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燕海上来":一只燕子从海上来,
"一燕高堂息":一只燕子在高堂栖息。
"一朝相逢遇":一天偶然相逢相遇,
"依然旧相识":仍然好像是旧相识。
"问余来何迟":问我为何来迟,
# 余:一作我。
"山川几纡直":山川道路有多少曲折。
"答言海路长":回答说海路漫长,
"风驶飞无力":风大飞行无力。
"昔别缝罗衣":过去分别时缝制罗衣,
"春风初入帏":春风刚刚吹入帷幕。
"今来夏欲晚":如今到来夏天将要结束,
"桑扈薄树飞":桑扈在稀疏的树间飞。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却好学有俊才,为沈约所赏。初为吴兴太守柳恽主簿,后任奉朝请等职。曾私撰《齐春秋》,因武帝认为不实而书焚官免,又奉命撰《通史》,未竟而卒。吴均才气俊迈,“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文坛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多为赠答、送别、游览之作。他的诗格调清丽,音韵和谐,属于典型的齐梁体,但语言明畅,用典妥帖,无堆砌之弊。其散文如《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文辞骈偶,写景如画,文笔清隽简净;其《檄江神责周穆王璧》《饼说》二文,于俳谐中寄寓不平之意。主要作品有《山中杂诗》《赠王桂阳别诗》《送柳吴兴竹亭集诗》等。明人辑有《吴朝请集》。
1. 分段赏析
“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开篇描绘了两只燕不同的来路,一只从海上来,一只在高堂栖息,它们偶然相逢,却似旧相识,以燕的相逢巧妙地引出人与人的相逢,富有情趣。“问余来何迟,山川几纡直。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通过燕的对话,一问一答,询问为何来迟,回答是海路漫长,风大难以飞行,实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经历的种种不易。“昔别缝罗衣,春风初入帏。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回忆过去分别时的情景,春风初入帏时缝罗衣,如今夏天将晚,桑扈在薄树间飞,以季节的变化和景物的更迭,感慨时光的流逝,强化了久别重逢的情感。
上一篇:南北朝·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云》
下一篇:南北朝·虞羲《咏霍将军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