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鸿戏江潭":轻快的飞鸿戏耍在水边,
# 轻鸿戏江潭:“轻鸿”二句以“轻鸿”喻傅都曹,以“孤雁”喻己。轻鸿:轻捷善飞的天鹅。鸿:鸿鹄,即天鹅。潭:水崖。
"孤雁集洲沚":离群的孤雁栖息在小渚。
# 洲沚:水中的洲岛,沚:水中小洲。,集:鸟栖止曰集。
"邂逅两相亲":不期而遇竟能相爱相亲,
# 邂逅:不期而遇。
"缘念共无已":情意深长彼此永无终止。
# 无已:无止。,缘念:这里指两人相遇是有缘且感情好。
"风雨好东西":遭风遇雨只得东西分飞,
# 好:喜好。
"一隔顿万里":顷刻之间便已相隔万里。
# 顿:顿时。
"追忆栖宿时":回想那双宿双栖的情景,
# 栖宿时:指住在一起时。,追忆:回忆。
"声容满心耳":你的音容充满我的心耳。
# 声容:声音容貌。
"落日川渚寒":落日使小洲的寒意转浓,
# 川渚:江中小洲。
"愁云绕天起":愁云更绕天际弥漫而起。
"短翮不能翔":短小的翅膀哪能高飞远翔,
# 短翮:言翅膀短,不能高翔。翮:这里指翅羽。
"徘徊烟雾里":孤独徘徊在寒烟浓雾里。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临海王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长于乐府,尤擅七言之作,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影响深远。其诗多不平之慨,表现了寒门之士积极进取的愿望和对士族专权现状的不满。亦擅赋及骈文。代表作品有乐府诗《拟行路难》十九首、赋《芜城赋》、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著有《鲍参军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别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傅都曹从偶然相遇、亲切订交,到因风雨而分离,再到设想别后自己的孤单寂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比喻:“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以轻鸿喻傅都曹,借孤雁以自指,借以表达诗人对朋友的留恋与怀念之情。
3. 分段赏析
开篇“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诗人运用传统比兴手法,以“轻鸿”喻傅都曹,“孤雁”自比。“轻”字精准勾勒出鸿鸟嬉戏江潭时的悠然自得、灵动洒脱之态,暗合古人以鸿鹄象征清高、志存高远之意;“孤”字则生动描绘出雁形单影只、独栖洲渚的寂寥落寞,契合凫雁迹近微贱的意象内涵。“戏江潭”的欢畅与“集洲沚”的孤寂,一动一静,不仅形成鲜明对比,更巧妙暗示了二人身份、境遇的悬殊差异,为后文的相遇、相知、相别埋下伏笔。“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两句,看似质朴平实,却蕴含深厚情谊。“邂逅”一词点明二人相遇的偶然,“两相亲”直白展现出二人初次见面便一见倾心、亲密无间的融洽场景。“缘念共无已”更进一步,强调双方因缘分结下的情谊深厚绵长,思念永无止境,且这种情感是相互的,双向奔赴。诗人以平淡之笔,将二人真挚深厚的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出举重若轻的高超艺术手法。“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两句,“风雨”象征着人生中的变故与无常,诗人采用倒装手法,言风雨方向各异,致使鸿与雁不得不各自东西、分道扬镳。“顿万里”运用夸张修辞,极言分别之突然、距离之遥远,生动地传达出世事无常、命运弄人的无奈与悲怆,凸显出离别的苦涩与不舍之情。“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诗人转换视角,从侧面展现别后的思念之情。他设想分别之后,回忆往昔与友人共处的时光,友人的音容笑貌将不断在脑海中浮现,萦绕于心、回荡在耳畔。这种不直接抒情,却通过对回忆场景的描绘,含蓄而深沉地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令人动容。“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诗人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日暮景象。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川渚之上,寒意渐生;天空中愁云密布,弥漫天际。“落日”本就带有孤寂落寞的情感色彩,“寒”字既点明环境的寒冷,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愁云”直接点明诗人忧愁的心境,景中含情,情与景交融,将诗人的离愁别绪渲染得浓郁而深沉。结尾“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诗人以“短翮”自喻,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境、抱负难以施展的无奈与痛苦。“徘徊烟雾里”则进一步刻画诗人迷茫彷徨、找不到方向的状态,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孤立无援。好友远别,无人倾诉,诗人在赠别之际,触景生情,自伤身世,情感真挚而自然,使整首诗的情感表达达到高潮。
4. 作品点评
《赠傅都曹别》全诗于戛然而止处蕴含着情韵悠长的余味,读来令人赞叹不已。
# “风雨”二句,殊似汉人。
清陈祚明
# 诗分三层看,前四句,追念前日之偶聚契合。中四,正叙目前之忽散系思。后四,遥计后日之独居难聚,纯以鸿雁为比,犹是古格。
清张荫嘉
# 这首诗虽间有叙事、写景,但句句含情,既见于“戏”“集”之前,也见于晤面之后,更见于别后之思,通篇充满真情厚意。
近现代原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艾治平
下一篇:南北朝·朱超《舟中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