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有曹商者":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
"为宋王使秦":替宋国出使秦国。
# 使:动词,出使。,为:介词,替。
"其往也":他去的时候,
"得车数乘":得了几辆马车。
"王说之":秦王喜欢他,
# 说:古同悦。
"益车百乘":加(赐)了他百辆马车。
"反于宋":回到宋国后,
"见庄子曰":拜见庄子(炫耀)道:“
"夫处穷闾厄巷":住在偏僻窄小的里巷中,
# 厄巷:狭小的闾巷。厄:通“隘”,窄,小。,穷闾:陋巷;偏僻的里巷。
"困窘织屦":贫穷潦倒需要靠编织草鞋谋生,
"槁项黄馘者":枯瘦的脖子焦黄的脸,
# 馘:脸,脸面。,槁:枯干。
"商之所短也":这都是我曹商所缺乏的;
"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一旦见到拥有万辆马车的国君使其明悟而跟着得到百辆马车,
# 从车百乘:从,使……随从,动词的使动用法。破,溃,皆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一悟万乘之主:一,一旦。悟,使……醒悟,动词的使动用法。
"商之所长也":这才是我曹商所擅长的。”
"庄子曰":庄子说:“
"秦王有病召医":秦王生病请的大夫,
"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使痈疖痤疮破溃的得马车一辆,
# 痤:痤疮。
"舐痔者得车五乘":舔尝痔疮的得马车五辆,
"所治愈下":所治疗的部位越低下,
"得车愈多":得到的马车就越多。
"子岂治其痔邪":您难道是治疗了他的痔疮吗?
"何得车之多也":获得的车辆为什么这么多呢?
"子行矣":你(还是)走吧!”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在蒙地担任过漆园吏,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但拒绝楚威王的厚币礼聘。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最早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其文想象力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名篇有《庄子》《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1. 分段赏析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段通过曹商自述经历,形成强烈对比。前半句描写其困顿之状,“穷闾厄巷”“织屦”“槁项黄馘”等细节刻画出寒士形象,后半句突显其攀附权贵后的显赫,暗含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曹商以“长”“短”二元对立自我标榜,实则暴露价值观的扭曲,为庄子后续讽刺埋下伏笔。此段语言简练却极具画面感,通过人物自白展现战国策士的功利心态。“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段以寓言式类比展开辛辣讽刺。庄子虚构“病喻”场景,用“破痈溃痤”与“舐痔”构成递进式隐喻,将曹商受宠原因暗比于肉体屈辱,揭露权钱交易的卑劣本质。“所治愈下,得车愈多”的黑色幽默,颠覆世俗功名逻辑,凸显道家对道德沦丧的批判。结尾“子行矣”以驱逐姿态收束,强化蔑视权贵的立场。此段善用极端化比喻,以生理病态影射精神病变,在荒诞中见深刻,彰显庄子“以丑喻美”的独特批判艺术。
上一篇:先秦·韩非《智子疑邻》
下一篇:先秦·诗经《中谷有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