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桂林住":你家住在桂林之地,
# 住:一作下。
"日伐桂枝炊":每日砍伐桂枝来烧火炊食。
"何事东堂树":为何东堂那棵桂树,
# 树:一作桂。
"年年待一枝":年年都在等待着被折取一枝。
晚唐诗人
李频(815?~876),唐代诗人。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建德西南)人。大中进士,历官南陵主簿、武功令、侍御史等职,官至建州刺史,有政声。李频工诗,其诗既清新自然,亦有豪纵之处。他尤长于近体,用心苦吟,工于雕琢,自言“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著有《李频诗》。今有《梨岳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赠友诗。诗人通过描写即将奔赴重庆、开启新征程之际,心中满是复杂心绪,表达出了对桂林友人满怀依依不舍之情。
2. 写作手法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描绘了仿佛看见一棵桂树孤独矗立在考场中,年复一年等待着被摘取枝头桂枝,表达出了诗人离情别意的情怀。
3. 分段赏析
“君家桂林住”一句,直接点明友人的居住之地是桂林,简单直白却又富有地域特色,为后文的展开奠定了地域基础。“桂林”作为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景的地方,会让读者自然联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景,以及此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在点明地点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日伐桂枝炊”承接上句,进一步描写友人在桂林的日常生活细节,友人每天砍伐桂枝当作柴薪来烧火做饭。此句看似只是朴实的生活场景描写,实则蕴含深意,“桂枝”在古代文化中常与科举功名相关,有着“折桂”象征科举中第的寓意。这里友人以桂枝为炊,暗指友人虽身处充满希望与机遇之地,却只能将象征功名的桂枝消耗在平凡的生活中,委婉地表达出对友人怀才不遇、才华被埋没的惋惜与感慨。“何事东堂树”中,“东堂树”运用了典故,“东堂”原指晋朝宫殿的正殿,也是皇帝举行贤良对策考试选拔人才的重要场所,这里的“东堂树”代指科举考试中象征功名的桂树。诗人在此发出疑问,为何东堂的桂树如此特殊,引发读者好奇,同时也为尾句的情感抒发做铺垫,使得诗意在此处发生转折,从对友人生活的描写转向对其命运和科举的思考。“年年待一枝”是对上句疑问的回应,表面意思是东堂的桂树年年等待有人折取其中一枝,深层含义是指科举考试每年都在举行,无数人都渴望在科举中崭露头角、获得功名,而友人也年复一年地期待着能在科举中及第。此句既饱含着诗人对友人长久未能实现科举梦想的同情,又有着对友人终能成功的期许,情感真挚而深沉,在平淡的语言中蕴藏着无尽的感慨,也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引发读者对古代文人命运和科举制度的思考。
上一篇:唐·李缟《和三乡诗》
下一篇:唐·杜甫《元日示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