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海鸟止于鲁郊":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
# 鲁郊:鲁国的郊外。鲁:古国名,在今山东西南部。,止:停止,栖息。,昔:从前、过去。
"鲁侯御而觞之于庙":鲁侯用车迎接它,并在宗庙里给它敬酒。
# 庙:祖庙。,觞:古代的饮酒器,这里用作动词。此指敬酒。,御:驾车,这里引申为派车接。,鲁侯:鲁国国君。
"奏《九韶》以为乐":演奏《九韶》使它高兴,
# 《九韶》:虞舜时乐名。韶乐九章,故名。
"具太牢以为膳":准备牛羊猪的肉作为它的食物。
# 以为:用来作为。,太牢: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社稷时猪、牛、羊三牲齐全的供品。
"鸟乃眩视忧悲":海鸟却眼睛发花,心情悲伤,
# 眩视:眼睛发花。
"不敢食一脔":不敢吃一块肉,
# 脔:量词,用于块状的鱼肉。
"不敢饮一杯":不敢喝一杯酒,
"三日而死":三天后就死了。
"此以己养养鸟也":这是因为(鲁侯)用供养自己的办法养鸟,
# 己养:供养自己的方法。
"非以鸟养养鸟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养鸟。
# 鸟养:喂养鸟的方法。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在蒙地担任过漆园吏,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但拒绝楚威王的厚币礼聘。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最早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其文想象力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名篇有《庄子》《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介绍了鲁侯用供养国君的方式养鸟,导致海鸟因不适应而死亡的故事,表达了违背自然规律、主观臆断必然导致失败的道理。
2. 分段赏析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点明故事背景,奠定叙事基调;“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展现国君的隆重接待,暗示其傲慢心态;“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极言供养之丰,反衬其行为的不合常理;“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具体描写鸟的痛苦,揭露鲁侯做法的荒谬;“三日而死”以悲剧收场,凸显违背自然的恶果;“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批判主观臆断之害,揭示顺应本性的重要性。
上一篇:先秦·诗经《静女》
下一篇:先秦·佚名《孟子引夏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