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zhī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范云浏览量:2
yíng
yíng
shuǐ
biān
kōng
lián
jīng
wèi
liú
wèi
tián
cùn
qíng
bǎi
chóng
jié
xīn
wàn
chù
xuán
yuàn
zuò
shuāng
qīng
niǎo
gòng
shū
míng
jìng
qián

译文

织女独坐在清浅的银河边。每个夜晚,她只能独自哀伤。她甘愿像神话中衔石填海的精卫一样付出艰辛。但银河终究无法被填平。相思之情如丝线千缠万绕。一颗心仿佛被牵挂悬挂在无数角落。她渴望化作一对青鸟。在明镜前比翼双飞。

逐句剖析

"盈盈一水边":织女独坐在清浅的银河边。

"夜夜空自怜":每个夜晚,她只能独自哀伤。

"不辞精卫苦":她甘愿像神话中衔石填海的精卫一样付出艰辛。

"河流未可填":但银河终究无法被填平。

"寸情百重结":相思之情如丝线千缠万绕。

"一心万处悬":一颗心仿佛被牵挂悬挂在无数角落。

"愿作双青鸟":她渴望化作一对青鸟。

"共舒明镜前":在明镜前比翼双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织女诗》是南朝诗人范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以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为题材,借神话写人间相思之苦。诗中“盈盈一水边”开篇点明银河阻隔的意象,后文通过“夜夜空自怜”等句,刻画织女孤独自伤的形象,暗喻人间恋人被迫分离的哀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齐梁文学家,“竟陵八友”之一

范云(451~503),南朝齐梁文学家。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人。仕宋、齐两代,后助梁武帝登位,为吏部尚书,封霄城县侯,官至尚书右仆射。后卒于任上,谥号为文。范云为齐梁文坛领袖人物之一,与谢朓、沈约等人同居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为“竟陵八友”之一。其诗文俱工。钟嵘《诗品》将其与丘迟并列,称“范诗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别诗》中的“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历来被推为名句。代表作品有《赠张徐州稷》《古意赠王中书》《效古》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望织女诗》是一首写神话传说题材的五言古诗,借织女夜夜独守银河、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景象,写出了爱情受阻的无奈与痛苦;又以“精卫填海”的想象和“青鸟”“鸾鸟”的典故,体现了主人公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追求和长相厮守的美好愿望。

2. 写作手法

用典:“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化用《汉武故事》中七月七日青鸟为西王母与汉武帝传信的典故。诗中青鸟被赋予​​爱情使者​​的象征意义,既呼应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七月七日),又暗示对跨越银河阻隔的渴望。青鸟作为神话中沟通天地的媒介,被转化为人间相思的桥梁,使“愿作双青鸟”的祈愿兼具神话浪漫与现实深情。化用:“​​盈盈一水边​​”直接借用“盈盈一水”的意象,以银河阻隔象征恋人分离。但将“脉脉不得语”的含蓄哀怨转为“​​夜夜空自怜​​”的直白悲叹,强化了织女夜夜独守的孤独。

3. 分段赏析

首二句“盈盈一水边,夜夜空自怜”化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意境,以“盈盈”状写银河清澈浅淡的样子,暗喻牛郎织女仅一水之隔却咫尺天涯的无奈,画面中织女夜夜独守银河之畔的孤独身影跃然纸上。“空自怜”三字直白道出她无人倾诉的悲苦,叠词“夜夜”强化了时光漫长的煎熬感,让读者自然生发出对人间离别的共情。三、四句“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笔锋突转,借精卫填海的典故写织女欲以坚韧毅力填平银河的幻想,“不辞苦”的决心与“未可填”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既赞颂了爱情冲破阻隔的执着,又隐含对命运不可抗的悲叹。这种“抗争与无奈”的交织,让情感张力陡然增强。五、六句“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以夸张手法刻画内心:“寸情”与“百重结”、“一心”与“万处悬”的反差,将相思之苦化作可感的形象——情思如千丝万缕缠绕于心,心神因牵挂而飘摇无依,质朴的语言中透着回肠荡气的力量。结尾“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融合两个神话意象:“青鸟”化用《汉武故事》中爱情使者的典故,“明镜”反用《鸾鸟诗序》中鸾鸟对影悲鸣的典故两典融合,既保留神话色彩,又赋予“团圆”的积极寓意。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借牛女之事抒怀,作者舍弃常见的“鹊桥”传说,转而化用“精卫填海”的神话,将填海意象巧妙转换为填河。这一用典的灵活变化,较之“鹊桥”传说,更能凸显诗中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寻与至死不渝的坚贞,对深化主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两句,通过“寸情”、“一心”与“百重”、“万处”的强烈对举,将相思之苦具象化——那百转千回的郁结情思与仿佛悬于万处的忐忑心意,不仅极写感情的复杂深重与心绪的难以承受,更颇具回肠荡气之致。全诗自然圆润如行云流水,风格清新隽永。钟嵘《诗品》评范云诗“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望织女》一诗正是这一艺术特色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范云《数名诗》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中兴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