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shī
xíng
wén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浏览量:2
wén
jiào
nán
chí
duì
míng
yuè
lín
fēng
zhèn
rén
zhī
fěi
mìng
zhī
tiān
jué
bào
zhī
duǎn
huái
怀
suí
dōng
chūn
ér
āi
yuè
hǎi
shàng
zhī
jīng
shāng
yún
jiān
zhī
wèi
jiǒng
tiān
běi
chuí
zhí
fēng
zàn
xià
kūn
míng
chí
wèi
dōng
bīng
shuǐ
宿
fēi
suǒ
liú
zhù
fēi
shì
zhú
fēng
qiú
wēn
xiàng
héng
chǔ
zhí
nán
fēi
hóng
鸿
cēn
gòng
chéng
hǎi
shàng
duō
yún
cāng
máng
shī
zhōu
屿
bié
qún
xiàng
xiāo
xiāng
zhǔ
qún
sàn
xiāng
jiāng
hǎi
pàn
zhǐ
xiāng
qiè
zhòu
fēi
yǐng
xiāng
luàn
shuā
gòng
chén
zhàn
dàn
fàn
qīng
xún
jīng
bié
ān
zhī
xīn
jiǔ
dōng
shuāng
xuě
liù
fēi
rèn
qiě
yǎng
líng
yún
chì
yǎng
nòng
qīng
yīn
suǒ
wàng
qiū
dàn
lái
xiāng
xún

译文

听到夜鹤鸣叫。夜鹤鸣叫于南池。面对这孤悬的明月。迎风振翅显仪态。感叹我等资质浅薄。没有天赐的高贵禀赋。怀抱局促的短浅心怀。随四季更迭而悲欢。悲叹海面上受惊的野鸭。哀伤云间离散的孤鹤。离群的鹤从前未曾离开。从遥远北方振翅而来。忽遇狂暴疾风骤起。暂时飞落在昆明池。又惧寒冬冰面封冻。水边栖息并不适宜。想停留却无法久住。欲去却已力竭难飞。顺势追逐疾风而去。为求温暖飞向衡楚。又遇到南飞的鸿雁。参差不齐结成伴侣。海上多云雾弥漫。苍茫中洲屿尽失方向。自此告别旧日同伴。独自飞向潇湘水渚。故旧始终不离不弃。相互依偎在江海畔。夜晚停歇时羽毛相互贴近。昼飞时身影交错忙。梳理羽毛同沉浮。在清澈水滨中泛游。既然不曾经历离别。怎知眷恋同伴心。深冬背负霜雪重。六片羽翼沉重难以飞翔。暂且养护凌云的翅膀​​。俯仰之间自奏清音。殷切期盼浮丘仙人。早晚前来相寻访。

逐句剖析

"闻夜鹤":听到夜鹤鸣叫。

"夜鹤叫南池":夜鹤鸣叫于南池。

"对此孤明月":面对这孤悬的明月。

"临风振羽仪":迎风振翅显仪态。

"伊吾人之菲薄":感叹我等资质浅薄。

"无赋命之天爵":没有天赐的高贵禀赋。

"抱局促之短怀":怀抱局促的短浅心怀。

"随冬春而哀乐":随四季更迭而悲欢。

"懿海上之惊凫":悲叹海面上受惊的野鸭。

"伤云间之离鹤":哀伤云间离散的孤鹤。

"离鹤昔未离":离群的鹤从前未曾离开。

"迥发天北垂":从遥远北方振翅而来。

"忽值疾风起":忽遇狂暴疾风骤起。

"暂下昆明池":暂时飞落在昆明池。

"复畏冬冰合":又惧寒冬冰面封冻。

"水宿非所宜":水边栖息并不适宜。

"欲留不可住":想停留却无法久住。

"欲去飞已疲":欲去却已力竭难飞。

"势逐疾风举":顺势追逐疾风而去。

"求温向衡楚":为求温暖飞向衡楚。

"复值南飞鸿":又遇到南飞的鸿雁。

"参差共成侣":参差不齐结成伴侣。

"海上多云雾":海上多云雾弥漫。

"苍茫失洲屿":苍茫中洲屿尽失方向。

"自此别故群":自此告别旧日同伴。

"独向潇湘渚":独自飞向潇湘水渚。

"故群不离散":故旧始终不离不弃。

"相依江海畔":相互依偎在江海畔。

"夜止羽相切":夜晚停歇时羽毛相互贴近。

"昼飞影相乱":昼飞时身影交错忙。

"刷羽共浮沉":梳理羽毛同沉浮。

"湛澹泛清浔":在清澈水滨中泛游。

"既不经离别":既然不曾经历离别。

"安知慕侣心":怎知眷恋同伴心。

"九冬负霜雪":深冬背负霜雪重。

"六翮飞不任":六片羽翼沉重难以飞翔。

"且养凌云翅":暂且养护凌云的翅膀​​。

"俯仰弄清音":俯仰之间自奏清音。

"所望浮丘子":殷切期盼浮丘仙人。

"旦夕来相寻":早晚前来相寻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八咏诗(夕行闻夜鹤)》是南北朝文学家沈约创作的杂言诗,以夜鹤为意象展开哲思。全诗通过描绘孤月、疾风、沧海等自然场景,刻画夜鹤离群南飞的漂泊历程,暗喻人生际遇的起伏与对自由的向往。诗中“伊吾人之菲薄,无赋命之天爵”等句直抒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势逐疾风举,求温向衡楚”则展现对生存困境的抗争。沈约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怀才不遇的怅惘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怀熔铸于夜鹤形象中,既体现了南朝诗歌工于咏物的特点,又突破了单纯模山范水的窠臼,在咏物中蕴含深沉的哲理与情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齐梁文学家,永明诗体代表人物

沈约(441~513),南朝齐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人,为“竟陵八友”之一。曾在南朝宋、齐两朝做官,后来帮助梁武帝萧衍登上皇位,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封为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沈约与谢朓、王融诸人之作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其诗重藻饰,部分诗作语言清新。他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诗区别、调和四声,避免八病,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起重要作用,曾据旧本撰成《宋书》,又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代表作品有《早行逢故人》《早发定山》《别范安成》等。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金华志》记载:南齐隆昌元年,太守沈约于玄畅楼创作《八咏诗》,时称绝唱,后人遂将玄畅楼更名为八咏楼。沈约任东阳太守期间主持修建元畅楼,楼成后创作《登台望秋月》《会圃临春风》《岁暮悯衰草》《霜来悲落桐》《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东》八首组诗,合称“八咏诗”,后世亦简称“八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闻夜鹤。夜鹤叫南池。”此句以夜鹤鸣叫破题,通过听觉意象营造孤寂氛围。南池作为地理坐标,暗示时间与空间的凝滞感,鹤鸣与静夜形成张力,为后文人生感慨埋下伏笔。“对此孤明月。临风振羽仪。”此句孤月与临风振翅的鹤形成视觉对照,既凸显鹤的孤高姿态,又以“孤”字暗喻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投射。“振羽仪”既写鹤的自然动作,亦隐含对仪态风骨的象征性赞美。“伊吾人之菲薄。无赋命之天爵。”此句由物及人,直抒对命运的困惑。“菲薄”与“天爵”形成价值落差,体现对门阀制度下出身决定论的反思,呼应南朝士人对个体价值的觉醒意识。“抱局促之短怀。随冬春而哀乐。”此句以“局促”形容生命格局的局限,“冬春哀乐”将抽象情感具象化为季节轮回,展现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被动感,体现永明文学对生命短暂的哲学观照。“懿海上之惊凫。伤云间之离鹤。”此句“惊凫”与“离鹤”构成双重隐喻:前者喻世俗纷扰中的惶恐,后者指代精神超脱的渴望。通过对比强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深化主题层次。“离鹤昔未离。迥发天北垂。”此句“未离”与“暂下”形成时空悖论,暗示命运无常的突然性。天北垂的地理方位拓展诗意空间,为后续迁徙叙事建立叙事纵深感。“忽值疾风起。暂下昆明池。”此句“忽值”强化偶然性,“暂下”暗含被迫妥协。疾风作为外力象征,打破鹤的自然轨迹,映射政治动荡对士人命运的冲击。“复畏冬冰合。水宿非所宜。”此句双重困境的叠加描写:自然气候的严酷与生存环境的逼仄。通过“畏”字展现生命在自然法则前的无力感,深化悲剧意蕴。“欲留不可住。欲去飞已疲。”此句矛盾心理的精准捕捉,展现士人在出仕与归隐间的精神挣扎。“疲”字既写体力透支,亦隐喻理想受挫后的精神困顿。“势逐疾风举。求温向衡楚。”此句转折处的生存策略选择,“逐势”与“求温”揭示实用主义生存智慧。衡楚作为南方温暖地域的象征,暗示对现实困境的暂时逃避。“复值南飞鸿。参差共成侣。”此句群体意象的介入形成叙事转折。鸿雁成群与孤鹤形成对照,既暗示社交需求,又以“参差”暗含群体中的个体差异,深化存在主义思考。“海上多云雾。苍茫失洲屿。”此句环境描写的象征化处理,云雾遮蔽视线隐喻认知局限,“失洲屿”暗示精神家园的迷失,与开篇孤鹤意象形成闭环结构。“自此别故群。独向潇湘渚。”此句决绝姿态的确立,“潇湘”作为南方荒僻之地的代称,强化孤独意象。地理空间的转移对应精神层面的疏离,完成从群体到个体的叙事转向。“故群不离散。相依江海畔。”此句对群体生活的回望式描写,通过“相依”反衬前文孤独体验。江海意象的宏大与个体渺小形成空间张力,深化存在孤独的主题。“夜止羽相切。昼飞影相乱。”此句昼夜循环中的群体动态,以“切”“乱”打破静谧。动态描写反衬前文“独向”的静态孤独,形成诗歌结构的内在韵律。“刷羽共浮沉。湛澹泛清浔。”此句群体生存状态的诗意呈现,“浮沉”“湛澹”既写自然生态,亦隐喻宦海沉浮。清浔的澄澈与前文云雾形成色彩对比,暗示精神净化的可能。“既不经离别。安知慕侣心。”此句哲理性收束,通过否定句式揭示认知悖论。离别体验成为理解依恋情感的必要条件,体现南朝诗歌对情感逻辑的思辨特征。“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此句数字“九”“六”的运用增强时间质感,霜雪重负与羽翼无力形成生命重压的具象化表达,将物理困境升华为精神困境。“且养凌云翅。俯仰弄清音。”此句转折处的自我勉励,“凌云翅”呼应开篇鹤鸣意象,形成首尾结构呼应。“弄清音”将自然鸣叫转化为艺术创造,体现文人化的自我超越。“所望浮丘子。旦夕来相寻。”此句道教意象的引入完成诗意升华。浮丘子作为仙人符号,寄托对精神解脱的终极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江淹《池上酬刘记室诗》

下一篇:南北朝·沈约《园橘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