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信才杰":尚书吏部郎谢脁确是才杰,
# 才杰:才能杰出。,信:诚然,确实。,吏部:指谢脁,谢脁曾为尚书吏部郎。
"文锋振奇响":在文坛独树一帜不同凡响。
# 奇响:不同凡响的成就。,文锋:这里指诗坛。峰,一作“锋”。
"调与金石谐":音调铿锵声律工稳谐金石,
# 谐:和谐。,金石:指钟磬之类。,调:音调。
"思逐风云上":才思高华如追逐风云之上。
# 风云上:形容才思高超。,思:才思。
"岂言陵霜质":哪想到不畏严寒高洁品性,
# 陵霜质:不畏严寒的坚贞品质。,岂言:哪里能说,也就是意想不到的意思。
"忽随人事往":忽然卷入了人事纠纷死亡。
# 往:死。,人事:世事,指谢眺被牵连到遥光谋篡的事件中。
"尺璧尔何寃":像尺璧一样的珍宝蒙大冤,
# 何:多么。,尺璧:直径达一尺的玉璧,指谢脁。
"一旦同丘壤":构陷成狱死于非命归丘壤。
# 同丘壤:指死。丘壤,泥土。
南朝齐梁文学家,永明诗体代表人物
沈约(441~513),南朝齐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人,为“竟陵八友”之一。曾在南朝宋、齐两朝做官,后来帮助梁武帝萧衍登上皇位,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封为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沈约与谢朓、王融诸人之作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其诗重藻饰,部分诗作语言清新。他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诗区别、调和四声,避免八病,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起重要作用,曾据旧本撰成《宋书》,又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代表作品有《早行逢故人》《早发定山》《别范安成》等。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怀人诗。表达了对谢朓文学才华的推崇、对其含冤而死的惋惜悲痛与不平,以及深切的悼念之情。
2. 分段赏析
“吏部信才杰,文锋振奇响”,“吏部”是谢朓曾担任的官职,这里用来代指他。诗句直接称赞谢朓确实是才华出众的人,他的文笔像有锋芒一样,能发出不一般的响亮声息,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他过人的文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前半句说他的诗格调像金石乐器奏出的声音那样和谐动听,这正体现了他和沈约等人倡导的“永明体”对声律美的追求;后半句写他的文思能跟着风云一同向上驰骋,展现出高远不凡的想象力,这是沈约作为知音对他才华的深刻认可。“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陵霜质”用能抵抗寒霜的事物来比喻谢朓高洁又坚韧的品格。“忽随人事往”则点明他不是自然老去,而是突然因为人事变故离世,字里行间满是对他猝然逝去的意外和惋惜。“尺璧尔何冤,一旦同丘壤”,用“尺璧”(直径一尺的玉,非常珍贵)来比喻谢朓的难得,反问他有什么冤屈,痛惜这样的英才一下子就和泥土融为一体。优秀的品格与悲惨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把对谢朓含冤而死的悲愤和不平之情表现得十分强烈。
3. 作品点评
对谢朓才华的珍爱与对其横遭惨死的悲恸,构成了这首诗贯穿始终的情感主线。全诗对谢朓的品评秉持公允立场,既无阿谀之词,亦无刻意贬损,故而成为千百年间评价谢朓的定论;字里行间满是真挚情感,率性自然,毫无雕琢痕迹,因此又成为古往今来悼亡怀友诗作中广为传诵。即便历经千年岁月流转,今日读来,仍能让人感受到心潮激荡,久久难以平复。
# 三四颇能貌宣城之诗,调谐言其工稳,思上言其道拔也。
清清代诗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 三四句能状谢脁之诗。
清清代内阁学士沈德潜《古诗源》
上一篇:南北朝·萧衍《杨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