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ng
bié
xuē
huá

朝代:唐作者:王勃浏览量:2
míng
yuè
chén
zhū
qiū
fēng
zhuó
jǐn
chuān
lóu
tái
lín
jué
àn
zhōu
zhǔ
gèn
cháng
tiān
chéng
qiān
huáng
gòng
bǎi
nián
qióng
wéi
yǒu
lèi
huán
wàng
shān
rán

译文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逐句剖析

"明月沉珠浦":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

# 沉珠浦:河岸的美称。浦,江岸。

"秋风濯锦川":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

# 濯锦川:即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

"楼台临绝岸":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

# 绝岸:陡峭的江岸。

"洲渚亘长天":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

# 长天:辽阔的天空。,亘:绵延。,洲渚:水中小块的陆地。

"旅泊成千里":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

# 旅泊:飘泊。旅,一作“飘”。

"栖遑共百年":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 栖遑:同“栖皇”,奔波不定,神情不安。遑,一作“迟”。

"穷途唯有泪":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

# 穷途唯有泪:典出晋阮籍。《世说新语·栖逸》注引《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哭而返。”

"还望独潸然":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 潸然:流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重别薛华》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别薛华》的姐妹篇。诗中先写景,后抒情。前两联描绘了秋季的江景,明月秋风,楼台洲渚,景色壮阔而凄凉。后两联直抒胸臆,感慨旅途遥远,人生动荡,分别之际唯有泪湿衣衫。全诗写景浩荡开阔,抒情真实自然,情景融合,将彷徨凄苦和盘托出,平白而深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50~676/684),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幼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并撰《指瑕》。他曾任虢州参军等职,因恃才傲物等原因历经波折。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也称“初唐四杰”,而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其诗长于五律,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清新流丽,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且有气势,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辑本《王子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重别薛华》是唐代诗人王勃于咸亨元年(670)在蜀中与薛华再次分别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秋季明月沉于珠浦、秋风拂过锦川的景象,以及楼台临岸、洲渚接天的壮阔画面。通过描写旅途的遥远和人生的动荡,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与自身仕途受挫、人生困顿的悲怆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化用晋代阮籍“穷途之哭”的典故:阮籍出身名门,本有济世之志,但曹魏政权渐衰,司马氏专权后大肆清洗异己,名士多遭屠戮。阮籍既不满司马氏统治,又无力抗争,只能以佯狂避世的方式自保。他常独自驾车漫游,不循道路,直至无路可走时,便放声恸哭而返。这种看似癫狂的行为,实则是他对现实绝望的宣泄。王勃借此典故暗喻自身仕途受挫、人生困顿的悲怆,既强化了离别之痛,又深化了怀才不遇的愤懑。

3. 分段赏析

《重别薛华》首联“明月沈珠浦,秋风濯锦川”写明月沉入珠浦,秋风洗刷着锦川,描绘出一幅秋夜江景图,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还暗含了自己的不满,诗人用“明月沈珠”自喻,说明自己的遭遇如同明珠暗沉,虽然璀璨夺目,但埋没在泥沙中不能熠熠发光。颔联“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直接写眼前的景物,视线由近及远,极为开阔。洲渚横亘在辽阔的天空下,尽显壮阔之景色,而在壮阔中更显孤独,凄凉悲苦之情由景而生。颈联“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面对滔滔不绝地江水,诗人产生了旅泊千里,动荡不安,栖遑百年的感觉。用李煜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应是最好的概括。尾联“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写诗人难以自已,在这穷途末路之时还要与好友离别,回头远望,独自潸然泪下,漫漫旅途,唯有泪水相伴的悲凉和哀愁。可见沛王府放逐一事,如同沉重阴霾,彻底改变了王勃。曾经那个乐观向上、浑身洋溢着热情豪放气息的王勃,在这一打击下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凄凉悲苦笼罩,满心忧郁彷徨的王勃。

4. 作品点评

《重别薛华》写景浩荡开阔,抒情真实自然,借景传情,景中见情。诗人随心而发,直抒胸臆,面对好友,诗人郁积在心中的愤懑凄苦,倾泻无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平易实语,不须造作而露丰姿。

明徐用吾《唐诗分类绳尺》

# 秀整泓净,足为盛唐开山。

清翁方纲《历代诗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杨师道《春朝闲步》

下一篇:唐·储光羲《采莲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