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shì
jīn
tài
háng
huí
chē
jìng
tuō
wàn
jiē
diāo
suì
shǎo
kuàng
duō
bái
yōu
hún
gòng
xiāo
shuò
róng
guì
dāng
shí
chūn
huá
zhào
zhuó
rén
fēi
kūn
shān
ān
cháng
cuǐ
cuò
shēn
xiǔ
róng
míng
zài
lín

译文

如今世间道路如同太行山般艰险,想要回车却不知何处依托。世间万物都已凋零枯萎,于是很少有能让人快乐的事。空旷的原野上有许多白骨,幽灵们一同消散磨灭。荣华富贵应当趁及时获取,就像春天的花朵应尽情绽放。人并非昆仑山的美玉,怎么能长久地璀璨夺目。希望身死之后能名垂不朽,让荣耀的名声留在麒麟阁。

逐句剖析

"世路今太行":如今世间道路如同太行山般艰险,

# 世路今太行:刘孝标《广绝交论》:“世路险,一至于此!太行、孟门,岂云崭绝?”

"回车竟何托":想要回车却不知何处依托。

# 何托:无所依托。,回车:回归,回头。

"万族皆凋枯":世间万物都已凋零枯萎,

# 万族:万物。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遂无少可乐":于是很少有能让人快乐的事。

"旷野多白骨":空旷的原野上有许多白骨,

"幽魂共销铄":幽灵们一同消散磨灭。

"荣贵当及时":荣华富贵应当趁及时获取,

"春华宜照灼":就像春天的花朵应尽情绽放。

# 春华:少年时光。

"人非昆山玉":人并非昆仑山的美玉,

# 昆山:《韩诗外传》卷六:“玉出于昆山。”

"安得长璀错":怎么能长久地璀璨夺目。

# 璀错:光辉灿烂。

"身没期不朽":希望身死之后能名垂不朽,

"荣名在麟阁":让荣耀的名声留在麒麟阁。

# 麟阁:即麒麟阁,在汉未央宫内。汉宣帝甘露三年,画功臣霍光、张安世、苏武等十一人图像于阁上。见《汉书·苏武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拟古十二首(其七)》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世路艰难和人生无常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思考以及对功名的追求。诗中“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描绘了世路的艰难,而“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则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劝诫人们珍惜时光,追求荣华富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不朽名声的向往。全诗语言豪迈,风格沉郁,充满了深刻的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人通过“旷野多白骨”与“荣贵当及时”的对比,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功名的追求。用典:诗中“荣名在麟阁”引用了麒麟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不朽名声的向往。直抒胸臆: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使情感表达更加直接。

2. 分段赏析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开篇便将世间道路比作太行山路,太行山路崎岖险峻,借此形容人生之路充满艰难险阻。“回车”一词,暗示面对艰难的世路,诗人想要折返却无处依托,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中迷茫无助的状态,奠定了全诗沉重压抑的情感基调。​“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此句描绘出世间万物皆呈现出凋敝枯萎的景象,由此使得诗人感到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让自己快乐起来。通过对万物凋零这一宏观景象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悲观,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衰败与不如意。​“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诗人将视角转向旷野,展现出旷野中遍布白骨的凄惨画面,那些死去之人的幽魂也仿佛在逐渐消散。这一描写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百姓在苦难中死去,白骨暴露荒野,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悲剧色彩,也体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悲愤。​“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在前面描写社会黑暗的基础上,诗人发出感慨,认为人应当及时追求荣贵,就如同春天的花朵应尽情绽放光彩一般。这里诗人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追求荣华富贵的思想,这是在对现实失望后的一种无奈选择,也是对人生短暂的一种感慨。​“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昆山玉乃美玉,珍贵且璀璨。诗人以昆山玉自比,说人并非像昆山玉那样,怎能长久地闪耀光芒。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难以长久施展、人生难以长久辉煌的无奈与叹息,也暗示了在现实环境下,个人的才能与抱负容易被埋没。​“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诗人最后表示,希望自己身死之后能够不朽,将荣耀之名留在麒麟阁上。麒麟阁是古代为表彰功臣而设立的地方,诗人渴望留名于此,体现出他虽然对现实失望,但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即便身处困境,也未放弃对理想和荣誉的追求,这一结尾展现出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颀《留别王卢二拾遗》

下一篇:唐·赵嘏《喜张濆及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