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à
wēn
quán
hòu
zèng
yáng
shān
ré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shào
nián
luò
chǔ
hàn
jiān
fēng
chén
xiāo
duō
yán
yán
guǎn
jìng
shuí
cháng
cuò
hái
guān
zhāo
jūn
wáng
chuí
shì
pōu
xīn
shū
dān
xuě
xiōng
méng
bái
huí
jǐng
guāng
zhí
shàng
qīng
yún
shēng
xìng
péi
luán
niǎn
chū
hóng
鸿
dōu
shēn
fēi
lóng
tiān
wáng
gōng
rén
jiè
yán
jīn
zhāng
shòu
lái
xiāng
dāng
shí
jié
jiāo
fēn
fēn
piàn
yán
dào
wéi
yǒu
jūn
dài
jìn
jié
bào
míng
zhǔ
rán
hòu
xiāng
xié
bái
yún

译文

我年轻时在楚汉一带落魄失意,到处受到冷遇,流落风尘而郁郁寡欢。自言有管葛之才而有谁推许。只好长吁短叹,闭门谢客,在家赋闲。一旦天子垂顾,加以佛拭之恩,我则尽心竭力以尽忠心。忽蒙天子白日之光垂照,我如同胁王两翅,直飞青云之上。有幸陪天子銮驾东入鸿都之门,身骑官中之龙马,好不威风。这时王公大人无不借我以颜色,金章紫绶之高官也来奔走相趋。当时与我结交的人是何等之多,但只有您才与我真正地志同道合。待我尽节报效明主之后,我要与君一起隐居南山,同卧白云。

逐句剖析

"少年落魄楚汉间":我年轻时在楚汉一带落魄失意,

# 楚汉间:今湖北汉水流域一带,古属楚地。,落魄:不得志。

"风尘萧瑟多苦颜":到处受到冷遇,流落风尘而郁郁寡欢。

# 风尘萧瑟:指流落时奔走在风尘之中。萧瑟:风吹的声音。

"自言管葛竟谁许":自言有管葛之才而有谁推许。

# 许:认可。,葛:三国时辅佐刘备成就蜀汉事业的诸葛亮。,管:春秋时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

"长吁莫错还闭关":只好长吁短叹,闭门谢客,在家赋闲。

# 闭关:关门。,莫错:冷落寂寞。

"一朝君王垂拂拭":一旦天子垂顾,加以佛拭之恩,

# 拂拭:擦拭。,垂:受到垂青。

"剖心输丹雪胸臆":我则尽心竭力以尽忠心。

# 雪:洗,使呈露,指全部露出来。,丹:赤心。,输:送。

"忽蒙白日回景光":忽蒙天子白日之光垂照,

# 忽蒙白日回景光:骤然间受到皇帝的恩遇。蒙:受。白日:指皇帝。回:返照。景光:日光。比喻皇帝的恩遇。

"直上青云生羽翼":我如同胁王两翅,直飞青云之上。

# 直上青云生羽翼:长上翅膀,直上青云,飞黄腾达。

"幸陪鸾辇出鸿都":有幸陪天子銮驾东入鸿都之门,

# 幸陪鸾辇出鸿都:走出了翰林院荣幸地去陪从皇帝。鸾辇:皇帝坐的车子。鸿都:东汉时宫廷有鸿都门,文学之士都集中于此,这里指翰林院。

"身骑飞龙天马驹":身骑官中之龙马,好不威风。

# 身骑飞龙天马驹:我骑着宫廷里飞龙厩养的骏马。飞龙:唐禁中马厩名。唐代宫廷马厩有六个,以飞龙厩养的马为最好。天马:相传是西域大宛国产的好马。驹:骏马。唐制,翰林学士初入院,赐中厩马一匹,谓之长借马。其时李白供奉翰林,故得骑飞龙厩马。

"王公大人借颜色":这时王公大人无不借我以颜色,

# 王公大人借颜色:封王封公的大贵族都以笑脸相迎。借颜色:犹言给面子。借:给。颜色:故作笑脸。

"金璋紫绶来相趋":金章紫绶之高官也来奔走相趋。

# 金璋紫绶来相趋:带着铜印和紫色印带子的大官僚都跑来同我交往。金章:铜印。汉制,垂相、太尉、列侯、将军,皆金印紫纷。紫绶:紫色系印的带子。当时戴紫色印带子的是最高级的官。这里以金章紫绶代指大官僚。趋:跑,趋奉。

"当时结交何纷纷":当时与我结交的人是何等之多,

# 当时结交何纷纷:当时同我交往的人是那么多。

"片言道合惟有君":但只有您才与我真正地志同道合。

# 片言道合惟有君:通过一两句话就能看出志同道合的只有您。君:指杨山人。

"待吾尽节报明主":待我尽节报效明主之后,

# 待吾尽节报明主:等我尽到了一个臣子的义务,报答了贤明的君主。

"然后相携卧白云":我要与君一起隐居南山,同卧白云。

# 然后相携卧白云:然后同您并肩携手去隐居。卧白云:指到山林隐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是盛唐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古诗。诗的开篇描述自身少年落魄之态,尽显往昔困苦。接着笔锋一转,书写受唐玄宗宠幸后的荣耀,生动刻画了权贵们趋炎附势的丑态,从中可明显感知诗人对官僚贵族的厌恶。结尾处,诗人向友人杨山人袒露功成身退、“卧白云”的愿望。此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少年落魄与恩遇荣宠对比,结构严谨。它不仅展现了李白不慕功名利禄的洒脱,还借对权贵的描写,隐晦地批判了社会现实,尽显浪漫主义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二年(743年)冬所写。当时李白在长安任供奉翰林,侍从唐玄宗游骊山温泉宫归来后,有感而发创作此诗赠给姓杨的隐士。此前,李白少年落魄于楚汉间,饱经风霜,容颜愁苦。后幸得唐玄宗垂青,侍从出行尽显荣耀,也目睹了权贵们的趋炎附势,内心满是对官僚贵族的厌恶。在此背景下,李白向志同道合的杨山人袒露心迹,表明自己终将功成身退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友兼抒怀题材的诗。描绘了诗人从少年落魄到受君王宠幸的人生历程,体现了权贵们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表达了诗人对官僚贵族的厌恶,以及对友人杨山人的深厚情谊,同时抒发了自己功成身退的愿望。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将“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的落魄困苦与“一朝君王垂拂拭……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的荣耀得意进行鲜明对比。落魄时的凄惨与得宠后的风光形成巨大反差,突出了人生境遇的变化,同时也衬托出权贵们在诗人地位改变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有力地讽刺了权贵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用典:“自言管葛竟谁许”一句运用典故,“管葛”指管仲和诸葛亮,诗人以管仲、诸葛亮自比,表明自己有管仲、诸葛亮般的才能,却无人赏识,借此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与表现力。直抒胸臆:“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诗人直接表明自己的志向,要先尽忠报效君主,之后再与友人杨山人一同归隐山林。毫无掩饰地将内心的抱负与对未来的规划倾诉而出,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追求。夸张:“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运用夸张的修辞,“白日回景光”形象地描绘出皇帝的恩泽如阳光般突然照耀,“直上青云生羽翼”极度夸张地表现出自己受宠后飞黄腾达的迅速,生动展现出从落魄到得势的巨大转变,强化了诗歌的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是对诗人少年时期境遇的描绘。“少年落魄”直陈年少时的不得志,身处楚汉之地,四处漂泊。“风尘萧瑟”营造出凄凉、冷落的氛围,“多苦颜”则生动刻画了诗人因历经困苦,面容憔悴愁苦的模样,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早年生活的艰难。​“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中,诗人以管仲和诸葛亮自比。“管葛”是历史上极具才能的贤相,诗人自认为拥有如他们一般的才能,却发出“竟谁许”的疑问,即无人赏识。“长吁”体现出内心的无奈与叹息,“莫错还闭关”表明在失望之下,只能选择隐居,进一步凸显其怀才不遇的愤懑。​“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展现出命运的转折。“一朝君王垂拂拭”指突然得到君王的关注与赏识,“垂拂拭”形象地表现出君王的恩遇。“剖心输丹雪胸臆”则表达诗人在受宠后,决心毫无保留地向君王奉献自己的忠诚,愿为君王倾尽全力,展现出一片赤诚之心。​“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两运用夸张的手法。“忽蒙白日回景光”将君王的恩泽比作阳光,生动描绘出这恩泽如阳光般突然照耀,令人惊喜。“直上青云生羽翼”极度夸张地形容自己受宠后飞黄腾达的迅速,如同生出翅膀直上青云,突出了从落魄到得势的巨大转变,强化了情感的冲击力。​“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描绘了诗人受宠后的荣耀场景。“幸陪鸾辇出鸿都”表明有幸陪同君王的车驾出行,“鸾辇”突出皇家的尊贵。“身骑飞龙天马驹”则进一步展现出诗人的意气风发,骑着良马,尽显风光,生动呈现出其在君王恩宠下的得意之态。​“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刻画了权贵们的丑态。“王公大人借颜色”写出王公贵族们在诗人得宠后,纷纷讨好,改变态度。“金璋紫绶来相趋”通过描绘权贵们带着象征地位的金璋、身着紫绶前来巴结的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们趋炎附势的嘴脸,极具讽刺意味。​“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将众人与友人杨山人形成对比。“当时结交何纷纷”描述在诗人得宠时,结交之人众多,场面热闹。然而,“片言道合惟有君”则强调在众多结交者中,唯有杨山人是真正与自己心意相通、志同道合之人,凸显出两人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直接表明诗人的志向。“待吾尽节报明主”体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希望先竭尽全力报效君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则表达了功成身退后,与友人杨山人一同归隐山林的愿望,展现出诗人不贪恋功名利禄,向往自由闲适生活的高洁志趣。​

4. 作品点评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语言通俗易懂且言简意赅,结构严谨。开篇前四句,诗人回顾进入长安前的岁月,彼时虽怀抱理想与才干,却不被当权者赏识,只能于楚汉间四处漂泊,侧面反映出唐玄宗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致使怀揣进步政治理想之人遭受排斥打压。中间八句笔锋一转,描绘诗人终获唐玄宗提拔,瞬间“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自觉实现政治抱负的时机已至,此时流露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一朝得志便受宠若惊的世俗一面。而诗的最后四句,展现出诗人与腐朽官僚贵族截然不同的追求,明确表示在实现政治理想后将归隐山林。“待吾尽节报明主”,是李白渴望借辅佐唐玄宗施展才华、实现政治抱负并报答君恩的肺腑之言。彼时的他尚未认清唐玄宗已全然成为大地主特权阶层利益的顽固代表,天真地认为只要有贤相辅佐,唐玄宗便能再度“贤明”,这无疑只是幻想。李白在诸多诗作中提及退隐,此诗亦有“卧白云”之愿。但他所求的是在实现进步政治理想后,不贪恋功名利禄,主动退出仕途,这与一般封建士大夫不得志时消极逃避现实的“归去来兮”有着本质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自言”二句:多少情折。又评末二句:妄想亦同扬州鹤。

宋诗论家严羽《李太白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僧伽歌》

下一篇:唐·杜甫《北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