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ǎn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ài
wáng
jìn
dào
luò
bīn
jīn
huǐ
yán
cháng
chūn
lián
qiū
gōng
qíng
qīn
shǒu
bái
jiān
fēn
míng
xiè
shí
rén
èr
xiān
yuǎn
mèng
xiǎng
kōng
yīn
qín
tàn
dōng
jīng
shū
qiě
wēi
suī
yán
lán
huì
yǒu
fāng
fēi
wèi
fàn
yíng
zūn
jiǔ
zhān
qīng
huī
dāng
róng
jūn
cǎi
piāo
luò
wén
héng
é
qiè
yào
zhù
yún
jiāo
yán
fāng
liàn
jīn
fēi
shēn
fǎn
hán
xiào
zuò
míng
yuè
gōng
kuā
é
méi
suí
shǒu
huì
diāo
xiē
sòng
shì
chǔ
wáng
shēn
běn
gāo
jié
shān
cǎi
yún
yǐng
bái
xuě
guó
néng
rén
jiē
juǎn
shé
gǎn
dēng
yán
ēn
qíng
suì
zhōng
jué

译文

我喜爱王子晋,他在洛水滨得仙道。炼成金骨不毁,玉颜长春。那个可爱的浮丘公,与之缠绵可近可亲。举首就处在白日之间,分明是个避世的人。二仙已经远去,我倒是梦想殷勤。可叹东篱边的菊花,茎细叶又小。虽然说与兰蕙有别,也有自己的芳菲。没有喝过老陶的满杯酒,徒然沾上不少清露的光辉。正当菊花荣盛的时候你不采撷,菊花飘落的时候你想采也没有了。以前我听说嫦娥,窃药以后黑发不变。她并不以玉颜皎洁为荣,她希望炼成金骨不老。飞上青天就没有回来,含笑坐在明月上的广寒宫中。皇宫里的蛾眉别自夸,随时都有凋歇的危险。宋玉事奉楚王,本身立意是非常高洁的。在巫山作赋赞美彩云,在郢中歌唱阳春白雪。举国上下无人能和,下里巴人都卷舌闭嘴。楚王听信登徒子的谗言,对宋玉的恩情就断绝了。

逐句剖析

"吾爱王子晋":我喜爱王子晋,

# 王子晋:古代神话人物。即王子乔,周灵王的儿子。

"得道伊洛滨":他在洛水滨得仙道。

"金骨既不毁":炼成金骨不毁,

"玉颜长自春":玉颜长春。

"可怜浮丘公":那个可爱的浮丘公,

# 浮丘公: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猗靡与情亲":与之缠绵可近可亲。

"举首白日间":举首就处在白日之间,

"分明谢时人":分明是个避世的人。

"二仙去已远":二仙已经远去,

"梦想空殷勤":我倒是梦想殷勤。

"可叹东篱菊":可叹东篱边的菊花,

"茎疏叶且微":茎细叶又小。

"虽言异兰蕙":虽然说与兰蕙有别,

"亦自有芳菲":也有自己的芳菲。

"未泛盈樽酒":没有喝过老陶的满杯酒,

"徒沾清露辉":徒然沾上不少清露的光辉。

"当荣君不采":正当菊花荣盛的时候你不采撷,

"飘落欲何依":菊花飘落的时候你想采也没有了。

"昔余闻姮娥":以前我听说嫦娥,

# 姮娥:即嫦娥。

"窃药驻云发":窃药以后黑发不变。

"不自娇玉颜":她并不以玉颜皎洁为荣,

"方希炼金骨":她希望炼成金骨不老。

"飞去身莫返":飞上青天就没有回来,

"含笑坐明月":含笑坐在明月上的广寒宫中。

"紫宫夸蛾眉":皇宫里的蛾眉别自夸,

"随手会凋歇":随时都有凋歇的危险。

"宋玉事楚王":宋玉事奉楚王,

# 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立身本高洁":本身立意是非常高洁的。

"巫山赋彩云":在巫山作赋赞美彩云,

# 彩云:朝云。

"郢路歌白雪":在郢中歌唱阳春白雪。

# 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阳春白雪》。

"举国莫能和":举国上下无人能和,

"巴人皆卷舌":下里巴人都卷舌闭嘴。

"一感登徒言":楚王听信登徒子的谗言,

# 登徒:即登徒子。

"恩情遂中绝":对宋玉的恩情就断绝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感遇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组诗。这四首诗分别以王子晋、东篱菊、嫦娥和宋玉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第一首通过王子晋得道升仙的故事,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第二首以东篱菊为喻,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第三首借嫦娥奔月的传说,反思了追求永恒的代价;第四首则通过宋玉的遭遇,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感慨。如“东篱菊”象征高洁却易逝的美,“嫦娥”象征对永恒的追求。如“东篱菊”象征高洁却易逝的美,“嫦娥”象征对永恒的追求。大量引用神话和历史典故,如王子晋、嫦娥、宋玉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这组诗展现了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风格,既有对神话传说的奇幻想象,也有对现实人生的深刻反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感遇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写一组的五言律诗。也是一组神话传说、自然意象、历史人物的组诗,通过这些题材表达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第一首通过王子晋得道升仙的故事,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仙人离去的遗憾。第二首以东篱菊为喻,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隐喻人生的短暂。第三首借嫦娥奔月的传说,反思了追求永恒的代价,暗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第四首借嫦娥奔月的传说,反思了追求永恒的代价,暗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借嫦娥奔月的传说,反思了追求永恒的代价,暗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用典:“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和“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分别引用了王子晋和嫦娥的传说,以神话中的仙人来象征诗人对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向往。对比:“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以东篱菊花虽不似兰蕙般高贵,却也有其独特之美,反衬出诗人虽处困境仍保持高洁。描写:“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通过对仙人外貌和气质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第一、二联:“二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诗人开篇表达了对王子晋的仰慕。王子晋是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他在伊水和洛水之间得道成仙。诗人描绘王子晋“金骨不毁,玉颜长春”,象征着仙人的不朽与永恒,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第三、四联:“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举首白日间,分明谢时人。”浮丘公是另一位仙人,与王子晋关系密切。诗人用“可怜”表达对浮丘公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仙人的孤独。仙人虽在白日间出现,却与世俗之人格格不入,只能“分明谢时人”,展现出仙人的超然与无奈。第五联:“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诗人感叹两位仙人已经远去,自己只能在梦中徒劳地思念他们。这里的“梦想空殷勤”表达了诗人对成仙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怅惘的情绪。第六联:“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诗人感叹两位仙人已经远去,自己只能在梦中徒劳地思念他们。这里的“梦想空殷勤”表达了诗人对成仙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怅惘的情绪。第二首:第一、二联:“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诗人转向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东篱菊花为喻。菊花虽不如兰蕙般高贵,但也有自己的芬芳。这里象征着诗人虽处困境,仍保持高洁的品质,不随波逐流。第三、四联:“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诗人继续描写菊花,菊花虽有芬芳,却无人采摘,只能徒然沾染露水的光辉。这里隐喻了诗人自身的才华未被赏识,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慨。第三首:第一、二联:“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诗人提到嫦娥窃药成仙的故事,嫦娥并非因美貌而自傲,而是追求更高尚的境界——炼就金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升华的追求,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的美貌。第三、四联:“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嫦娥飞向月宫,一去不返,只能在明月下含笑独坐。而那些在紫宫中以美貌自夸的人,最终也会凋零。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俗虚荣的批判和对永恒的向往。第四首:第一、二联:“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诗人提到宋玉,他以高洁的品质事奉楚王,创作了《高唐赋》等作品。这里的“彩云”和“白雪”象征着高雅的艺术,展现了宋玉的才华与品德。第三、四联:“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尽管宋玉的才华无人能及,但最终却因小人之言而失去楚王的宠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对小人谗言的愤懑。

4. 作品点评

《感遇四首》展现了李白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诗中通过对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高洁品行的追求。这整组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寓言三首》

下一篇:唐·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