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uō

朝代:唐作者:王勃浏览量:2
zhuō
chū
yǒu
zhōu
fēn
jiāng
shè
pài
bié
zhī
liú
wèi
shì
sòng
chén
yíng
xiàng
liú
nǎi
nǎi
wén
huò
gōng
huò
hóu
jìn
bēng
chè
guān
rǎo
yuè
tài
yuán
jiāng
shì
sàng
xián
yǐn
shí
tún
dào
wáng
shì
huǐ
shēng
rén
duō
yǒu
féng
zhǔ
dōng
shī
西
kāi
tián
jiā
fén
tiān
wèi
yàn
luàn
jiāng
shuí
jiǔ
yán
cháng
jué
suǒ
qiān
shí
yuàn
yān
wèi
suī
yán
chuán
yuán
shù
zhì
sōu
wáng
dào
yuē
tiān
yuē
rén
shì
shì
kǎo
yuè
xián
ruò
shī
shū
cǎo
jué
sūn
móu
yǒng
wéi
jiā
bǎo
xiǎo
xìn
cán
míng
zhé
wǎng
yǒu
tiáo
chē
yǒu
zhé
bǐng
rén
shì
zhōng
qián
liè
jiē
dài
wǎng
lái
xiè
lái
xiè
wèi
yuē
shì
zhān
xiān
sān
shí
fāng
huái
怀
gāo
shān
yǎng
zhǐ
yuàn
yán
chuò
shū
yǐn
shuǐ
yǒu
niǎo
fǎn
shēng
áo
áo
yán
niàn
jiù
yōu
xīn
dāo
dāo
jīn
yǎng
suì
yuè
tāo
mǐn
miǎn
cóng
gǎn
gào
láo
cóng
qiú
bēi
wèi
gào
láo
lái
cān
qīng
shì
míng
cún
shí
shuǎng
xìn
qiān
jìng
yán
xiá
zhōng
xīn
shì
kuì

译文

我们这个显赫的家族,出自于周朝。被分封疆土、赐予社坛,家族的分支像河流一样繁衍发展。有的在卫国居住,有的在宋国做官,有的在秦朝为臣,有的在汉朝为相。有的是武将,有的是文臣,有的被封为公爵,有的被封为侯爵。晋朝的国运崩溃瓦解,世家大族们受到扰乱、处境艰难。自从从太原开始,就辗转迁徙到了江边。礼教丧失,贤能之人都隐居起来,时运艰难,正道闭塞。王室如同被烧毁一样,老百姓大多死亡。我自己有才能,一心想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从东边到西边辗转奔波,选择适宜之地,开辟疆土建立居所 。在那黄河弯曲的地方耕种,在汾水之滨安家。上天还没有厌倦这战乱,我又能去辅佐谁呢。我的祖先有高尚的品德,想着要救济天下。没有固定的居所,到现在已经迁徙了五次。想趁着时机有所作为,这难道是我个人的愿望吗。虽然地位有所委屈,但他们的言论却流传下来了。于是阐述帝王的制度,广泛地搜罗王道。说到天道和人道,来自于我的祖先和父亲。礼乐制度都很完善,诗书典籍也都撰写了草稿。留给子孙后代作为谋略,永远成为家族的珍宝。我这个年轻人,确实惭愧自己不如那些明智的人。那法律有它的条文,那车轮有它的轨迹。我想摒弃世间的人事纷争,继承完成祖先的功业。可叹这时代的法网,最终还是把我束缚住了。为什么会受到束缚呢?是因为有人让我去做官。我瞻仰那些先辈贤达,他们三十岁才开始有所作为。我难道没有自己的情怀吗,仰慕那些高尚的品德。希望能培育自己的品德,即使吃豆叶、喝清水也满足。有鸟儿懂得反哺,它嗷嗷地叫着。我想到祖先的恩德,心中忧愁不已。如今我如果不奉养,岁月就会白白流逝。我勉强努力从事事务,哪里敢说自己辛苦呢。从事官职是为了什么呢,只是谋求一个低微的职位。说自己辛苦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来参与卿府的事务。空有虚名而实际不符,辜负了信用、违背了道义。静静地反思,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

逐句剖析

"倬彼我系":我们这个显赫的家族,

"出自有周":出自于周朝。

"分疆锡社":被分封疆土、赐予社坛,

"派别支流":家族的分支像河流一样繁衍发展。

"居卫仕宋":有的在卫国居住,有的在宋国做官,

"臣嬴相刘":有的在秦朝为臣,有的在汉朝为相。

# 臣:一作匡。

"乃武乃文":有的是武将,有的是文臣,

"或公或侯":有的被封为公爵,有的被封为侯爵。

"晋历崩坼":晋朝的国运崩溃瓦解,

"衣冠扰弊":世家大族们受到扰乱、处境艰难。

"粤自太原":自从从太原开始,

"播徂江澨":就辗转迁徙到了江边。

"礼丧贤隐":礼教丧失,贤能之人都隐居起来,

"时屯道闭":时运艰难,正道闭塞。

"王室如毁":王室如同被烧毁一样,

# 毁:一作燬。

"生人多殪":老百姓大多死亡。

"伊我有器":我自己有才能,

"思逢其主":一心想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

"自东施西":从东边到西边辗转奔波,

# 施:一作旋。

"择木开宇":选择适宜之地,开辟疆土建立居所 。

"田彼河曲":在那黄河弯曲的地方耕种,

"家乎汾浦":在汾水之滨安家。

"天未厌乱":上天还没有厌倦这战乱,

"吾将谁辅":我又能去辅佐谁呢。

"伊我祖德":我的祖先有高尚的品德,

"思济九埏":想着要救济天下。

"不常厥所":没有固定的居所,

"于兹五迁":到现在已经迁徙了五次。

"欲及时也":想趁着时机有所作为,

"夫岂愿焉":这难道是我个人的愿望吗。

"其位虽屈":虽然地位有所委屈,

"其言则传":但他们的言论却流传下来了。

"爰述帝制":于是阐述帝王的制度,

"大蒐王道":广泛地搜罗王道。

# 蒐:一作搜。

"曰天曰人":说到天道和人道,

"是祖是考":来自于我的祖先和父亲。

"礼乐咸若":礼乐制度都很完善,

"诗书具草":诗书典籍也都撰写了草稿。

"贻厥孙谋":留给子孙后代作为谋略,

"永为家宝":永远成为家族的珍宝。

"伊余小子":我这个年轻人,

"信惭明哲":确实惭愧自己不如那些明智的人。

"彼网有条":那法律有它的条文,

"彼车有辙":那车轮有它的轨迹。

"思屏人事":我想摒弃世间的人事纷争,

"克终前烈":继承完成祖先的功业。

"于嗟代网":可叹这时代的法网,

"卒余来绁":最终还是把我束缚住了。

"来绁伊何":为什么会受到束缚呢?

"谓余曰仕":是因为有人让我去做官。

"我瞻先达":我瞻仰那些先辈贤达,

"三十方起":他们三十岁才开始有所作为。

"夫岂不怀":我难道没有自己的情怀吗,

"高山仰止":仰慕那些高尚的品德。

"愿言毓德":希望能培育自己的品德,

"啜菽饮水":即使吃豆叶、喝清水也满足。

"有鸟反哺":有鸟儿懂得反哺,

"其声嗷嗷":它嗷嗷地叫着。

"言念旧德":我想到祖先的恩德,

"忧心忉忉":心中忧愁不已。

"今我不养":如今我如果不奉养,

"岁月其滔":岁月就会白白流逝。

"黾勉从役":我勉强努力从事事务,

"岂敢告劳":哪里敢说自己辛苦呢。

"从役伊何":从事官职是为了什么呢,

"薄求卑位":只是谋求一个低微的职位。

"告劳伊何":说自己辛苦是因为什么呢,

"来参卿事":是因为来参与卿府的事务。

"名存实爽":空有虚名而实际不符,

"负信愆义":辜负了信用、违背了道义。

"静言遐思":静静地反思,

"中心是愧":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倬彼我系》是王勃所作的四言古体诗,带有自传与家谱性质。王勃借诗追述祖先踪迹,其家族源出周,先后居于卫、宋,后迁至太原,又辗转到河曲汾浦。王勃的哥哥王励在诗序提及,王勃因家贫,尚未学成便出仕,未及古之君子“四十强而仕”那般从容,故而创作此诗。诗中,王勃详述先人经历,剖析自我性情与事业,实则探讨人生的出处进退,感慨获取“天爵”之艰难。当时西晋覆灭,社会动荡,士大夫阶层分崩离析,衣冠之士皆受扰于乱世,王勃家族也被迫从太原迁徙至江澨水边。王勃借此诗抒发对自身处境的惶恐、无奈,尤其为不能尽孝而满心自责愧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50~676/684),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幼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并撰《指瑕》。他曾任虢州参军等职,因恃才傲物等原因历经波折。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也称“初唐四杰”,而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其诗长于五律,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清新流丽,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且有气势,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辑本《王子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分疆锡社,派别支流。居卫仕宋,臣嬴相刘。乃武乃文,或公或侯。”这几句追溯家族渊源,从周朝起,家族获分封、开枝散叶,后世在多国为官,或文或武皆有建树,尽显家族荣耀辉煌。诗人以铺陈手法,一气罗列家族历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为后文抒发个人志向奠定了家族背景基础,让读者明晰其血脉传承带来的使命感。“晋历崩坼,衣冠扰弊。粤自太原,播徂江澨。礼丧贤隐,时屯道闭。王室如毁,生人多殪。”描绘了晋朝分崩离析、社会动荡的惨状,衣冠之士受扰,贤能隐居,道义不行,生灵涂炭。诗人运用写实笔触,展现乱世图景,与前文家族荣耀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悲凉压抑氛围,也为自身渴望济世的情怀找到了现实根源,折射出时代悲歌下个体的挣扎与担当。“伊我有器,思逢其主。自东施西,择木开宇。田彼河曲,家乎汾浦。天未厌乱,吾将谁辅。”表达诗人怀才不遇之感,虽有才华渴望遇明主,东西奔波、择地而居,却仍迷茫不知辅佐何人。“择木”用典,委婉道出求职艰辛,“天未厌乱”则是对乱世的喟叹,尽显内心的焦灼与无奈,行文间流淌着壮志难酬的苦涩。“伊我祖德,思济九埏。不常厥所,于兹五迁。欲及时也,夫岂愿焉。其位虽屈,其言则传。”提及继承祖德、欲拯救天下,却因漂泊多地、居无定所难以施展,“五迁”强调漂泊之苦。虽当下地位不显,但坚信言论可流传后世。先扬后抑,在祖德激励与现实困境的冲突中,凸显诗人坚韧,于无奈中寻希望,让情感层次更为丰富。“爰述帝制,大蒐王道。曰天曰人,是祖是考。礼乐咸若,诗书具草。贻厥孙谋,永为家宝。”阐述对理想政治制度的探寻,融合天道人道,以礼乐诗书为基,为子孙谋划,望家族以此为宝。诗人展现宏远抱负,用词古朴典雅,构建起一个理想国蓝图,寄寓家国情怀,从个人境遇拓展到家族、社会层面的担当。“伊余小子,信惭明哲。彼网有条,彼车有辙。思屏人事,克终前烈。于嗟代网,卒余来绁。”诗人自谦不如先贤明智,面对世间规则,本欲避世守祖业,却无奈入世受牵绊。“来绁”形象比喻仕途束缚,通过内心挣扎刻画,强化了被迫入仕的无奈与不甘,使情感表达更具张力。“来绁伊何,谓余曰仕。我瞻先达,三十方起。夫岂不怀,高山仰止。愿言毓德,啜菽饮水。有鸟反哺,其声嗷嗷。言念旧德,忧心忉忉。”讲述被劝入仕,又以先贤三十而立激励自己,虽向往修身养德、安贫乐道,却因念及旧恩、感恩家族而心怀愧疚。用“鸟反哺”典故,生动展现感恩之心,在入仕与守德的矛盾中,尽显复杂情感,让读者感同身受其内心煎熬。“今我不养,岁月其滔。黾勉从役,岂敢告劳。从役伊何,薄求卑位。告劳伊何,来参卿事。名存实爽,负信愆义。静言遐思,中心是愧。”感慨时光流逝,为赡养家人、报恩只能勉力从役,求低微官职。任职后却觉有名无实,违背初心,深感愧疚。诗人直抒胸臆,将生活压力、仕途失意与内心自责袒露无遗,引发共鸣,呈现出一个在现实泥沼中挣扎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逸老》

下一篇:唐·佚名《妙香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