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áng
sān
cháo
yuè
shí
jiǔ
shǒu
·
·
yín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浏览量:2
chē
tóng
guǐ
xíng
tóng
lún
lái
wàn
guó
xiāng
jiǔ
bīn
yán
qún
hòu
cháo
jìn
chén
shí
xíng
yuè
xīn
chuāng
zòu
yín
gǔn
yào
chén
huáng
xún
xún

译文

车辆轮距相同,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相同。万国使节来朝,以九宾之礼接待宾客。迎接诸侯们入朝,让忠臣们前来朝拜。礼仪依时施行,音乐每日更新。敲击夷则律钟,演奏雅乐《寅》。帝王衮服闪耀光芒,诸侯进献的玉帛陈列整齐。仪态端庄肃穆,帝王谦和温顺。

逐句剖析

"车同轨":车辆轮距相同,

"行同伦":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相同。

"来万国":万国使节来朝,

"相九宾":以九宾之礼接待宾客。

"延群后":迎接诸侯们入朝,

"朝荩臣":让忠臣们前来朝拜。

"礼时行":礼仪依时施行,

"乐日新":音乐每日更新。

"摐夷则":敲击夷则律钟,

"奏雅寅":演奏雅乐《寅》。

"衮衣曜":帝王衮服闪耀光芒,

"玉帛陈":诸侯进献的玉帛陈列整齐。

"仪抑抑":仪态端庄肃穆,

"皇恂恂":帝王谦和温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五·寅雅)》是南朝梁代文学家沈约创作的宫廷雅乐组诗之一。此诗专为王公出入朝会场合而作,全篇以三言句式构建出严整的礼仪节奏。前四句以“车同轨,行同伦”起兴,展现天下一统的盛世图景;中四句通过“延群后,朝荩臣”等场景描写,铺陈诸侯朝觐的隆重场面;最后以“衮衣曜,玉帛陈”等意象收束,将庄重典雅的宫廷礼仪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语言凝练庄重,韵律整齐铿锵,充分体现了南朝宫廷雅乐“礼乐相济”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齐梁文学家,永明诗体代表人物

沈约(441~513),南朝齐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人,为“竟陵八友”之一。曾在南朝宋、齐两朝做官,后来帮助梁武帝萧衍登上皇位,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封为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沈约与谢朓、王融诸人之作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其诗重藻饰,部分诗作语言清新。他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诗区别、调和四声,避免八病,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起重要作用,曾据旧本撰成《宋书》,又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代表作品有《早行逢故人》《早发定山》《别范安成》等。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车同轨,行同伦。来万国,相九宾。延群后,朝荩臣。礼时行,乐日新。”开篇以儒家礼制理想“车同轨,行同伦”切入,确立诗歌的政治基调;“来万国,相九宾”通过万国朝贡、宾客礼仪的铺陈,展现梁朝的国际影响力;“延群后,朝荩臣”进一步细化朝觐场景,突出君臣有序的礼制秩序;末句“礼时行,乐日新”点明主题,强调礼乐制度随时代发展而更新,暗含对梁武帝治世的颂扬。“摐夷则,奏雅寅。衮衣曜,玉帛陈。仪抑抑,皇恂恂。”转入具体仪式场景,“摐夷则”(敲击夷则律钟)、“奏雅寅”(演奏雅乐“寅”)以音乐渲染庄严氛围;“衮衣曜”(帝王衮服闪耀)、“玉帛陈”(诸侯进献玉帛)通过服饰与礼物的华美,强化视觉上的奢华感;末句“仪抑抑,皇恂恂”以叠词“抑抑”“恂恂”形容仪态端庄、帝王谦和,进一步烘托仪式的神圣性与帝王的威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谢灵运《作离合诗》

下一篇:南北朝·庾信《周祀方泽歌四首 其四 皇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