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òu
guī

朝代:唐作者:李频浏览量:1
jiā
lín
zhè
shuǐ
páng
àn
duì
mǎi
chén
xiāng
zòng
zhào
suí
guī
niǎo
chéng
cháo
xiàng
yáng
yín
shēn
xuě
gān
bìn
chéng
shuāng
kuàng
nián
yóu
shào
chóu
zhī
qiáng

译文

我家临近浙水之畔,对岸便是朱买臣的故乡。驾着轻舟追逐归鸟,乘着急潮驶向夕阳。苦苦吟诵,鬓发已如白雪,如今得偿所愿,心中满是甘甜,纵然双鬓染霜也甘之如饴。何况我正值壮年,更应懂得知足而自强,以酬壮志。

逐句剖析

"家临浙水傍":我家临近浙水之畔,

"岸对买臣乡":对岸便是朱买臣的故乡。

# 买臣乡:指汉朱买臣居住过的地方。即今建德市洋溪镇。

"纵棹随归鸟":驾着轻舟追逐归鸟,

"乘潮向夕阳":乘着急潮驶向夕阳。

"苦吟身得雪":苦苦吟诵,鬓发已如白雪,

"甘意鬓成霜":如今得偿所愿,心中满是甘甜,纵然双鬓染霜也甘之如饴。

"况此年犹少":何况我正值壮年,

"酬知足自强":更应懂得知足而自强,以酬壮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及第后归》是唐代诗人李频于854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其科举及第后归乡之际。诗中以家乡浙水为背景,首联“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点明故乡位置,并借用“买臣乡”(朱买臣贫贱时遭轻贱、后富贵归乡)的典故,暗含自身境遇变化的感慨。颔联“纵棹随归鸟,乘潮向夕阳”描绘归乡途中的景象,船随归鸟、潮伴夕阳,既写实又隐喻人生因及第迎来转折。颈联“苦吟身得雪,甘意鬓成霜”回顾过往苦读的艰辛与执着,尾联“况此年犹少,酬知足自强”则抒发年少得志后仍需勤勉进取的决心。全诗将自然景致、人生经历与情感抒发结合,展现了诗人及第归乡的复杂心绪,也体现了唐代士人功成不辍的进取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李频(815?~876),唐代诗人。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建德西南)人。大中进士,历官南陵主簿、武功令、侍御史等职,官至建州刺史,有政声。李频工诗,其诗既清新自然,亦有豪纵之处。他尤长于近体,用心苦吟,工于雕琢,自言“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著有《李频诗》。今有《梨岳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及第后归》写于854年,当时李频刚科举考中,正踏上回乡的路。诗里,他用“家临浙水”点明故乡的位置,又以“纵棹随归鸟”描绘归途景象,暗暗透出人生迎来转折的意味。诗中还用到“买臣乡”的典故,抒发了自己虽年纪尚轻,却要凭着自强之心回报知己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诗。描绘了诗人科考后归途中的景象,抒发了科举及第后归乡的复杂心绪,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过往苦读生涯的回顾,表达对自身境遇变化的感慨,以及以自强之心回报知遇的志向。

2. 写作手法

用典:“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引用“买臣乡”(朱买臣典故),以朱买臣未遇时受辱、得志后归乡的经历,与自身科举及第的境遇对照,既暗含对人生起伏的感慨,又委婉表达“今非昔比”的心境,使情感表达更含蓄,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3. 分段赏析

“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点明家乡位置,借“买臣乡”这一典故,以朱买臣早年贫困、后得功名的经历自比,含蓄传达自己多年苦读终获成功的心境。“纵棹随归鸟,乘潮向夕阳”描绘归乡途中的画面,诗人乘船顺流而下,如同归鸟般轻快,追随着夕阳前行,营造出悠然、惬意的氛围,流露出归乡的轻松喜悦之情,画面感十足且意境清雅。“苦吟身得雪,甘意鬓成霜”则是诗人对过往艰苦求学历程的回顾,多年来刻苦吟诗,头发都如霜雪般变白,然而中第的甘甜让一切付出都变得值得,满是苦尽甘来的感慨。“况此年犹少,酬知足自强”,表明诗人虽已取得功名,但因自己尚且年轻,并不满足于此,要继续奋发图强,体现出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沧《题书斋》

下一篇:唐·方干《题新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