龙”象征帝王身份。虚实相生的笔法,将山水与皇权巧妙关联。颈联“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视角从宏大转向细微。竹叶指西凤酒,芙蓉纹饰于酒器,通过宴饮细节展现宫廷华贵。这种由远及近的转换,自然勾连前文山水与后文情思。尾联“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笔锋突转,归于质朴。回望故土山水,唯有松风依旧,与开篇的皇家气象形成反差。平淡语句中,既似有对自然本真的感慨,又隐约透露出权力生活外的片刻宁静。

4. 作品点评

全诗章法森然,笔法严谨,对仗精严,语言凝练如金,既体现形式美感,又强化诗意表达的力度与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温庭筠《春洲曲》

下一篇:唐·李白《箜篌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