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ōu
jiàn
quá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bái
shí
tán
qín
yōu
jiàn
qiǎo
liú
quán
shēn
shàn
shǒu
míng
huī
gāo
zhāng
qīng
xīn
qiān
sōng
sōu
liú
wàn
xún
zhōng
jiàn
chóu
yuán
diào
yǐng
ér
wēi
chǔ
jiào
qiū
ér
cháng
yín
yǒu
āi
shí
shī
zhí
ér
tīng
zhě
lèi
lín
làng
zhān
jīn
nǎi
shāng
zhuì
chán
yuán
chéng
yīn
dàn
xiě
shēng
qíng
miào
zhǐ
shū
zhī
zhī
jīn
yōu
jiàn
quán
míng
shēn
lín

译文

拿起白玉拨子,拂动琴弦,我开始弹奏心爱的素琴。清澈的山泉缓缓流入山涧,清幽而深远,像是满载着绵绵不断的淡淡忧愁,我弹琴的技术娴熟,弹琴的手法高超,琴弦在我的拨弄下闪动出美妙的音符,纯净而美妙。琴声中诉不尽我的千古哀愁,我的琴声似乎承载了我太多的凄怨,幽涧边的松树高耸入云,在秋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诉不尽我心中凄苦的寂寞。一只愁猿吊影危处在山涧中,发出凄惨的哀鸣,它的鸣叫声回荡在山谷丛林中更加凄厉哀绝,久久不散。座中听琴的过客,有哀时失志的,听到琴声感慨万千,泪湿沾襟。琴曲接近尾声,我缓缓拨动琴弦,结束了此曲。我只是借琴声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真不知道古今以来与我有同样情怀的人竟是如此之多。琴声如幽涧中潺潺流淌的泉水,在深林中鸣荡不已,高山流水,知音难寻。

逐句剖析

"拂彼白石":拿起白玉拨子,

"弹吾素琴":拂动琴弦,我开始弹奏心爱的素琴。

#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幽涧愀兮流泉深":清澈的山泉缓缓流入山涧,清幽而深远,像是满载着绵绵不断的淡淡忧愁,

# 愀:忧愁的样子。

"善手明徽高张清":我弹琴的技术娴熟,弹琴的手法高超,琴弦在我的拨弄下闪动出美妙的音符,纯净而美妙。

# 清:声调清绝。,高张:弹琴的手法。高张生绝弦,声急由调起。,明徽:徽,指琴节,这里代指琴。古代用金玉、水晶等宝物装饰以显示琴的明亮晶莹。,善手:高手,这里指弹琴的高手。

"心寂历似千古":琴声中诉不尽我的千古哀愁,我的琴声似乎承载了我太多的凄怨,

# 寂历:犹寂寞。一说凋疏貌。

"松飕飗兮万寻":幽涧边的松树高耸入云,在秋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诉不尽我心中凄苦的寂寞。

# 寻: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飕飗:风声。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一只愁猿吊影危处在山涧中,发出凄惨的哀鸣,

#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谓从中看到,站在高耸的岩石上的秋木之上的猿猴,对影孤立而哀鸣。吊,悲伤怜惜。

"叫秋木而长吟":它的鸣叫声回荡在山谷丛林中更加凄厉哀绝,久久不散。

"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座中听琴的过客,有哀时失志的,

# 哀时失职:谓因失去志向而哀悼时势。职,一作“志”。

"泪淋浪以沾襟":听到琴声感慨万千,泪湿沾襟。

# 淋浪:泪流不止的样子。

"乃缉商缀羽":琴曲接近尾声,我缓缓拨动琴弦,

# 缉商缀羽:此指演奏曲谱。商、羽都是五声之一。缉,协调、和合。缀,系结、连接。

"潺湲成音":结束了此曲。

# 潺湲:状流水声。此指乐声。一说流水、流泪貌。

"吾但写声发情于妙指":我只是借琴声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 妙指:妙旨,非同一般的意志。,写:通“泻”,流出。此指抒发宣泄。

"殊不知此曲之古今":真不知道古今以来与我有同样情怀的人竟是如此之多。

"幽涧泉":琴声如幽涧中潺潺流淌的泉水,

"鸣深林":在深林中鸣荡不已,高山流水,知音难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幽涧泉》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杂言古诗。此诗主题为通过描写技艺高超的琴师弹琴过程,展现琴师孤清高尚品格,同时借此抒发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性格。诗开篇描绘弹琴环境,渲染出清幽氛围,展现琴师弹奏风格,生动呈现了弹者琴艺与听者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幽涧泉》属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并未收录。在《乐府诗集》中,它被列入卷六十的《琴曲歌辞》范畴。据萧士赟注释,《幽涧泉》是“山水二十四曲”中的一支。值得注意的是,此诗为李白自制曲辞,其具体创作时间至今尚无定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幽涧泉》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杂言古诗。围绕一位技艺高超的琴师展开。全诗通过描写琴师弹琴过程,展现琴师孤清高尚品格,诗人借琴师形象,抒发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性格。诗分三部分,首四句描绘弹琴环境与琴师弹奏风格;中间八句先具象描写曲调,再借四种事物凸显琴音孤高;末四句为琴师对自己琴曲的主观评价。

2. 写作手法

首尾呼应:“‘缉商缀羽’是弹琴全过程的指法,与‘心寂历似千古’相呼应”,通过前后内容的呼应,强调了琴师的心境与弹琴指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出诗歌结构的严谨和内容的连贯性。

3. 分段赏析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开篇以动作描写切入,琴师轻拂白石、弹奏素琴,展现其孤高淡泊的品性。“素琴”象征不事雕琢的纯粹,与“白石”的天然洁净相呼应,暗示琴师超脱世俗的志趣。此句以极简笔墨勾勒出清寂的弹奏场景,奠定了全诗幽深冷寂的基调。“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进一步渲染环境与琴艺。“幽涧愀愀”以拟人化手法赋予涧水哀愁之态,“流泉深”暗喻琴音的深邃悠远。“善手明徽”指技艺高超的琴师调紧琴弦,“高张清”则凸显琴音清越激越。此句通过视听结合,将琴师孤傲不群的演奏风格具象化。“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转入琴师心境的刻画。“寂历似千古”以夸张手法表现其心神空灵,仿佛与天地同寿;“松飕飗”以松涛声的凛冽幽远,强化了琴音的孤寂感。此句虚实相生,将琴声的意境升华为对永恒与孤独的哲思。“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以琴音为媒介,展现哀婉意象。“愁猿吊影”以猿猴的形单影只隐喻琴师内心的孤寂,“秋木长吟”则借秋日树木的萧瑟之声,暗示琴曲中蕴含的悲怆。此句通过比喻与通感,将抽象琴韵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侧面烘托琴曲感染力。“哀时失职”点明听众的共鸣源于对时局与身世的感怀,“泪淋浪”以夸张的泪流描写,强化了琴音的动人力量。此句揭示琴曲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情感与时代的共振。“乃缉商缀羽,潺湲成音。​​”描写弹奏技法与乐音效果。“缉商缀羽”指调和五音(商、羽为音阶),展现琴师对音律的精妙把握;“潺湲成音”以流水声比喻琴韵的连绵清冽。此句从技术层面升华艺术境界,体现“大音希声”的美学追求。“吾但写声发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直抒创作心境。琴师自称仅以琴声抒怀,不拘泥于古今曲调的窠臼,凸显其即兴而发的艺术自由。此句呼应前文“善手明徽”,强调技艺与性情的浑然天成。“幽涧泉,鸣深林。​​”结尾以景结情,余韵悠长。“幽涧泉”与“深林”复现开篇意象,形成闭环结构,暗喻琴音与自然共鸣。此句以极简笔墨收束全篇,留下空灵意境,令读者于寂静中体味琴韵的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钟云:似文,似词,似赋,妙甚。谭云:长短句吞吐中有妙理别情,惟太白为之最易最宜。钟云:“中见”非目境也,就琴中见之,耳根灵妙(“中见愁猿”句下)。又云:妙达乐理乐情,在此一语(“吾但写声”二句下)。又云:六字不尽(末二句下)。

明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太白《梦游天姥吟》《幽涧泉吟》《鸣皋歌》《谢朓楼饯别叔云》《蜀道难》诸作,豪迈悲愤,《骚》之苗裔。

明末清初贺贻孙《诗筏》

# 松响猿吟,从琴中写出,俱可以例涧泉也。纵笔挥洒,泠泠有声。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此琴操也。松响猿吟,写出凄清幽怨之音,曲涧泉声,泠然在耳。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严云:“善手”二句,神器俱来,妙尽琴理。又云:“寂历”云云,空踪可想,无典实可寻,此等句真妙绝千古。又云:末六句,妙得铿尔。

不详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温庭筠《清平乐·洛阳愁绝》

下一篇:唐·王勃《冬郊行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