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ēng
xuán
chàng
lóu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浏览量:2
wēi
fēng
dài
běi
gāo
dǐng
nán
cén
zhōng
yǒu
líng
fēng
xiè
huí
wàng
chuān
zhī
yīn
àn
xiǎn
měi
zēng
jiǎn
tuān
píng
qiǎn
shēn
shuǐ
liú
běn
sān
pài
tái
gāo
nǎi
lín
shàng
yǒu
qún
yǒu
guī
xīn
luò
huī
yìng
cháng
yǎng
jǐng
zhú
shì
xún
yún
shēng
lǐng
zhà
hēi
xià
bàn
yīn
xìn
měi
fēi
shì
chōu
zān

译文

险峻的山峰连接着北面的土山,高高的山顶超出南面的山岭。楼中有凌风的台榭,回望可见河流的北岸。河岸险峻程度不断变化,水流时急时缓、忽深忽浅。水流本分成三股,楼台因高峻可俯瞰四方。楼上有我这离乡之人,心中充满归乡的渴望。落日余晖映照长河,灿烂的光芒照亮水滨。云霞突起,山岭突然变黑,夕阳西下,溪流一半笼罩在阴影中。这里虽然美丽,但不是我的故乡,为何还不弃官归隐呢?

逐句剖析

"危峯带北阜":险峻的山峰连接着北面的土山,

"高顶发南岑":高高的山顶超出南面的山岭。

"中有陵风榭":楼中有凌风的台榭,

"回望川之阴":回望可见河流的北岸。

"岸险每增减":河岸险峻程度不断变化,

"湍平互浅深":水流时急时缓、忽深忽浅。

"水流本三派":水流本分成三股,

"台高乃四临":楼台因高峻可俯瞰四方。

"上有离羣客":楼上有我这离乡之人,

"客有慕归心":心中充满归乡的渴望。

"落晖映长浦":落日余晖映照长河,

"炴景烛是浔":灿烂的光芒照亮水滨。

"云生岭乍黑":云霞突起,山岭突然变黑,

"日下溪半阴":夕阳西下,溪流一半笼罩在阴影中。

"信美非吾土":这里虽然美丽,但不是我的故乡,

"何事不抽簪":为何还不弃官归隐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登玄畅楼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的诗。诗围绕登楼所见所感展开,前八句着力描绘玄畅楼周边的自然景观,“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以雄浑笔触勾勒山势,“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细腻刻画水流变化,展现出山水的壮美与灵动;后六句则由景生情,“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点明诗人作为离乡之人的身份,借“落晖”“云生”“日下”等景象渲染氛围,最终以“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直抒胸臆,表达出虽眼前景色优美,但因非故乡而萌生归隐之意。全诗将山水风光与思乡归隐之情紧密结合,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南北朝诗歌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摹,又体现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齐梁文学家,永明诗体代表人物

沈约(441~513),南朝齐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人,为“竟陵八友”之一。曾在南朝宋、齐两朝做官,后来帮助梁武帝萧衍登上皇位,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封为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沈约与谢朓、王融诸人之作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其诗重藻饰,部分诗作语言清新。他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诗区别、调和四声,避免八病,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起重要作用,曾据旧本撰成《宋书》,又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代表作品有《早行逢故人》《早发定山》《别范安成》等。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便以磅礴的气势描绘出玄畅楼所处环境的险峻与雄伟。北面的山峰高耸险峻,与土山相连,南面的山岭顶部高高突起,一个“带”字和一个“出”字,生动地勾勒出山脉连绵起伏、巍峨耸立的态势,为全诗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中有陵风榭,回望川之阴”,诗人将视角转向楼中的风榭,站在此处回望,河流的北岸尽收眼底。紧接着“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细致地描写河流两岸的景象。河岸时而险峻,时而平缓,河水时深时浅,水流分成三股,而玄畅楼因地势高峻,可以俯瞰四方。这几句诗通过对山水形态的细腻刻画,展现出大自然的奇妙与多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笔锋一转,点明诗人作为离乡之人的身份,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归乡之情。随后“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诗人通过描写落日余晖映照长河、云霞突起山岭变黑、夕阳西下溪流半阴等景象,营造出一种苍茫、寂寥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寂。最后“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诗人直抒胸臆,尽管眼前的景色如此美丽,但这里终究不是自己的故乡,为何还不弃官归隐呢?“抽簪”意为弃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使诗歌的情感达到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鲍照《秋夜诗》

下一篇:南北朝·何逊《闺怨诗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