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ì
páo
rén
jié

朝代:唐作者:武则天浏览量:1
zhèng
shù
shǒu
qīng
qín
shēng
xiǎn
wèi
xiàng
chén

译文

施行政务有策略,坚守清廉又勤勉。登上宰相之职,激励百官共奋进。

逐句剖析

"敷政术":施行政务有策略,

# 敷:布置,施行。

"守清勤":坚守清廉又勤勉。

# 清勤:清廉勤勉。

"升显位":登上宰相之职,

# 显位:指宰相职位。

"励相臣":激励百官共奋进。

# 相:共同。,励:激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制袍字赐狄仁杰》是唐代女皇武则天创作的一首三言诗,对狄仁杰为官理政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期许。首句“敷政术”,褒扬狄仁杰施行仁政的卓越才能;“守清勤”则称赞其操守清正、勤勉奉公的高尚品德。“升显位”是对狄仁杰已取得显赫政治地位的陈述,而“励相臣”则寄托了武则天对狄仁杰作为重要宰相的勉励,希望他能持续激励同僚,为朝廷效力。全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高度凝练地展现了对狄仁杰的认可与期许,具有鲜明的人物评价意味,同时也反映出武则天知人善任、善用人才的执政风范。虽文字简短,却言简意赅,意义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

武则天(624~705),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武士彟之女。十四岁时,被太宗选为才人,太宗死后入寺为尼。高宗时,复召入宫,初封昭仪,后为皇后,渐参与朝政,加号“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死后,临朝称制,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在位期间,她开创殿试、自荐制度,识拔人才,劝农桑,薄赋敛。但后期豪奢专断,重用酷吏,颇多弊政。神龙元年,因张柬之等政变被迫退位。唐中宗复辟,尊其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她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对盛唐文学繁荣有影响。著有《垂拱集》《金轮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公元696年,契丹铁骑攻陷冀州,边关告急。朝廷急调狄仁杰出任魏州刺史。面对烽烟蔽日的危局,狄公摒弃武力对抗之策,将安抚民生、稳固民心作为首要之务。他轻徭薄赋、赈济灾民,以务实之举重振军民抗敌信念。其德政如春风化雨,不仅令百姓士气复振,更使契丹军队不战而退。魏州百姓感念其恩德,自发为其立生祠以表追思;朝廷亦为之震动,龙颜大悦之下擢升其为幽州大都督。高宗李治更亲执紫袍,以御笔题写"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金字赐予狄仁杰,既彰其治世之功,亦寄勉励之意。这段君臣际会的佳话,后被载入《全唐诗》,题为《制袍字赐狄仁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三言诗,也是一首​​即事感怀诗,描写了​​狄仁杰治国理政的功绩与品德​​,表达了​​武则天对贤臣的嘉许、激励及对百官清廉勤政的期许​​。

2. 分段赏析

“敷政术”一句是对狄仁杰治理政务方面的高度概括。“敷”有施行、铺陈之意,此句点明狄仁杰在为官过程中积极推行有效的治理策略与方法,展现出他具备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理政智慧,为地方或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凸显出他在政务方面的积极作为与突出贡献“守清勤”一句着重刻画狄仁杰的品德操守。“守”体现出坚守之意,“清”代表清廉,“勤”表示勤勉。这短短三字,表明狄仁杰始终坚守清廉的品质,不被世俗的利益所诱惑,同时保持勤勉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体现出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升显位”一句描述了狄仁杰在仕途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升”即晋升,“显位”指显赫的地位。此句说明狄仁杰凭借自身的才能、品德和政绩,一步步获得升迁,登上重要的官职之位,在朝廷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侧面反映出他的能力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与赏识。“励相臣”一句有着深刻的劝诫与激励之意。“励”是勉励、激励,“相臣”指宰相一类的大臣。武则天通过此句,既是对狄仁杰的一种肯定与鼓励,希望他能继续保持优秀品质,发挥榜样作用;同时也是对其他大臣的一种劝勉,要以狄仁杰为标杆,在各自的职位上勤勉尽责、清正廉洁,共同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下一篇:唐·韩偓《商山道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