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ǒu
chūn
féng
gēng
zhě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nán
chǔ
chūn
hòu
zǎo
hán
róng
gāo
shì
yuán
bái
zhé
jìng
suǒ
yíng
zhuì
jǐng
wèi
jiāo
rén
xiān
ǒu
gēng
yuán
lín
yōu
niǎo
zhuàn
zhǔ
xīn
quán
qīng
nóng
shì
chéng
qiú
píng
shēng
chí
xiǎng
dāng
zhēn
jīng
yǐn
yǒu
gōng
suì
chéng
liáo
cóng
tián
yán
kuǎn
chén
qíng
juàn
rán
lěi
huí
shǒu
yān
yún
héng

译文

楚南一带春天的征候来得早,冬天的余寒未尽,草木的生机却已萌发。原野的泥土释放出肥力,像冬眠的动物争相在上面安家。春天的景象还没装点到城郊,农民便已结伴耕稼。园林中传出鸟儿婉转的叫声,小洲洼地的新泉清澈令人叹嗟。农事确实要平时致力,如同囚犯般寄居外地也许会耽误终生。故居的池塘想必已被杂草淹没,老家的田园当时长满了乔木、灌木和蔓藤。羡慕隐士已有所托,谋取功名却已不成。姑且跟随田间老汉细细攀谈,详细地表述了自己的苦衷。无限眷恋地抚摸着犁耙,回头一看已是满天烟云。

逐句剖析

"南楚春候早":楚南一带春天的征候来得早,

# 春候:春天的气象。,南楚:楚南之地,指诗人贬谪之地永州。

"余寒已滋荣":冬天的余寒未尽,草木的生机却已萌发。

"土膏释原野":原野的泥土释放出肥力,

# 土膏:土壤的润泽肥力。

"白蛰竞所营":像冬眠的动物争相在上面安家。

# 蛰:蛰居,即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缀景未及郊":春天的景象还没装点到城郊,

# 缀景:成片的景色。缀:装饰,点缀。

"穑人先偶耕":农民便已结伴耕稼。

# 偶耕:两人并耕。,穑人:农民。

"园林幽鸟啭":园林中传出鸟儿婉转的叫声,

# 啭:鸟婉转地叫。

"渚泽新泉清":小洲洼地的新泉清澈令人叹嗟。

#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小洲。

"农事诚素务":农事确实要平时致力,

# 素务:高尚的事务。一说平素想做的事。

"羁囚阻平生":如同囚犯般寄居外地也许会耽误终生。

# 羁囚:行动受限制的犯人,指诗人自己。羁,羁留,停留。

"故池想芜没":故居的池塘想必已被杂草淹没,

# 芜:丛生的杂草。,故池:旧居的池塘。

"遗亩当榛荆":老家的田园当时长满了乔木、灌木和蔓藤。

# 荆:一种落叶灌木。,榛:一种落叶乔木。,遗亩:家乡旧日的田园。

"慕隐既有系":羡慕隐士已有所托,

# 系:羁绊。,隐:隐居生活。

"图功遂无成":谋取功名却已不成。

"聊从田父言":姑且跟随田间老汉细细攀谈,

# 聊:姑且。

"款曲陈此情":详细地表述了自己的苦衷。

# 款曲:衷情,引申为殷勤。

"眷然抚耒耜":无限眷恋地抚摸着犁耙,

# 耒耜: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木把叫“耒”,犁头叫“耜”。,眷然:怀念的样子。

"回首烟云横":回头一看已是满天烟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首春逢耕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五言古诗。诗作开篇八句,描绘出一幅早春南国田野的画卷;中间八句,倾诉出诗人内心郁结,向农夫吐露心声;篇末两句,展现诗人参与耕作时的欢快情景。整首诗风格清新,语言流畅,将写景、抒情与叙事巧妙融合,情景相互映衬,呈现出恬静淡雅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柳宗元初贬永州的第二年早春(元和元年,806),创作了这首五言诗。这位被贬谪的京官在寓居永州的最初岁月里,身份骤变使他有机会深入田间地头。时值早春,诗人独游郊野,眼前跃动的长安未曾见过的盎然春色:清泉欢唱于原野,草木破土抽芽,鸟雀欢鸣其间,更有农家扶犁春耕的忙碌身影。异乡的蓬勃生机让诗人既惊且喜,提笔蘸墨将这幅鲜活的田园画卷镌刻入诗行。作为戴罪之身的"僇人",诗人于斯景触景生情,思乡之情与宦海浮沉的惆怅在笔端交织,形成这首诗作中情韵交织的双重旋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通过诗人在早春郊游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永州之野的美好印象以及寂寞生活中矛盾而复杂的心情。

2. 分段赏析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诗开篇就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域是南楚,这里春天的脚步比别处来得更早。“余寒”二字说明尽管春天已至,但寒冷并未完全退去。然而,就在这尚带寒意的时候,大地上的万物已经开始蓬勃生长,“已滋荣”三个字生动地展现出春天强大的生命力,仿佛能看到草木在寒意中努力伸展、绽放新芽的景象。这一联不仅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更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南楚早春的独特韵味,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引出下文对春天景象的进一步描绘。“土膏释原野,白蛰竞所营。”“土膏”指的是肥沃的泥土,在春天到来之际,它变得松软,仿佛被解开了束缚,为万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释”这个字用得极为精妙,形象地写出了大地从沉睡中苏醒的状态。“白蛰”指冬眠的动物,它们在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后,纷纷从沉睡中醒来,开始忙碌地活动,“竞所营”生动地表现出它们积极向上的姿态,仿佛在进行一场生命的竞赛。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通过对泥土和冬眠动物的描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春天的活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复苏。“缀景未及郊,穑人先偶耕。”“缀景”指美好的景色,诗人还没有到达郊外,就已经看到了美丽的春景。而此时,农民们已经开始忙碌于春耕之中,“偶耕”即两人并耕,描绘出农民们相互协作、辛勤劳作的场景。这一联将自然景色与农事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又突出了农事的繁忙,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关注,同时也为下文抒发自己的感慨做了铺垫。“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诗人将目光投向园林和渚泽,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幽鸟啭”写出了鸟儿在园林中欢快地啼鸣,声音清脆悦耳,给整个园林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新泉清”则描绘出渚泽中新涌出的泉水清澈见底,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宁静,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舒缓了诗歌的节奏,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农事诚素务,羁囚阻平生。”“农事诚素务”表明农事是自古以来就重要的活动,诗人对农事表示认可和尊重。然而,“羁囚”二字却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他被贬谪到此地,如同囚徒一般,无法像普通人一样过上正常的生活。“阻平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因为被贬谪而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无奈和遗憾。这一联由对田园风光的描写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故池”指故乡的池塘,“遗亩”指故乡的田地。诗人远离故乡,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不禁思念起故乡的一切。“想芜没”“当榛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想象着故乡的池塘已经荒芜,田地也长满了荆棘,暗示着故乡的变化和自己的漂泊不定。同时,这两句诗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理想破灭的感慨,曾经的抱负如今已无法实现,只能在异乡的春天里独自感伤。这一联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对人生的感慨紧密结合,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慕隐”表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有系”则说明诗人虽然向往隐居,但又有所牵挂,不能真正放下尘世。“图功”指追求功名,“无成”则表达了诗人理想破灭的无奈。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远离尘世的喧嚣,过上隐居的生活,但又无法割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思念,这种矛盾的心情让诗人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奈。“聊从田父言,款曲陈此情。眷然抚耒耜,回首烟云横。”诗人只能与田父交谈,倾诉自己的心事,“聊从”“款曲陈”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眷然抚耒耜”描绘出诗人留恋地抚摸着农具的情景,表现出他对农事的关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回首烟云横”则以景结情,诗人回首望去,只见烟云横亘,暗示着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性。结尾通过描写诗人的动作和眼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悠远、迷茫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诗歌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3. 作品点评

整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永州早春时节外出郊游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一方面,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永州原野那迷人景致的高度赞赏;另一方面,也深刻袒露了诗人在孤寂生活里矛盾且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人运用质朴无华的语言记录所见之事,怀着一颗真诚笃实的心书写真实感受,其朴实诚挚的人格魅力透过诗句清晰地展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末数语极恳款之致,觉此衷怃然一往。

明陆时雍《唐诗镜》卷三七

# 差有渊明风味。

明宋瑛蒋之翘辑注《柳河东集》卷四三

# 因逢耕者而念及田园之芜,羁人心事,不胜黯然。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贬谪不平之意片时不能忘于怀,故随处发露,平淡中亦有愤懑,可厌也。

日本近藤元粹《柳柳州诗集》卷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武则天《唐明堂乐章·登歌》

下一篇:唐·李义府《咏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