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金络头":青色大马金笼头,
# 络头:马羁,笼头。,骢马:青白杂毛的马。
"锦带佩吴钩":腰间锦带挂吴钩。
# 吴钩:吴地所产的一种宝刀,似剑而曲。
"失意杯酒间":杯酒之间不如意,
# 失意:不遂心。
"白刃起相雠":拔刀而起相格斗。
# 相雠:互相结为仇敌。雠,同“仇”。
"追兵一旦至":一旦追兵来逮捕,
# 追兵:追捕少年的官兵。
"负剑远行游":背剑远走天下游。
"去乡三十载":一去故里三十年,
# 去:离开。
"复得还旧丘":今日终得还旧土。
# 旧丘:老家。丘,古时田里的划分单位,“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升高临四关":登高俯瞰四方关,
# 四关:四个关口。据说洛阳有四关,东为成皋,南伊阙,北孟津,西函谷。,临:从高处往下看。,升高:登高。
"表里望皇州":京城里外尽收眼底。
# 皇州:京城。,表里:内外。
"九涂平若水":京城的纵横大路极其平坦,
# 九涂:又作“九衢”。指京城内的交通要道。衢,道路。古时京城制度,纵横大道皆九条,所以称九衢。
"双阙似云浮":宫殿高得和天空的云彩一样。
# 双阙:宫门外的两个楼观。古时在宫门外建二台,上面修成楼观,中留空阙作为过道,所以叫作阙。双阙在这里是指宫殿。
"扶宫罗将相":皇宫左右住将相,
# 罗:罗列。,扶宫:夹宫。扶,沿、循。
"夹道列王侯":大道两旁住王侯。
"日中市朝满":正午街市人潮涌,
# 市朝满:市中聚满了人群,以喻京城中追求利禄的人很多。,日中:中午。
"车马若川流":车马川流无尽头。
"击钟陈鼎食":鸣钟列鼎宴豪贵,
# 鼎:古时烹煮用的器物,一种金属制成的三足两耳的锅。,钟:古时的一种打击乐器。
"方驾自相求":贵族官僚们车马拥挤地忙着去互相逢迎干求。
# 自相求:互相追求。,方驾:并车而行。
"今我独何为":如今我独何所困?
"埳壈怀百忧":坎坷满怀百般愁。
# 埳壈:同“坎廪”,穷困不遇的样子。埳:一作“坎”。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临海王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长于乐府,尤擅七言之作,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影响深远。其诗多不平之慨,表现了寒门之士积极进取的愿望和对士族专权现状的不满。亦擅赋及骈文。代表作品有乐府诗《拟行路难》十九首、赋《芜城赋》、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著有《鲍参军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代结客少年场行》是由南朝宋鲍照创作的一首以游侠为题材的乐府诗,鲍照以侠客的个体命运为切入点,通过少年意气到中年困顿的生命轨迹,对比江湖与都城的生存状态,既抒发个人不平,也折射出南朝社会浮华背后的虚无与压抑。
2. 写作手法
承上启下:“离乡三十载,终得返旧丘。”这十字凝聚了三十年漂泊流离的辛酸,以及劫后余生的复杂情感。叙述简练至极,却饱含深沉低回的情感。时光荏苒,岁月催人老,这两句承上启下,成为连接少年侠气与暮年感慨的重要纽带。比喻:“九途平若水,双阙似云浮。”中“九途”即“九衢”,“平若水”以“水”描绘京城大道的纵横平坦,“似云浮”以“云彩”烘托宫殿的巍峨高耸。两个比喻,写出了皇城大道宽阔平整、双阙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互文:“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描绘了富丽的宫殿和宽阔的大道两旁,遍布着王侯将相的宅邸。通过从不同角度展现同一内容,使得表达更加条理分明、语言生动活泼,从而达到了更为完美的表意效果。反问:“今我独何为,埳壈怀百忧。”这两句以反问作结,将自身所经历的艰难与忧患,与上文回京后目睹的繁华盛景形成鲜明对比。一者兴盛,一者衰败,令人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尽悲辛。“怀百忧”正是“负剑远行游”的必然归宿,表面上似有悔意,实则寄托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深深不平。言外之意,发人深省,意味深长。
3. 分段赏析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展现了任侠少年的飒爽英姿。一出场便给人以色彩鲜明、气宇不凡的印象。“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仇”描绘了少年尚武任侠的性格。稍有不快便拔剑而起,白刃相对,结为仇敌,展现了主人公年少时的血气方刚以及热衷骑射饮宴的豪侠之气。“失意”四句,一句一意,彼此关联,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读来既流畅清晰,又起伏跳跃,展现出一种迅疾的节奏感,与所表达的紧张激烈内容完美契合。至于少年“失意”的缘由,诗人在前文有所隐晦,但若结合后半篇仔细推敲,答案依然不难寻得。“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官府追捕一到,他们便背剑远走他乡。这正是古代“游侠儿”的典型形象,此句既承接上文,又为下文情节铺垫过渡。“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描绘了一位任侠少年的逃亡归来。少年时期血气方刚,争强好胜,一次酒席间的小小口角也可能引发生死搏斗,导致追兵缉捕,不得不亡命天涯。转眼间三十年过去,如今重回故乡,却发现自己一事无成,而人生已步入暮年,其中的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可以想象,这些年主人公历经风雨沧桑,早已不再是当年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升高临四关,表里望皇州”。先写登高远眺,俯瞰四方关口,再由外及内眺望京城。作者随着视角的每一次转换,诗句也随之展现出一个新的境界。“九途平若水,双阙似云浮”。九途即是九衢,指的是京城内的交通要道,双阙则是宫门外的两个横观。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以“水”形容京城道路的平坦宽阔,以“云彩”形容宫殿之高耸入云。本体与喻体巧妙结合,渲染出一种宏大的气势。“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这两句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描写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大道两旁排列着众多将相王侯的府邸。一个内容通过两个角度展现,条理清晰、词句生动活泼,使表达更为完美。“日中市朝满,车马若川流。”描绘了集市中人群熙攘、车水马龙的景象,借此比喻京城中追逐名利之人众多。“击钟陈鼎食,方驾自相求。”整句意为:贵族官僚敲钟列鼎而宴饮,极尽奢华;车马络绎不绝,奔走于互相逢迎与攀附之间。此层次生动展现了京城王侯将相奢侈豪华的生活及相互依附的风气。读者不仅能看到富丽堂皇的皇宫殿宇,还能感受到“扶宫”、“夹道”的王侯府邸与将相门第,以及他们争名逐利的日常生活和种种丑态。世态人情尽显其中,这是诗人对当时不合理封建门阀制度最形象、最深刻的揭露与批判。“今我独何为,埳壈怀百忧。”以两句反问收尾,借自身坎坷多忧的境遇,对比上文所描绘的京城繁华盛景,一衰一盛,形成鲜明对照,令人深感其中蕴含的无尽悲凉。“埳壈怀百忧”实则是“负剑远行游”的必然结果。表面上似有悔恨之意,实则寄托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限愤懑,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4. 作品点评
这篇诗在艺术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语言精炼自然,形象生动鲜明,音韵和谐优美,富有深长韵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诗中几乎看不出当时盛行的“绮丽”文风对其产生的影响,这一点尤为可贵。
# “九涂平若水,双阙似云浮”——此亦古诗蹉对句法。
元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
# 搔首平生,抚怀悲咤,是讽伏枥诗,击壶尽裂。
明陆时雍《古诗镜》
# 词锋俊仄,写任侠正自当行,故更觉俶诡不伦。又云:凡炼对语不难,单语难;奇语不难,常语难。此特以单语常语妙。
明孙鑛《文选集评》
# 满篇讥诃,一痕不露。
明末清初王夫之《船山古诗评选》
# 壮心坌涌,一气所流,鸿亮无累。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 以极兴头起,以极冷寂收,少年为侠,究竟何益。
清方伯海《文选集评》
# 凡观古人之诗,却不在实实字面,却在几个虚字上,却又是无要紧虚字。如此诗之“去乡三十载”,人鲜不以为过文语耳,殊不知一篇关锁全在此句。
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十一》
# 结语作悔艾之词,于诗教合矣。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此诗用意稍浮,无甚精深,而词气壮丽。起六句,追叙少时豪侠之失。“去乡”二句,结上起下,顿束。“升高’以下,为旴豫之悔,亦所以为讽也。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 《结客少年场行》,言轻生重义,慷慨以立功名也。
《乐府解题》
下一篇:南北朝·鲍令晖《古意赠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