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柳家女":山阴柳家的女子,
"莫言出田墅":莫要轻看她出身乡野田舍。
"丰容好姿颜":她体态丰盈,容貌娇美,
"便僻工言语":又举止轻盈,善于言辞。
"腰肢既软弱":腰肢柔软纤细,
"衣服亦华楚":衣着更是华丽精致。
"红轮映早寒":红日初升映着早春的微寒,
"画扇迎初暑":画扇轻摇已迎接初夏的暑气。
"锦履并花纹":锦缎鞋子绣着花纹,
"绣带同心苣":丝腰带织就同心图案。
"罗繻金薄厕":罗衣外罩金箔装饰,
"云鬓花钗举":云鬓间斜插鲜花金钗。
"我情已郁纡":我心绪烦乱难舒展,
"何用表崎岖":无需再用曲折的方式倾诉。
"托意眉间黛":只能借眉间青黛传递心意,
"申心口上朱":用唇上朱红表明真心。
"莫争三春价":莫要争执青春的价值,
"坐丧千金躯":莫因一时任性毁了珍贵的身躯。
"盈尺青铜镜":盈尺青铜镜,
"径寸合浦珠":径寸合浦珍珠。
"无因达往意":法直接传递我的心意,
"欲寄双飞凫":想托双飞野鸭为我捎信。
"裾开见玉趾":裙裾轻扬露出雪白脚趾,
"衫薄映凝肤":单衣轻薄映出肌肤莹润。
"羞言赵飞燕":她羞于自比赵飞燕,
"笑杀秦罗敷":却让秦罗敷也黯然失色。
"白顾虽悴薄":我虽自愧容貌憔悴、身份低微,
"冠盖耀城隅":但冠盖光鲜,令全城瞩目。
"高门列驺驾":高门之前车马排列,
"广路从骊驹":大道之上跟着黑色小马。
"何惭鹿卢剑":哪里会输给鹿卢剑的光彩,
"讵减府中趋":怎会减损你出入官府的威仪。
"还家问乡里":回家询问乡邻,
"讵堪持作夫":这般人物,怎配做我的夫婿。
南朝齐梁文学家,永明诗体代表人物
沈约(441~513),南朝齐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人,为“竟陵八友”之一。曾在南朝宋、齐两朝做官,后来帮助梁武帝萧衍登上皇位,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封为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沈约与谢朓、王融诸人之作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其诗重藻饰,部分诗作语言清新。他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诗区别、调和四声,避免八病,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起重要作用,曾据旧本撰成《宋书》,又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代表作品有《早行逢故人》《早发定山》《别范安成》等。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婚恋题材的咏叹诗。诗中先以“丰容好姿颜”“衣服亦华楚”等句勾勒新娘的美丽与精致,继写少年为新婚备下的锦履、绣带等华物,传递珍视之意;又借“托意眉间黛”的含蓄,表少年心曲;末以“冠盖耀城隅”的自信,强调愿以身份地位护持新人,展现对婚姻的郑重与期许,整体流露出对新婚的美好祝愿与少年对家庭的责任担当。
2. 分段赏析
诗歌开篇“山阴柳家女,莫言出田墅”,以平实质朴的语言点明女子的出身——虽来自山阴柳家,却不必强调她出身乡野,隐含对其气质的肯定。“丰容好姿颜,便僻工言语”直写其外貌与才思:容貌丰美动人,言辞灵巧善谈,寥寥数语勾勒出鲜活的女子形象。“腰肢既软弱,衣服亦华楚”则从体态与服饰着笔,“软弱”二字生动写出腰肢的纤细柔美,“华楚”突出衣饰的精致华丽,形与衣的结合更显其动人。“红轮映早寒,画扇迎初暑”两句稍转笔调,以“红轮”(太阳)、“画扇”等意象渲染氛围,早寒与初暑的交替,或暗喻时光流转中对女子的持续关注,画面感与季节感交融。“锦履并花纹,绣带同心苣”聚焦细节:锦鞋绣着花纹,绣带结着同心苣(象征心意的图案),通过服饰的小物件传递出细腻的心思;“罗繻金薄厕,云鬓花钗举”继续铺陈,轻薄的罗衣缀着金箔,云鬓间斜插鲜花与发钗,层层叠叠的装饰勾勒出女子盛装的精致模样。“我情已郁纡,何用表崎岖”直抒胸臆,男子内心的郁结与烦闷跃然纸上;“托意眉间黛,申心口上朱”则以“眉间黛”(女子的黛眉)、“口上朱”(唇上的胭脂)代指女子的神情,借妆容细节传递倾慕之意,含蓄而巧妙。“莫争三春价,坐丧千金躯”是劝诫之语,意为不必争比春日芳华,莫因过度修饰损伤自身,隐含对女子珍重自身的关切。“盈尺青铜镜,径寸合浦珠”以贵重的青铜镜、合浦珠(传说中珍贵的珍珠)作比,或许是想借宝物表达心意的珍贵,语言质朴却情意深切。“无因达往意,欲寄双飞凫”写传递心意的受阻,无法将心意送达,只能寄望于“双飞凫”(传说中能传信的神鸟),将无法言说的思念化为浪漫的想象。“裾开见玉趾,衫薄映凝肤”继续刻画女子的体态:裙裾轻扬露出雪白的脚趾,单薄的衣衫映出凝润的肌肤,细节中透出灵动的美感。“羞言赵飞燕,笑杀秦罗敷”以历史美人作比,赵飞燕以轻盈著称,秦罗敷是民间美女的代表,女子连“羞言”赵飞燕、“笑杀”秦罗敷,足见其容貌之出众、气质之独特。诗末转向男子自身背景:“白顾虽悴薄,冠盖耀城隅”自谦外貌普通,却出身显贵;“高门列驺驾,广路从骊驹”以“高门”“驺驾(车马)”“骊驹(黑马)”等意象,渲染家族的权势与排场;“何惭鹿卢剑,讵减府中趋”进一步强调身份的尊贵,即便手持鹿卢剑(象征地位的宝剑),也丝毫不减在官府中的威严。结尾“还家问乡里,讵堪持作夫”以问句收束,暗含对男子是否能匹配女子的隐忧,余韵悠长。
上一篇:南北朝·谢朓《和沈祭酒行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