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è
gōng
fàn
hǎi

朝代:南北朝作者:刘义庆浏览量:2
xiè
tài
pán
huán
dōng
shān
shí
sūn
xīng
gōng
zhū
rén
fàn
hǎi
fēng
làng
yǒng
sūn
wáng
zhū
rén
bìng
biàn
便
chàng
shǐ
使
huán
tài
shén
qíng
fāng
wàng
yín
xiào
yán
zhōu
rén
gōng
mào
xián
yuè
yóu
zhǐ
fēng
zhuǎn
làng
měng
zhū
rén
jiē
xuān
dòng
zuò
gōng
yún
:“
:“
jiāng
guī
。”
。”
zhòng
rén
chéng
xiǎng
ér
huí
shì
shěn
liàng
zhèn
ān
cháo

译文

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还是回去吧。”大家立即应声,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逐句剖析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

# 盘桓:徘徊;逗留。,谢太傅:谢安。按: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孙兴公、王羲之、支道林等畅游山水。

"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

# 泛海:坐船出海。

"风起浪涌":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

"孙、":孙兴公、

"王诸人色并遽":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

# 遽:惊慌。,并:一同。,色:神情。,王:指王羲之。

"便唱使还":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

# 唱:通“倡”,提议。

"太傅神情方王":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

# 王:通“旺”,指兴致高。,方:正在,正。,神情:精神兴致。

"吟啸不言":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

# 吟啸: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诞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

# 说:通悦,愉快。

"犹去不止":仍然摇船向前。

# 去:指划船前进。,犹:仍然。

"既风转急":一会儿,风势更急,

# 既:后来,不久。

"浪猛":浪更猛了,

"诸人皆喧动不坐":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

# 不坐:坐不稳,不能安坐。,动:摇晃。,喧:叫嚷。

"公徐云":谢安慢条斯理地说:“

"如此":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

# 如:像。

"将无归":我们还是回去吧。”

# 将无:表示委婉的建议或者希望,可译为“还是……吧”。

"众人即承响而回":大家立即应声,就回去了。

# 承响:应声。

"于是审其量":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

"足以镇安朝野":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谢公泛海》出自南北朝时期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是一则记载谢安泛海经历的小故事。这篇短文描写谢太傅与孙兴公等人在东山泛舟时,遇到风浪骤起,众人惊慌欲返,而谢安神态自若,吟啸不语,表现出非凡的镇定与气度。作者通过细致描写谢安的沉着冷静,与其他人慌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卓越的风度和胸怀。文章语言简洁凝练,结构紧凑,寓意深远,既展现了谢安作为一代名士的风采,也体现了其能安定朝政的能力和威望。全文以叙事为主,含蓄地赞扬了谢安的镇定自信和内在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刘义庆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其成就在于撰有《世说新语》,该书记述了汉末、魏、晋士大夫的言行,为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珍贵资料。另有志怪小说《幽明录》,虽已散佚,但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余则。其作品风格以简洁生动、富有韵味著称,能以短小篇幅展现人物风貌与故事精髓。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文章开头“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简洁交代了人物、地点和事件背景,为后文风波突起做铺垫。当“风起浪涌”时,“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一句,生动刻画出孙兴公、王羲之等人面对突发危险时的惊慌失措和急于逃回的反应,他们的慌乱为衬托谢安的形象提供了鲜明的对比。紧接着“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是关键,通过描写谢安神态正盛、安然吟啸而不言语的具体表现,直接展现了他异于常人的镇定自若和内在定力。正因谢安如此镇定,“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船夫观察到谢安神情悠闲愉悦,便继续前行,这句侧面烘托了谢安神态的感染力,也暗示其气度对周围人的影响。随着风浪加剧,“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众人更加惊恐喧哗、坐立不安,气氛达到紧张顶点。此时谢安才“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他缓缓说出“这样的话,我们还是回去吧”,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这句看似平淡的话在众人慌乱中极具分量,立刻产生了效果,“众人即承响而回”,大家立刻响应他的话掉头返回。这充分说明谢安在关键时刻的沉稳判断赢得了众人绝对的信任和服从。结尾“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是点睛之笔,直接点明从这件小事中,人们认识到谢安的气度与能力,完全能够安定朝廷内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吴均《与施从事书》

下一篇:南北朝·何逊《见征人分别诗》

猜你喜欢