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ò
jìng
tíng
shā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qiān
shù
fēng
bēn
zhèn
píng
chǔ
zhōng
jiān
zuì
gāo
dǐng
fǎng
jiē
tiān

译文

山峦重重叠叠相连着几座山峰,山势奔腾而下镇守着平旷的楚地。中间那最高的峰顶,仿佛能与上天对话。

逐句剖析

"合沓牵数峰":山峦重重叠叠相连着几座山峰,

"奔地镇平楚":山势奔腾而下镇守着平旷的楚地。

"中间最高顶":中间那最高的峰顶,

"髣髴接天语":仿佛能与上天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独坐敬亭山》是盛唐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敬亭山的雄伟景象,开篇“合沓牵数峰,奔地镇平楚”写出众多山峰重叠相连,仿佛牵引着数座山峰,镇守着广袤的楚地平原;“中间最高顶,髣髴接天语”则突出了敬亭山中间最高的峰顶,好似能与天对话,展现出一种超凡的气势。从写作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通过对敬亭山巍峨山势的描写,生动展现出山的雄浑壮观,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将山赋予了一种与人对话的姿态,暗含着诗人在这壮阔之景中内心的孤独与对精神寄托的追求。整首诗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敬亭山的磅礴气势,将自然之景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盛唐诗歌雄浑大气的风格,又在写景中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又蕴含深沉情感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夸张:“奔地镇平楚”一句中,“奔”字生动地写出山峦仿佛有了奔腾的动态,赋予山峰以强烈的动感,夸张地展现出敬亭山及其周围群山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鬌鬌接天语”更是运用夸张,形容站在最高顶仿佛能与天对话,突出了敬亭山最高顶的高耸入云,极言其高。比拟:“合沓牵数峰”将群山“合沓”的状态赋予了“牵”的动作,把山峰当作人来写,仿佛它们之间相互牵连,形象地描绘出群峰连绵的形态,让静态的山峰有了动态之感,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借景抒情:全诗通过对敬亭山群峰、最高顶等景色的描写,如“合沓牵数峰,奔地镇平楚”展现山的雄浑壮观,“中间最高顶,鬌鬌接天语”突出山的高耸,在对敬亭山雄伟景色的描绘中,融入了诗人对敬亭山的独特感受和赞美之情,借敬亭山之景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热爱。动静结合:“合沓牵数峰”写群山连绵,是静态的画面;“奔地镇平楚”中一个“奔”字又赋予了山峰动态感,动静结合,既展现了群山的整体形态,又让画面富有生机与活力,使敬亭山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

2. 分段赏析

《独坐敬亭山》第一句“合沓牵数峰,奔地镇平楚”,此句中“牵”字极为精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群峰连绵的形态赋予了一种相互牵引的动态感,生动地描绘出众多山峰紧紧相连、层峦叠嶂的壮观景象。“奔”字则赋予大地以奔腾之势,仿佛大地在涌动,而敬亭山稳稳地镇守着广袤的原野,动静结合,突出了敬亭山的雄伟与沉稳。从内容主题上看,诗人通过对敬亭山周边环境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也流露出他对这壮观景色的赞叹。第二句“中间最高顶,髣髴接天语”,“接天语”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敬亭山最高顶高耸入云的姿态,仿佛能够与天对话,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丰富的想象空间。从情感主旨角度,诗人借描写山峰之高,表达了自己对敬亭山的敬畏与向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尘世中渴望超脱,追求精神上与天地沟通的心境,展现出一种孤独却又渴望与自然相融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阎朝隐《奉和登骊山应制》

下一篇:唐·罗隐《旅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