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双白璧":我想用一双珍贵的白璧,
"买君双白鹇":买你的这对白鹇。
# 白鹇:一种珍贵的禽鸟,形若山鸡,羽毛洁白。
"白鹇白如锦":这白鹇毛白如锦,
"白雪耻容颜":雪白的颜色令人自愧无容。
"照影玉潭里":白鹇在玉潭里照影,
# 玉潭:潭水晶莹,澄碧如玉。
"刷毛琪树间":在瑶草玉树间刷毛。
# 琪树:树名。
"夜栖寒月静":夜晚在寒月下静栖,
"朝步落花闲":早上在落花间闲步。
"我愿得此鸟":我很希望得到这对白鹇,
# 愿:希望。
"玩之坐碧山":在碧山绿水间赏玩它们。
# 玩:赏玩。
"胡公能辍赠":胡公你如果能相赠,
# 胡公:名晖,黄山山民,家住碧山。
"笼寄野人还":我就在这与白鹇为伴化为山野之人。
# 野人:山野之人。,寄:交托。
"闻黄山胡公有双白鹇":听说黄山胡公养了两只白鹇,
# 白鹇:一种珍贵的禽鸟,形若山鸡,羽毛洁白。,胡公:名晖,黄山山民,家住碧山。
"盖是家鸡所伏":听说黄山胡公养了两只白鹇,
# 伏:即孵。
"自小驯狎":这是家鸡孵化的,
# 驯狎:驯,指驯养。狎,为亲近、亲热。
"了无惊猜":从小就被驯养得很温顺,
# 了无:全然没有。
"以其名呼之":一点也不会惊慌猜疑,
"皆就掌取食":只要用它们的名字呼唤,
"然此鸟耿介":然而,
# 耿介:正直。
"尤难畜之":这种鸟性格耿直孤傲,
"余平生酷好":然而,
"竟莫能致":这种鸟性格耿直孤傲,
"而胡公辍赠于我":而胡公却慷慨地将它们赠送给了我,
# 辍赠:取物相赠。辍:取出。
"唯求一诗":只要求我作一首诗。
"闻之欣然":我听后非常高兴,
"适会宿意":正好合我此时的心意,
# 适会:恰巧,正逢。
"援笔三叫":于是我拿起笔来,
# 援笔:拿起笔来,谓写作。
"文不加点以赠之":一气呵成,赠给黄山胡公。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属于赠答诗体裁。此诗以白鹇为意象,通过拟人化手法与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自由高洁的向往,以及对友人胡公的赞美与诚挚情谊。全诗以白鹇为纽带,将对自然生灵的喜爱、对友人品格的推崇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融为一体,语言清新俊逸,意象高洁超迈,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水出芙蓉”的浪漫主义风格。
2. 写作手法
比喻:“白鹇白如锦”将白鹇比作色彩华丽的锦缎,形象地描绘出其羽毛的美丽。
3. 分段赏析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开篇直陈所求,以“双白璧”喻白鹇之珍贵,既点明其超凡身价,又暗含诗人对白鹇的极度珍视。“买”字看似直白,实则暗藏以璧换鸟的雅趣,体现诗人对自然灵物的倾慕。“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以“白锦”比喻白鹇羽毛的纯净无瑕,又以“白雪”自愧不如的拟人手法,反衬其高洁。“耻”字赋予白雪人格化情感,强化白鹇之美已超越自然极致,为后文寄情埋下伏笔。“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描绘白鹇临水照影、梳羽玉树的悠然之态。“玉潭”“琪树”皆为仙境意象,暗示白鹇非俗物,其栖息环境与诗人追求的超脱境界相呼应,暗含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以时间推移展现白鹇的宁静生活:月夜静栖、清晨闲步。“寒月”“落花”营造出孤寂而优雅的氛围,隐喻诗人对远离尘嚣、闲适自处的生活理想。“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直抒胸臆,表达愿与白鹇相伴终老的愿望。“碧山”既是实指黄山,也象征隐逸之地,与前文“玉潭”“琪树”共同构建出诗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以恳请口吻收束全诗,“辍赠”凸显胡公慷慨,“野人”则自比山野之人,暗含诗人对摆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期待。“笼寄”二字既显对白鹇的珍视,又隐喻对自由的向往。
4. 作品点评
此诗以白鹇为意象,借其高洁超凡之姿,寄托诗人对自由、隐逸的追求。李白以浪漫笔触将白鹇比作“白璧”“白雪”,赋予其仙风道骨,实则自喻品格。诗中虚实相生,既有对现实的超脱,又含对友人赠鸟的真挚感激,展现了诗人“清水出芙蓉”的艺术风格与“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傲岸情怀。
上一篇: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下一篇:唐·李白《江夏送张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